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月意即農曆多出1個月,今年恰逢「雙春閏六月」,落在國曆7月25日至8月22日,傳統上需準備豬腳麵線為父母添壽。然而民俗上普遍認為閏六月是多出來的「諸事不宜」,甚至認為緊接而來的鬼月「鬼恐更兇」,命理師說話了。
閏六月約19年一次
命理師柯柏成指出,閏月是因應農曆與陽曆不同步所設,由於地球地軸的偏移23.5度,在公轉太陽一周後會出現少許的誤差值,陽曆會設閏年日(每四年一次的2月29日),農曆是每2到3年會有一次閏月,用來調節曆法。由於我國是少有的陰陽合曆,因此在看曆法的時候,陰陽曆都會一起參考。他強調,閏月的出現是正常曆法現象,「沒有凶吉的問題,只是閏六月的年份相對稀少,大約19年一次。」
閏月陰陽不調,減少外出
柯柏成表示,「閏月」是天地陰陽不調的一種「調和期」,道家重視天人合一的原則,閏月象徵陰陽錯位的一種補償行動,有時被認為是氣機不穩定的期間,因此有些道家的修煉者會趨於靜修或減少外出。至於佛教有所謂的「結夏安居期」,源於原始佛教的避暑及雨季,當然也有慈悲的因素減少因外出而踩踏到蟲蟻,因為今年的閏六月,結夏安居期也會比往年長,漢傳與藏傳在陽曆6月10日至9月5日,南傳上座部為陽曆7月12日至10月8日。
閏月非正統月,不宜婚事、搬家、開市
柯柏成提到民間普遍認為閏月非「正統月份」,因此不宜辦婚事、搬家、開市等,尤其閏六月,會有「雙重夏氣」,忌諱「火旺傷人」,由於曆法上的巧合,國曆8月7日(農曆閏6月14日)為天赦日,這一個獨特的一天反而諸事皆吉。他還指出道家普遍視閏月為「天道補數之月」,可補運、補功德,但不宜過度張揚祭典,因此不是每個神誕都重過,如正月因事錯過神誕或祭典,可於閏月補做,若有許「願」於六月某神明,如果許願之事很快就實現,就應該在閏月再次還願或續願,這是視誠意而定。
閏月接鬼月,鬼恐更兇?
至於心理層面上,民俗普遍認為閏六月因為是多出來的月份,應該諸事不宜,且又緊接著鬼月,認為好兄弟比平時多蹲了一個月,出來不知道會不會更兇?但柯柏成認為,其實沒有這些理論根據,「純粹自我腦補而已!」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