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急救別再倒掛「控水」!急診醫揭正確救援SOP:做好1件事存活率高9成

溺水急救別再倒掛「控水」!急診醫揭正確救援SOP:做好1件事存活率高9成

潮健康 2025-07-15 14:45

 

潮健康/林昱彣

 

新北市新店日前驚傳溺水意外,一名58歲男子於7月8日同友人遊玩槳板衝浪(SUP)時不慎落水,警消到場搜救時搜救艇意外翻覆,最終造成

曹姓義消、張姓消防員不幸殉職,58歲男子也溺水身亡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徐士昌醫師

接受《潮健康》專訪提醒,夏日炎炎,民眾紛紛湧向溪邊、海域戲水消暑,也需注意突如其來的溺水意外。

 

存活率每分鐘降10%! 搞懂溺水急救「黃金6分鐘」

溺水者救上岸後,每延遲1分鐘執行心肺復甦術(CPR),存活率就可能下降10%!

當時第一時間救治另外兩位柳姓、蕭姓消防員,身為萬芳醫院急診團隊之一的徐士昌醫師指出

,溺水急救的黃金時間,是從

溺水者被救上岸、開始實施急救的那一刻起倒數計時

。若能在

溺水後1分鐘內被救上岸並開始急救

溺水者的存活率可高達9成

,甚至有機會避免後遺症;然而,

黃金救治時間僅約為6分鐘

,一旦

缺氧超過10分鐘

即使救回,也幾乎都會留下嚴重的神經學後遺症

 

在不同的水域溺水,可能也將對身體造成不同的傷害。徐士昌醫師說明,無論在淡水、海水還或游泳池溺水,現場的急救方式(如CPR)大致相同。然而,吸入不同水質,對肺部造成的傷害與後續的醫療處置存在差異:例如在

溪流或河川等淡水水域

,因

滲透壓低

,吸入肺部後會

破壞肺泡細胞

,並可能導致

血液中的紅血球破裂(溶血)

,進而引發

肺水腫

 

至於海水的鹽分濃度較高,進入人體後反而會將

肺泡周圍組織的水分「吸入」肺泡內

,同樣會造成

肺水腫

,但機制不同。另外,海水中可能含有特殊的

海洋菌種

,後續引發

感染的風險較高

,醫師在治療上會特別注意

抗生素

的使用。若身處游泳池中出現溺水,除了要

注意肺部進水

外,更要額外

考量水中的「氯」

,可能對

呼吸道及肺部造成化學性刺激

傷害

 

溺水最致命原因是它! 醫示警:嚴重恐腦損傷、腦死

溺水的首要致命原因是『缺氧』,不是『肺部積水』!

」徐士昌醫師解釋,當肺部進水時將導致

呼吸困難

,身體無法獲得足夠氧氣,進而

引發呼吸停止、窒息

;另外,水流進入肺部時,可能造成

肺部細胞損傷

,引發

發炎反應

。而

大腦對缺氧非常敏感

,長期缺氧可能導致

腦部損傷

、甚至引起

腦死

狀況。

 

除了缺氧之外,「

失溫

」與「

鈍性創傷

」同樣不可輕忽。徐士昌醫師指出,尤其在溪流中溺水,

身體很可能猛烈撞擊岩石或礁石

,造成

頭部

頸椎

身體其他部位的鈍性創傷

;「

失溫

」則是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威脅。人體長時間浸泡在低於體溫的水中,

核心溫度若低於35°C,就會對心臟和神經系統產生嚴重影響

,例如引發

心律不整

,或造成

意識混亂

昏迷

 

失溫也讓急救的判斷變得複雜。「在急救上,

我們不能在病人還處於失溫狀態時,就判定他死亡,而是必須先將其體溫回升至接近正常範圍

,再做最終的評估。」徐士昌醫師表示,雖然失溫狀態極度危險,但醫療上卻有「低溫療法」,在特定狀況下會將病患體溫降至33°C左右,藉此降低大腦耗氧量,以保護腦部功能。

 

水流有無進入肺部是關鍵!  醫揭「乾性與濕性溺水」關鍵差異

多數人以為溺水就是「肺部充滿了水」,事實上溺水可分為

「濕性」與「乾性」2種溺水

,最終都是因缺氧造成傷害,但預後卻有明顯差異:

 

.濕性溺水

最常見的類型,約占8-9成

。意指

水流經由口鼻進入呼吸道與肺部

,直接造成窒息與肺部損傷。

 

.乾性溺水

較為少見,約占1-2成。因水流或異物刺激到喉嚨,引發喉頭肌肉劇烈痙攣,導致聲門(氣管的入口)緊閉,空氣無法進入

。在這種情況下,患者肺部其實沒有進水,但同樣會因無法呼吸而窒息。

 

