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指出,恐慌症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且常在人多、擁擠又閉塞的環境中,突然恐慌發作。(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捷運車廂、電梯或開車上高速公路時,突然感到心悸、喘不過氣、快要死掉的恐懼?這可能不是心臟病,而是恐慌症發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指出,恐慌症是種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心理疾病,常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發作,不少患者因此反覆跑急診、掛心臟科或胸腔科,做了各種檢查卻找不出異常,長年飽受不知名病痛之苦。但其實恐慌症一旦正確診斷,只要遵從醫囑並耐心服藥,通常在數週至數月之內就可有效阻斷恐慌發作。
什麼是恐慌發作?13類症狀出現4項症狀要注意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指出,恐慌症(Panic Disorder)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恐慌發作指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突然發生(通常是數十分鐘內)下列症狀中的四項或四項以上,合併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恐慌發作症狀表現,包括:
- 心悸或心跳加速
- 呼吸困難或窒息透不過氣來的感覺
- 喉嚨哽塞
- 全身出汗
- 身體發麻刺痛或顫慄發抖
- 胸口劇痛不適
- 胃部抽痛或噁心及腹部不舒服
- 頭暈身體不適或暈厥眼前發黑的感覺
- 失真或失去現實感而對四周環境感覺陌生
- 害怕失去控制而即將發狂
- 害怕即將死亡
- 感官感覺異常,如面部潮紅或冷顫
- 害怕無法控制自己之情緒行為
恐慌發作頻率從一星期一次至一天發作數次均有可能,發作地點常在人多、擁擠又閉塞的環境,如電梯、捷運車廂,有的患者則在開車上高速公路或經過隧道時發作。儘管嚴重發作時間不長,少有超過半小時,但這些症狀常同時出現,患者常感到快要死掉,覺得無助而恐懼,久而久之預期的負面非理性思考不斷加強,稍有症狀就更擔心恐慌再次發作,以致常合併憂鬱情緒或失眠。
恐慌症藥物療效佳 最快數週可見效
陳大申表示,恐慌症困難之處就在於不容易被診斷出來,一旦正確診斷,接受治療就能有效控制恐慌發作。首先,恐慌症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的抗憂鬱劑與低劑量的抗焦慮劑,可有效阻斷恐慌發作。例如,已經上市多年的SSRI(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就有相當好的療效。
「只要能夠診斷出來、治療就很容易」陳大申提醒,治療期間千萬不要著急,只要遵從醫囑、耐心服藥,了解恐慌發作絕無生命或身體危險並放鬆心情,依目前常使用抗憂鬱劑治療,通常恐慌症在數週到數月內就可見效,甚至可能就此不再發作。此外,其他的治療方式也有輔助療效,例如:
- 團體心理治療:與其他病友一起進行團體心理治療,藉由團體成員間互相支持,減輕或消除孤獨感,讓情緒得以宣洩。
- 衛教:讓患者了解什麼是恐慌症,治療方法及預後等。
- 認知行為治療(CBT,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改善病患某些錯誤觀念,消除預期的負面非理性思考,進而教導患者在恐慌症發作時,如何處理與自我放鬆等。
資料提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