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航營養師提醒,身體的基礎代謝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除了體重增加之外,疲勞嗜睡、皮膚乾燥、手腳冰冷、便祕這四大症狀也是代謝變差的警訊。(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年開始衣褲變緊,竟是代謝變差的警訊!營養師指出,身體的基礎代謝率雖然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代謝變差並非中年人的專利,尤其繁忙的生活壓力、外食族的高油鹽糖飲食以及上班族久坐少動的狀況等,都會造成代謝力下滑的。建議發現身體出現代謝變差的症狀,可遵循少吃多動原則,減少高油鹽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的少吃多動,加以改善。
原來代謝差有分類型!營養師曝4大症狀恐是身體警訊
營養師林世航指出,新陳代謝主要幫助身體獲取能量、維持生理機能與活動。18~25歲是人體基礎代謝率最高效的時期,自25歲後開始下降,每10年約下降5~10%。而代謝不好可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身體囤積多餘熱量導致肥胖;另一種是身體能量、養分不足所致。
提到代謝變差,體重增加是許多人第一聯想到的症狀表現。林世航解釋,當身體代謝力下降,卻未改變飲食或維持運動習慣,多餘的熱量將形成脂肪堆積在內臟,進一步演變為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林世航也提醒,代謝變差除了體重增加之外,還有以下4種容易被忽略的症狀表現:
- 疲勞嗜睡:細胞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營養素轉換為能量的能力下降,當身體未獲得足夠能量就容易感到疲憊。
- 皮膚乾燥:細胞活性降低,身體難以獲得足夠的血液供給,進而造成皮膚失去所需營養素。
- 手腳冰冷:與皮膚乾燥相同,代謝變差之所以會造成手腳冰冷,與細胞活性降低有關。
- 便祕:腸道肌肉收縮力減弱,當食物殘渣在腸道停留時間增加,水分過度吸收會導致糞便乾硬難以排出。
代謝差非中年人專利!生活3大行為超NG
除了年齡會影響代謝,現代人生活中常見的NG行為也可能會讓代謝力失衡。林世航列舉以下幾種行為:
- 壓力賀爾蒙:研究指出,壓力賀爾蒙(也稱為皮質醇)會降低身體新陳代謝,也有可能加劇疲勞感,或導致情緒低落與睡眠障礙。
- 高油高鹽高糖飲食:外食難免高油、高鹽菜色,加上台灣手搖飲多元。林世航提醒,高油、高鹽、高糖飲食容易造成血糖波動,研究指出血糖波動將造成胰島素阻抗,導致脂肪堆積。
- 久坐少動:上班族久坐的日常,導致活動量減少、身體消耗能量的速度也減慢,不僅會體重增加,也會影響血糖和脂質的代謝力。
營養師教你「聰明吃、輕鬆動」改善代謝差
針對代謝變差的情況,林世航提出「少吃多動」原則,減少高油鹽糖飲食,並增加運動量。飲食方面,可透過補充益生菌,改變細菌叢生態,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有助於短鏈脂肪酸(SCFA)生成,或是補足營養素,如:鉻為人體必需的微量礦物質,可幫助醣類代謝,有助於穩定血糖、控制體重,以及維持心血管健康。
林世航強調,開啟身體代謝大門不應只靠吃對營養,也要維持運動習慣,讓身體代謝力持續轉動。若生活忙碌無法抽時間到健身房,可以聰明增加活動量,如:上下樓改爬樓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提前一站下車,增加步行數量、或是在家看電視同步做健身操等。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曾耀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