徐士昌醫師說明,「乾性溺水」的患者若能及時打開呼吸道,因肺部未受損,

恢復狀況通常較好

。而「濕性溺水」的患者,除了缺氧問題,後續還要面對

肺部因進水而引發的感染與損傷

治療上更為棘手

 

溺水急救別再倒掛「控水」! 急診醫揭黃金救援SOP

如前所述,溺水的首要致命原因是缺氧,因此任何試圖「

控水

」的動作,例如將

溺水者倒掛

、乃至於

按壓腹部使其排水

都只是在浪費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

。徐士昌醫師表示,當發現溺水者已失去意識、沒有呼吸心跳時,唯一且最重要的事,就是

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術(CPR)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AHA)等急救指引,針對「溺水」患者的急救,建議與一般成人CPR稍有不同:

可先給予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再開始進行胸部按壓

。徐士昌醫師解釋,這是因為溺水者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氧氣,先給予氣體有助於提高存活機率。同時,若現場有

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也應盡速使用,因為部分溺水意外是因

心肌梗塞

心律不整

等問題所引發。

 

最後,徐士昌醫師呼籲,拯救溺水者,確保自身安全永遠是第一要務。「

常見到下水救人者,反被驚慌的溺水者拖累而成為第二個受害者

,就連受過專業訓練的消防員都可能發生意外。」若民眾在岸邊發現有人溺水,應冷靜遵循以下關鍵原則:

 

1.

第一時間求援

:第一件事永遠是先大聲呼救,找到其他人幫忙,並立刻叫人撥打119。

 

2.

切勿貿然下水

:看到有人溺水時,切勿因一時緊急而直接跳下去救。應優先尋找救生圈、繩索、或任何可漂浮的物品拋給溺水者,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3.

上岸後要側躺

:如果順利將人救上岸且對方意識清醒,務必使其側躺,可以避免因嗆水或嘔吐時,嘔吐物再次堵塞呼吸道。

 

4.

昏迷做CPR

:一旦發現溺水者沒有意識與呼吸心跳,就應立即開始心肺復甦術,持續為其爭取生機,直到救護人員抵達接手。

 

提醒民眾,夏日戲水時務必要到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勿輕忽任何可能發生危險的環節;進行

獨木舟、衝浪、溯溪、泛舟

等水域活動時,必須留意

戲水安全

選擇安全水域

。另外建議戲水時結伴同行,安全裝備要齊全,若不幸落水時,要保持冷靜與保留體力,利用可增加浮力的物品使身體上浮,觀察周遭的環境並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延伸閱讀:

夏天潛水完疲累感不減反增? 醫示警:合併紅疹、關節疼痛恐為「潛水夫病」徵兆

他被魚鉤刺傷「差點截肢」! 夏天親水當心「海洋弧菌」感染 醫:嚴重恐「局部壞死」

 

 

熱門文章
記憶力變差是老化還是失智症前兆?醫:「這些狀況」可能是失智症
記憶力變差是老化還是失智症前兆?醫:「這些狀況」可能是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

台中西屯、北區汰換管線! 11里7/15起「分區停水3天」
台中西屯、北區汰換管線! 11里7/15起「分區停水3天」

中天新聞

獨/才霸氣護女友告人偷拍! 鄧佳華捲偷拍案付不出18萬罰金入獄
獨/才霸氣護女友告人偷拍! 鄧佳華捲偷拍案付不出18萬罰金入獄

CTWANT

快訊/小哥哥艾理捲假壯陽藥風波 發聲明切割稱受害者
快訊/小哥哥艾理捲假壯陽藥風波 發聲明切割稱受害者

上報Up Media

【懶人包】「2個縣市」今起最長停水6天 停水時間、地區、相關查詢一次看懂
【懶人包】「2個縣市」今起最長停水6天 停水時間、地區、相關查詢一次看懂

上報Up Media

颱風恐撲台!路徑估「貫穿台灣」 專家曝新預測
颱風恐撲台!路徑估「貫穿台灣」 專家曝新預測

TVBS新聞網

曬太陽是天然的血壓藥?研究曝每天「曬太陽30分鐘」防心血管疾病
曬太陽是天然的血壓藥?研究曝每天「曬太陽30分鐘」防心血管疾病

uho優活健康網

雲端發票驚見「驗孕棒」!結紮尪崩潰 人妻急尋購買者
雲端發票驚見「驗孕棒」!結紮尪崩潰 人妻急尋購買者

中天新聞

快訊/立法院三讀通過!博愛座改名「優先席」
快訊/立法院三讀通過!博愛座改名「優先席」

中天新聞

新颱風恐襲台!專家警告:週末恐直撲台灣
新颱風恐襲台!專家警告:週末恐直撲台灣

品觀點傳媒

昏厥、暈倒怎麼辦?三大原因一次了解,「沒前兆的」快就醫!
昏厥、暈倒怎麼辦?三大原因一次了解,「沒前兆的」快就醫!

今健康

90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