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公病全球疫情升溫!台灣目前共累計16例屈公病病例。(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賴傳媒 陳廷昱/綜合報導】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愈來愈嚴重,近1週暴增近3千例,今年累計已近7千例,引發國際關注。對此,疾管署表示,預計明(5)日例行記者會公布是否調高等級。
中國屈公病(基孔肯雅熱,傳染病「基孔肯雅熱」)病例持續增加,香港也增加。但屈公病不僅在中國境內,印度病例數多,且印洋地區的疫情已蔓延至歐洲與其他大洲,傳染病(WHO)7月22日已發布緊急採取行動,20年前席捲全球的大流行再次重演。
根據媒體報導,台大醫學院兒科特聘教授黃立民受訪時表示,氣候變遷導致病媒蚊活動範圍擴大,增加了疾病傳播的風險。若部分地區公衛管理不足,地方政府無法有效動員社區清除孳生源,防疫工作便會停滯,也更容易使疫情快速擴散。
黃立民也指出,目前台灣尚無屈公病疫苗,也未規劃引進,主因是國際雖有疫苗推出,但在中南美洲等地曾傳出嚴重副作用,因此預防屈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蚊子叮咬。疾管署已加強國際港埠的防範宣導及篩檢,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時,務必做好防蚊措施。
針對中國屈公病疫情,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對廣東發布二級旅遊預警監測,目前我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則維持一級。疾管署表示,台灣也有傳播屈公病的病媒,且台灣與中國距離很近,加上雨災會增加疫情風險,要持續、密切關注,預計明天例行記者將公佈研判的初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