台灣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台灣急診醫學會昨(22)日晚間發出公告,指出今年急診壅塞問題持續惡化,若無法有效改善,恐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對病人安全、醫療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台灣急診醫學會在臉書表示,台灣急診壅塞的本質為「急診住院待床壅塞」,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所造成的入口擁擠。近期多數醫院因病房護病比限制、床位調度分配問題等原因關閉病房,導致壅塞情況更加嚴重。
針對此問題,台灣急診醫學會提出4點建議,呼籲政府機關正視、採取有效措施。短期應變措施包括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強化加護病房(ICU)資源調控、增加壅塞時所需急診醫護人力,以及強化分級醫療等;長期改革方案則建議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調整健保支付、推動急診住院替代選項,以及設立監測機制等。
台灣急診醫學會強調,急診壅塞問題並非僅限於急診端,而是整體醫療體系的問題,根本解決方案應從病房管理、健保給付調整、護理人力配置等方面著手。該會建議設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確保未來在突發狀況下能夠迅速啟動相應措施,以減少對醫療體系的衝擊,並將積極推動政策變革,確保急診壅塞問題獲得有效改善,保障病人安全,維護醫療品質,同時關注急診團隊的過勞耗竭問題,建構韌性醫療體系。
對此,急診醫師白永嘉也分享了台灣急診醫學會的貼文,認同該會的建議,也呼籲政府正視這個攸關全國人民的危機。他憂心,若問題持續惡化,恐怕真的會引起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對於病人的安全、醫療的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延伸閱讀:
電梯17樓高失速墜落!砸進B2「再衝上33樓」 陸男拋甩爆頭亡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