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追蹤,虹膜辨識在國外市場,越來越有趨勢,相較人臉辨識、指紋,準確度更高,全球市場調查下更發現,在今年虹膜辨識,市值可以來到新台幣1千8百多億元,也因此,一旦遭到駭客竊取,即便對方沒有原始資料,也能辨識個人資料,業者在軟體後台的程式加密,更顯得重要。
記者王如襄:「每個人眼睛裡的虹膜都是獨一無二的,辨識錯誤率可高達百萬分之一,因此也是難以辨識以及偽造的,不過現在就有非常多的人,會把這項技術用在資安上面。」
虹膜就是人眼瞳孔外圍的圓環狀有色組織,最早虹膜辨識技術,也被利用在三星手機上,作為生物辨識解鎖,以這類高階技術來說,比指紋、人臉辨識來得更精準。
科技公司總經理:「一個鏡頭就是判斷這個人的虹膜,跟人臉的特徵值,另外一個鏡頭就是判斷,這個人是不是一個活體。」
也因為準確度極高,在重要高機密資訊機房、金融業金庫,或是醫療機構、軍警單位,就會使用虹膜辨識,嚴格把關進出者身分,以這項技術市場趨勢來看,2025年預估為新台幣1千8百億元,預計到2030年更破新台幣3千多億,也就是說復合年成長率有17.16%。
科技公司總經理:「台灣的企業主還是以價格為考量,因為現在虹膜的技術,相對人臉識別或者是指紋機來說,它的相對成本還是來得比較高,所以運用的方式還沒有那麼的普遍。」
普遍運用還要一段時間,而且,資安該怎麼防範,也是重點。
資安博士查士朝:「按照定義來講這個就叫可辨識個人的個資,所以這種東西它即便沒有原始資料,那這個還是屬於個資的情況。」
業者說,由於虹膜屬於生物辨識,訊號都會傳到資料庫,因此該如何避免遭外洩,就在於研發部該怎麼把後台軟體做的完善,權限管理不被破解,才是真正需要把關好的,最後一道防線。
延伸閱讀:
馬斯克離開白宮出招!推「XChat」通訊功能 主打加密、不留紀錄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