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是一種由疥蟲感染所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疾病,主要透過密切接觸傳播,特別容易在家庭、養護機構及監所中,造成群聚感染。而感染疥蟲後,通常不會立即出現症狀,潛伏期可長達2至6週。而出現癢感是所有疾病之最,夜間會特別嚴重,病人在診間時會無法克制搔抓,甚至會癢到生氣,還會嚴重影響病友,睡眠與生活品質。疥瘡病友透露症狀是主要在身體有皺褶的地方,有長比較大顆的丘疹,主要都長在鼠蹊部,大腿內側還有屁股股溝,分別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常常會被癢醒,沒有辦法睡
想都沒想過,皮膚癢,可以癢到讓人崩潰,事實上初期出現紅疹和一顆一顆的小水泡,到了晚上睡覺時癢得特別厲害,癢到常常抓到破皮、流血。臺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 馬聖翔表示這位女病友,其實她的病灶,主要是在她的會陰部,跟她的大腿內側有較多的病灶,後來來評估之後發現,她應該是一個疥瘡的感染症。
疥瘡是由疥蟲所造成,是一個人類寄生蟲皮膚感染的疾病。臺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 何翊芯進一步表示疥蟲是以人類唯一的宿主,所以它主要會在人跟人之間互相傳播,如果你今天感染了疥蟲的話,第一個你會非常癢,尤其是晚上會特別癢,因為那個蟲,會在夜間的時候,容易爬行跟產卵,所以夜間的時候 會感覺特別瘙癢。
臺北榮總皮膚部主任 陳志強表示疥瘡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其實我們最擔心的並不是這個疾病的本身,而是它會傳染給家人或其他的。你可能親朋好友都會中,那最重要的是機構,我們很多時候在機構,比方說這些老人安養中心啊安養院啊,或者是一些監獄啊,或者是軍隊都有可能有傳染,集體傳染可能性,所以我們針對疥蟲,一定要及早診斷跟治療。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表示一般典型疥瘡病友的皮膚上,僅約有10至15隻疥蟲。在結痂型疥瘡病友身上可能會帶有上千隻疥蟲,傳染力極高,需要採取積極的治療與嚴格隔離措施。
臺北榮總皮膚部主任 陳志強進一步指出基本上疥蟲的症狀非常明顯,就是癢會極度的瘙癢,而且會癢到睡不著覺,癢到會罵人,因為他的癢是極度的瘙癢,所以通常會建議病人在看到自己身上非常有病灶會癢之外,在皺褶處包括手指縫啊手肘啊或者是這些。腕部啊。乳下腋下陰部啊,這種皺褶 有些屑屑脫皮 紅疹病灶非常小心,可能是疥蟲,甚至於你的家人也開始癢的時候,就要更警覺。
其實在疥蟲被殺死後,角質層仍留有蟲體殘骸與糞便,會引起免疫過敏反應,導致持續性搔癢,通常持續2~4週,屬於「疥瘡後癢症」。
臺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 何翊芯指出因為疥蟲喜歡躲在皮膚溫度比較高跟柔軟的地方,所以你可以看到就是在病人的腋下鼠蹊生殖器還有肚臍,這些地方會有一顆顆脫屑,紅色的一些丘疹跟結節,那這個是疥瘡比較典型的臨床表現,跟一般的濕疹,黴菌長得臨床表現是不同的。那如果你今天一旦感染疥瘡的話,醫師會給你一些擦的,或是吃的殺疥瘡藥。
臺北榮總皮膚部主任 陳志強表示有一種就是結痂型的疥蟲呢,它就挪威疥這種的傳染力更強,因為它身上會有非常多的蟲。醫師提醒疥瘡傳染性強、治療需要有耐心,但只要儘早診斷、正確用藥、清潔環境,不用過度恐慌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