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背不僅影響外觀,更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根據多項研究顯示,背部明顯彎曲的高齡者死亡風險比正常姿勢者高出約1.44至2倍,並增加跌倒、骨折、呼吸功能下降及慢性病風險。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霖芬指出,駝背會導致肺活量減少、內臟受擠壓,甚至影響交感神經系統。除了影響心肺功能外,駝背也會改變身體重心,增加跌倒風險,並可能與失能及臥床相關。
駝背形成時,人體脖子會向後仰以保持平視,形成「烏龜頸」,同時背肌及核心肌群會變得無力。謝霖芬表示,駝背會使呼吸變淺,有時引起胸痛、胸悶,腹部內臟受擠壓,也會影響消化功能,甚至連交感神經系統也會受到影響。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許皓為解釋,駝背使身體重心前移,為維持平衡,腰部需要更費力,可能導致骨盆前傾問題,使走路更加吃力,平衡度變差,容易跌倒,最終導致體力下降、免疫力退化,甚至提高死亡率。
民眾可透過觀察身高變矮、側面觀察頭部位置不在腳與骨盆的垂直線上、腿部容易疲勞、難以單腳站立、容易跌倒或在台階上絆倒等跡象,來判斷是否有駝背問題。造成背部圓曲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椎間盤、肌肉和骨骼的問題。許皓為進一步說明,椎間盤中間像水球一樣有彈性可吸震,外面環繞著環形韌帶,當韌帶因外傷或長期受力而退化,或因用力過猛導致破裂,裡面的「水球」就會跑出來頂到神經,產生不同症狀。
預防駝背的方法包括鍛鍊背部肌肉、減少使用手機低頭時間,並適時休息。長輩還需特別注意肌少症問題。新光醫院營養師吳文惠建議,以60公斤的長輩為例,每天需攝取6至7份蛋白質,每份約30克魚或肉,或一顆蛋,每餐應攝取兩份蛋白質。吳文惠強調,熱量攝取也很重要,若熱量不足,蛋白質就不會用於合成肌肉,反而會被分解作為能量使用。均衡飲食、補充蛋白質,加上運動和鍛鍊背部肌肉,都能促進肌肉和骨骼健康,減緩退化速度。
延伸閱讀:
駝背不只影響外表!恐壓迫神經、影響消化功能 醫授「5招改善」
姿勢不良導致駝背......骨科醫師:早中晚「這樣做」...肩膀自然打開.......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