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國內百日咳疫情上升,最新通報17例個案,今年累計35例,疫情創10年同期新高。相較之下,日本今年百日咳疫情更是大爆發,今年累計3萬多例,為去年全年的7倍。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暑假期間如至日本旅遊,務必戴好口罩,青少年則建議出發前自費施打1劑疫苗。
日本百日咳疫情嚴峻 民眾赴日旅遊一旦感染百日咳返國後恐社區傳播
日本百日咳疫情嚴峻,羅一鈞表示,我國至日本遊玩的年齡層以成人和青少年為主,如在當地感染百日咳,通常症狀相對輕微,不一定會去就醫或接受採檢,這可能會造成社區傳播、群聚感染。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國內單月(6月)新增17例百日咳個案,其中包括9人校園家庭群聚感染,1名國中生傳給了4名同學、4名家人,等於名同班同學染疫,這是台灣12年來最大規模的校園群聚感染事件。
疫調顯示,指標個案及其確診同學的發病日期均為5月下旬同一天,研判在此之前已有潛伏個案,目前已無法找到感染源頭。
最新通報17例個案中,另含北部3例祖孫三代家庭群聚、南部及中部的母子或母女家庭群聚等。林詠青說,這些家庭群聚通常在指標個案確診後,透過衛生單位的接觸者採檢而發現的新個案。
國內百日咳疫情處於10年來同期新高 預期7、8月疫情可能更嚴
羅一鈞指出,國內百日咳疫情處於10年來同期新高,預期7、8月疫情可能更嚴重,鄰近日本疫情異常嚴峻,東京、千葉縣等疫情較為嚴重,如果攜帶幼童同行,確保按時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種。另提醒民眾,返國後如出現咳嗽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即使沒有出國,也應提高警覺,可能因社區接觸或百日咳個案而受感染,羅一鈞強調,如果久咳不癒、咳到嘔吐或類似犬吠聲等症狀,盡速就醫評估。
我國早已實施國小入學前的第5劑百日咳疫苗接種,國際研究顯示,兒童接種過百日咳疫苗,保護力會在5至10年後開始衰退。日本迄今因尚未實施國小入學前的加強劑接種,導致小學以上年齡層的感染率大幅上升,青少年更占了6成病例。
我國最新確診個案大都為國高中生,羅一鈞建議,青少年可自費接種1劑百日咳相關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不過,考量國內青少年感染及校園群聚案例仍屬少數,尚未建議以公費提供全面接種。
百日咳是第3類法定傳染病 民眾如有感染或疑似感染應於1週內通報
疾管署資料顯示,百日咳是百日咳桿菌侵犯呼吸道引起的急性細菌性疾病,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所定的第3類法定傳染病,民眾如有感染或疑似感染,應於1週內通報。百日咳病患多為5歲以下兒童,尤其好發於6個月以下嬰兒,新生兒爸媽應提高警覺。
百日咳主要由飛沫傳染 百日咳病程可分黏膜期、陣發期、恢復期3階段
百日咳主要經由飛沫傳染,多半由成人帶回家中,再傳給年幼孩童,潛伏期範圍6至20天,通常約9至10天,在陣發性咳嗽之前,就具有高度傳染性。一般來說,百日咳病程可3個階段:
1.黏膜期:感染百日咳後第1至第2週症狀發作不明顯,類似普通感冒,輕微咳嗽。
2.陣發期:多數患者出現「陣發性哮喘或咳嗽」(一般6個月以下嬰兒和成人較不會出現),最明顯的特徵,是沒有咳嗽時一切如常,一旦發作,急遽且強烈地連續咳嗽,合併臉部漲紅及嘔吐現象,且症狀可能持續1至2個月或更長。3個月以下嬰兒可能引發窒息、發紺等症狀。
3.恢復期:發作漸少且症狀趨緩,可能持續咳嗽2到3週後,就會自行痊癒。
接種百日咳疫苗可有效預防 孕期第28至36週可自費施打1劑Tdap
幼兒按時接種百日咳疫苗,可有效預防,國健署孕婦衛教手冊表示,孕婦不論過去的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或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接種史,每次懷孕均建議在孕期第28至36週自費施打1劑Tdap,可以有效保護媽媽跟胎兒。若是孕期沒有接種,則應在生產後立刻施打。
其他一起參與照顧寶寶的家人,如爸爸、爺爺、奶奶,也應自費接種百日咳疫苗,盡可能保護新生兒。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 癌症連續43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