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番路鄉是柿子的重要產地,產量佔全台7成以上,目前正值結果期,但連續受到丹娜絲颱風與豪雨侵襲,災情慘重。果園內只見滿地落果、枝椏斷裂,災損比例超過七成,果農說這是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種植柿子多年的許姓農民紅著眼眶表示,今年才剛花了40萬元施用大量有機肥,原本預估產量會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不料全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不只落果多,樹上零星的果實,也都因為風吹碰撞造成瘀傷、裂果,失去商品價值。
面對農民的心血與希望瞬間崩毀,番路鄉農會第一時間啟動災後支援行動,農會總幹事趙幸芳親率人員現場勘災,並布啟動保價收購機制,以合理價格協助農民處理受損果實,降低損失。
趙幸芳總幹事表示,除了柿子,酪梨、荔枝、龍眼等水果也受損慘重。農會是農民的後盾,支援救災不會缺席!她承諾,農會將全力協助完成災損申報、媒合次級品加工與轉銷,並提供後續復耕建議,讓農民早日恢復生產。同時呼籲全台民眾,以實際購買行動支持在地農民。(龐清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