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胖胖的新生命到來,總是家人最開心的禮物,但若寶寶出生時體重超過4000公克,在醫學上稱為巨嬰(Macrosomia)可能並不全然是好事。新陳代謝科醫師裴馰表示,這樣大體型的寶寶,其實除了會增加母親生產時的困難外,日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比較高。所以長大後需要格外注意維持良好體態,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糖尿病提早上身。
第二型糖尿病,在台灣有兩百多萬名患者,盛行率非常高,而且近年來還有年輕化的趨勢,輔大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裴馰醫師,接受中廣「聽醫師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巨嬰症的大寶寶,長大後確實比較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除了可能是有遺傳基因的影響外,媽媽懷孕時有姙娠糖尿病,尤其是懷孕前三個月血糖過高,除了可能讓寶寶有較多先天疾病外,也會導致寶寶出生時體重過重,日後發生糖尿病的機會也會比一般人高。至於被視為糖尿病高危險因子胰島素阻抗,患者可能不會有明顯症狀、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也在正常範圍,但驗血就會發現HOMA-IR(胰島素阻抗指數)過高。這個階段他不建議用藥,患者只要靠飲食節制與規律運動有效控制體重,就不會進入糖尿病階段。
許多糖尿病患擔心病情惡化,容易引發多種共病,都會非常節制飲食,但裴馰醫師提醒患者,定時定量正常飲食就好,他也反對糖尿病實施168輕斷食,因為對糖友而言,血糖過低比血糖偏高更危險,他認為患者的空腹血糖反而要比一般人的5.7標準略高一點,控制在7以下就好,不宜過低,以免發生低血糖危險。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YouTube頻道直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