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政府財政持續惡化,多地傳出公務員降薪,南京市日前更傳出「面臨破產」的消息。中國經濟何時才能復甦,也成為關注焦點。國泰台大產學團隊認為,預期中國下半年的景氣復甦再度轉弱,目前市場期待中國官方在10至11月的三中全會,推出化解地方債務方案的經濟方針,不過,團隊也認為,中國在二十大後訂出的經濟成長目標6%,未來恐怕都難以達成。
根據多家國際媒體報導,中國地方政府財政枯竭,中央要求地方加快發債,從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總額達人民幣6.3萬億元,發行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廣東為發債規模最大省區,由於財政收支呈現較大矛盾,地方政府只能依賴借新還舊。
分析指出,目前中國房地產問題已經引爆中國經濟「零界點」。財經專家謝金河認為,恆大、碧桂園,還有一連串大型地產商的信貸危機陸續浮現,北京600億房產的石榴集團董事長崔巍下跪,請銀行借錢紓困。但中國房地產市場問題拖得愈久,對中國經濟傷害愈大。
國泰台大產學團隊也出具最新報告分析,中國房市銷售持續偏弱,年底前外貿與消費仍有壓力,官方財政刺激持續保守,再加上民間企業投資不振,影響中國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再度轉弱,目前市場期待官方於10至11月的三中全會,推出化解地方債務方案以及中長期經濟轉型方針。不過,由於美中競爭、地緣政治等因素,中國在二十大後,訂出的經濟成長目標6%,未來恐怕都難以達成。國泰台大產學團隊計畫主持人徐之強說:『(原音)我們團隊還是認為,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5%,也就是說去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只有3%,今年會比去年要來得好,可是明年又會比今年要來得差,也就是說在他們二十大以後,可能訂的經濟目標是6%,未來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的達成,也要看連續3年,去年3%、今年5%、明年4.5%的話,就是基本上不太容易達成他們二十大以後所定的經濟成長的目標。』
徐之強也指出,中國是市場經濟,對應像目前的房地產以及地方債務風險,政府有能力推出較強的刺激政策,只是中國官方態度保守,再加上民間投資以及消費偏弱,外資供應鏈持續移出,都將讓中國經濟回到長期放緩的趨勢,不過,由於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若中國成長持續出狀況,對全球經濟也都會有不利影響。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國斬斷恆大境外債重組 傳為防堵許家印資金外逃
中國想鬆綁房價管控 WSJ:恐加速地產金融風暴形成
危機加劇?港股恒大系三公司今集體無預警暫停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