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稅新制上路,除了房屋「總價」超過標準,販售時會被課稅,現在「每坪單價」,都納入豪宅認定標準,造成有些低總價、高單價的房屋,都列為豪宅,以基隆來說,每坪超過35萬就列為豪宅,讓當地房仲直呼太誇張。
擁有大坪數小庭院的房子才叫做豪宅嗎,財政部19日調整豪宅稅門檻,過去主要以房屋總價計算,如今把每坪單價也納入認定標準,導致一些低總價高單價的小坪數豪宅也納入課稅範圍。
民眾湯小姐:「基隆去年每坪成交就平均33萬,如果是35萬就要被課徵豪宅稅的話,好像有一點太接近,就是突顯不出來豪宅的價值。」
豪宅門檻降低台北市房屋總價6千萬以上或每坪超過120萬,新北市總成交4千萬或每坪75萬以上,另外四都總成交超過3千萬或每坪50萬元以上,其他地區則是總成交2200萬以上或每坪單價超過35萬元。
財政部對高價住宅獲利率由原本的17%上調到20%初估至少影響至少4千戶,以基隆這一棟社區來說近一年成交均價每坪40.5萬未來住戶想出售恐都會被課豪宅稅。
基隆房仲業者黃子鴻:「我覺得有點太誇張了,因為現在基隆的預售屋一坪差不多都要40-50萬,如果是5年內的電梯(房)的話至少都要32萬起跳。」
以出售3600萬的房屋舉例2016年前購入屬於舊制政府認定的房屋現值可能只有100萬,乘以所得稅房屋比獲利率原屋主要繳5.4萬,而在2016年後購入屬於新制以3600萬乘以所得稅房屋比,和百分之20的獲利率原屋主得繳86.4萬。
由於在實價登錄以前政府不知道你花多少錢買房子,或許當年用幾百萬買進卻以千萬賣出,因此針對2016年房地合一前的房屋課稅,但也有其他專家認為作法有缺失配套並不完善,像是以打房之名行課稅之實。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