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戰餘波盪漾,目前各界預期,關稅戰後,下一步可能就是貨幣戰,美國恐迫使新台幣升值。儘管中央銀行日前已經表明,希望匯率不要和貿易談判掛勾,不過,國內智庫以及專家都認為,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在未來升值已無法避免,最高就是回到川普1.0時的27、28元價位,但要升至1985年的25元價位,機會不大。
美元在1980年至1985年曾升值高達50%,影響美國出口而導至貿易逆差嚴重及貿易衝突。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及德國等5個工業已開發國家財政部長和央行總裁,於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會晤後,簽署「廣場協議」,目的就是要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日圓及德國馬克等主要貨幣有秩序性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新台幣兌美元匯價,當時從1美元兌新台幣40元,一路狂升至1989年的25.6元,升值幅度高達36%。
川普2.0再度大打關稅戰,川普已經揚言,在90天內,如果無法和開徵對等關稅的國家達成協議,就會另行制定關稅稅率,關稅戰後,目前各界也認為,接下來恐怕就是貨幣戰。
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指出,新台幣兌美元即將面臨升值的壓力,關鍵點在於5、6月美國即將公布的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雖然台灣可能還是持續被列為「觀察名單」,但相對美國仍會迫使新台幣升值。不過,他認為,目前全球情勢和1985年已經不同,當時中國還沒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且現在各國持有美債龐大,美國施加壓力的力道已無法和過去相比,因此,如果從近期來看,川普1.0當時裂解中國的產業鏈,不少台商南向,甚至回來台灣來看,當時新台幣在2019年從31.6升值至最高27.5元,以目前32.5元價位,即便升值,也不大可能升至1985年的25元價位。陳有忠說:『(原音) 那一波的話就很大。2019的時候,新台幣那時是31.6元,升破到28到27.5,那一波是最大的,了不起也4元,那一波是這10多年來大概是幅度是最大,整個產業大搬移。』
台經院景氣中心主任孫明德則認為,此次貨幣戰與先前不同,以前美國是逼亞洲國家升值,但這次部分國家則要貶值,像是人民幣,而與人民幣掛勾有好幾個貨幣,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貨幣將受牽連、一起貶值。至於被迫升值的則是日本、台灣以及東南亞的泰國與越南,他指出,貨幣戰可怕之處在於一貶一升導致價差,相對價格變化會影響間接貿易,所以不能小看貨幣戰的威力。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與美談關稅盼貼近10% 連賢明:爭取電子產品豁免效益更大
川普籲蒲亭停止攻擊、簽署協議 稱澤倫斯基準備放棄克里米亞
中共中央政治局強調加速財政政策 分析:應對關稅戰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