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炎熱,不僅讓人流汗不止,也悄悄為泌尿系統健康埋下隱患。泌尿道感染與泌尿道結石,近年在夏季成為門診常見疾病,醫師指出,這些問題往往與一個簡單但容易忽略的生活習慣有關,水分攝取不足。
彰化秀傳醫院泌尿科醫師溫晨越指出,泌尿科門診最常見的兩大疾病就是泌尿道感染與泌尿道結石。這兩者雖看似不同,卻常常源自同一個問題:喝水太少。
溫醫師分享,近日門診收治一名30多歲女性上班族,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裡,水喝得少又習慣憋尿,結果出現頻尿、尿急與灼熱感,診斷為膀胱炎,甚至進一步發展為腎盂腎炎。而另一位50多歲的戶外勞動者,平時流汗多卻補水不足,半夜因腰部劇痛送醫,發現是輸尿管結石,痛到無法行動。
溫醫師說明,泌尿道感染多與細菌未被順利排出有關。當人體缺水,排尿次數減少,細菌容易滯留於膀胱,繁殖引發感染;而尿液中的鈣、草酸、尿酸等晶體物質,若水分不足,濃度升高,也更容易形成尿路結石。夏季出汗量大,本就加重水分流失,這也解釋了為何每到高溫時節,泌尿疾病便大幅增加。
對於較小的結石,醫師多半採取保守治療方式,鼓勵患者大量飲水,配合如跳繩、上下樓梯等活動,促進結石排出。也會搭配鬆弛輸尿管的藥物,幫助異物排出體外。若保守療法無效,則會安排體外震波碎石術,或在嚴重情況下採取內視鏡手術,自尿道進入,將結石夾除。至於感染嚴重者,則須儘速治療,以防感染擴散至腎臟,甚至危及腎功能。
醫師叮嚀:每日補充至少2000c.c.水分。「多喝水是預防泌尿系統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至少2000c.c.水分,特別是在高溫環境或從事體力活動時,更應主動補水。此外,也可透過觀察尿液顏色來簡單自我檢視,尿色愈清澈愈佳,若呈現深黃,便可能意味著水分不足。
泌尿系統疾病雖常見,卻多可預防。從日常生活中落實正確的飲水習慣,避免長時間憋尿,都是保護身體健康的重要關鍵。別等到腰痛難忍、排尿灼熱才追悔莫及,健康從一杯水開始。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