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原住民族群的生活智慧與傳統文化,透過歌謠、圖騰、祭典,代代相傳,然而隨著現代化,這些部落正面臨著如何保留及傳承文化的挑戰。Discovery頻道《台灣部落寶藏》首度以原住民族生活為主題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記錄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部落的生活文化與傳統精神,透過阿美族豐年祭以及排灣族婚禮呈現原住民族對於大自然的崇敬;太魯閣族獵人養成之路,則展現了原住民族飲食文化中順應環境的觀念;同時,原住民族的建築智慧,更是讓人津津樂道,排灣族石板屋的修復,揭開蘊藏在建築工藝背後的社會制度與生活巧思。Discovery頻道深入原住民族部落拍攝,藉由一個個原住民族年輕世代參與部落事務的故事,看他們如何在新時代中探索自身文化根源。今日,Discovery頻道拍攝團隊前進到臺東參加達魯瑪克部落的小米收穫祭,當中除了感謝祖靈保佑族人豐收,原住民族女子拉法鄔索lavaoso更透過盪鞦韆禮儀,在族人見證下傳達情感,展現原住民族女子的膽識與勇氣。
Discovery頻道拍攝團隊今日前進位於臺東的達魯瑪克部落,依循小米的生長時間舉辦不同祭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每年七月的小米收穫祭。祭典中最著名的鞦韆禮儀則是族內青年男女唯一可以公開交際,表達情意的大好機會。族裡的男女青年團員會分工製作傳統祭典中重要的大鞦韆,男生負責採集刺竹,女生則負責採集藤蔓,執行長周添來表示:「刺竹象徵男性堅忍,藤蔓則象徵女性的韌性,在盪鞦韆時族人會藉著女子盪鞦韆的姿態,評斷她是否可以成為好媳婦,青年男女也可以藉此機會學習與異性相處的方式。」
Discovery頻道《台灣部落寶藏》以原住民族為主題,帶觀眾進入各族的生活,記錄拍攝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文化與背後蘊藏的精神。在系列節目中,Discovery頻道將拜訪部落裡為維護傳統文化努力耕耘的這一群人,透過他們尋回失落的過程,讓觀眾了解原住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且精彩的面貌。Discovery頻道全新節目《台灣部落寶藏》中,系列節目2016年第一季正式在全亞洲首播,向國際觀眾展現臺灣最具特色的部落文化。
本文出處
『新聞來源/Wow!NEWS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