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林昱彣
近期有
男同志透過代理孕母成功得子
,相關社群貼文引發網友質疑「
剝削女性
」、
擔憂代理孕母制度的倫理與人權問題
;但也有不少網友表達支持與祝福,認為此舉體現婚姻平權與生育自由。該事件讓社會重新討論
代理孕母合法化
與監管,連帶使
特定族群使用人工生殖技術
的討論浮上檯面。
▲ 黃珽琦醫師表示,應開放女性同志使用人工生殖;至於尚未結婚的單身女性,也建議朝開放方向努力。
衛福部擬修法擴大人工生殖族群 單身女性、女同志應優先開放?
黃建榮婦產科暨台北協育試管嬰兒中心副院長黃珽琦醫師
受訪指出,台灣婦產科界對此大多表示支持,首要之務應以開放
女性同志
使用人工生殖為目標。台灣同性婚姻已合法化,既然有婚姻關係,依現行法律也應享有使用人工生殖技術的權利。「從此方向著手進行法規調整,遇到的
配套問題會相對較少
。例如
確保有合法的精子來源
,像是透過
匿名捐贈
,並經過相關查詢確認
捐贈者與受贈者之間沒有親屬關係
等,處理方式等同於現行的
女性捐卵
或
男性捐精
,問題相對單純!」
至於
尚未結婚的單身女性
,黃珽琦醫師也建議朝開放方向努力,但必須面對更多
法律與社會層面的挑戰
。首先,若單身女性借精生子,孩子未來的
扶養權
、
探視權
與
監護權
屬性仍待明確規範;且人工生殖法目前僅允許「
合法夫妻
」為受贈方;若修法放寬,需同時
訂定子女權益保護條款
。其次,精子來源若改為開放「
朋友間捐贈
」,又可能衍生
親屬關係
、
利益衝突
等複雜問題;而若採
匿名制
,又要
兼顧捐贈者與受贈者的知情權
與
同意權
。這些議題都需要立法者、法務專家及社會大眾共同討論,才能在保障各方權益下,妥善設計配套機制。
▲ 台灣是否適合開放「代理孕母」? 黃珽琦醫師認為,台灣目前還沒準備好,有待相關單位提出更完整、細緻的法律條文或行政命令。
開放「代理孕母」挽救生育率? 醫坦言:台灣還沒準備好
對於備受爭議的代理孕母制度,黃珽琦醫師明確表示:「
台灣目前還沒準備好!
」他認為,代理孕母制度需要更完整、細緻的法律條文與行政命令才能上路。首先,監管主體要決定是由
衛福部專責主管機關統籌
,還是
可授權給具備資質的民間業者
進行管理?再者,代理孕母懷胎長達9個月左右,費用上限如何訂定?目前
捐卵費用上限約新台幣3-5萬元
,但代理孕母支出需涵蓋
孕期檢查
、
保險
、
生活補償
、
心理輔導
等多項費用,要如何參照「
人體補償原則
」設定合理上限,仍待專案小組深入研究。
再者,
孕程管理的規範
也須明確。是指定
大型教學醫院
獨家執行,還是
開放合格診所
均可承接?如何保障代理孕母在懷孕期間的
身心健康
、
保險權益
與
醫療照護
?需求方可否
限制代理孕母的生活方式
(如
飲食、運動、出國旅遊
)?如果代理孕母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
抽菸、喝酒
,或發生意外導致
流產
、
胎兒受到傷害
,又該由誰賠償?更有代理孕母產後因情感產生歸屬困境、不願交付嬰兒的案例,這些現實狀況都需透過法條與契約制度,明訂雙方權利義務,並設置獨立調解及司法救濟機制,才能減少爭議。
▲ 黃珽琦醫師認為,開放女性同志與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挽救生育率可謂「杯水車薪」;打造友好的育兒環境可能才是治本之道。
台灣總生育率全球墊底! 「改善育兒環境」才是治本之道?
黃珽琦醫師回憶,去年代理孕母與單身女性生育議題登上新聞版面高峰時,同志族群的諮詢門診量曾有所成長;單身女性則多詢問凍卵相關問題,反映其對於凍卵保留生育力的興趣高於人工受孕。部分民調也顯示,約
40-50%的民眾支持女性同志使用人工生殖
,但對於
代理孕母的開放態度則較保守,只約20-30%表示贊同
。
黃珽琦醫師坦言,開放女性同志與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
雖能在統計上拉升出生人口,但對於台灣整體生育率的改善卻是「杯水車薪」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
2024年台灣總生育率僅 0.92
,
遠低於OECD平均的1.6
。若要真正提高生育率,核心在於
改善生育後育兒環境
:包括
擴大育兒津貼
、
加速公共托育服務覆蓋率至 5 歲以下孩童
、
推動友善職場政策(如育嬰留停、彈性工時)
、
提供多元教養支持
與
托育補助
等。東北亞鄰國日本、韓國均已推出多項生育激勵方案,但若無法同步提升社會福利,單靠放寬生育管道仍難扭轉少子化趨勢。
▲ 面對單身女性淪入「凍得了卵卻用不了」的窘境,黃珽琦醫師呼籲有關單位,應盡速修法放寬使用限制。
年輕女性凍卵未來「不一定用得了」! 醫呼籲修法放寬單身女性使用
以現行《人工生殖法》來看,雖
允許女性冷凍卵子,卻僅准許「合法夫妻」在婚後解凍使用,導致單身女性淪入「凍得了卻用不了」的窘境
。對此,黃珽琦醫師指出,該法條與生物學性質背道而馳,呼籲
修法放寬單身女性使用冷凍卵子
,
消弭對女性而言相對不公平的限制
。另外,也
提醒25-30歲的女性,若有生育需求及早諮詢凍卵門診
,因為卵子品質隨年齡下降明顯,提前行動才能保有最佳生育力與未來選擇彈性。
總的而言,黃珽琦醫師表示,台灣應分階段推動人工生殖開放:
第一步針對女性同志開放;第二步則考慮開放單身女性做使用;最後再檢視國內是否做好代理孕母立法的配套工作
。同時,必須搭配強化育兒支持政策,才能在制度面與社會面雙管齊下,真正為台灣生育環境帶來改變。若對凍卵、人工生殖或代理孕母有進一步疑問,建議及早諮詢合格生殖醫學中心,透過專業評估規劃,為自身生育未來做好最完善的準備。
延伸閱讀:
《人工生殖法》修法頻卡關,正式脫鉤代理孕母! 民調:5成國人贊同合法化
求子不必再遠赴海外找「精主」? 衛福部擬開放「代理孕母」拯救少子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