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Netflix熱門影集《魷魚遊戲》第三季最近播出完結篇,在片尾驚喜現身的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琪(Catherine Blanchett),引發觀眾熱議是否預告未來美國版衍生劇。對此,導演黃東赫(황동혁)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強調,他當初在設計這一幕時並未刻意鋪陳續集,而是希望藉由角色象徵表達資本主義體系難以根除的輪迴。他也坦言,如果真的出現美版《魷魚遊戲》,他「一定會點開來看」。
黃東赫在接受《好萊塢報導》與《今日美國》訪問時表示,他原先的構想是透過主角成奇勳(李政宰飾)最終犧牲、拯救一名嬰兒的劇情,作為南韓地區「遊戲結束」的象徵。但在世界其他地方,這種以剝削貧困者為代價的死亡遊戲仍會持續運作。他進一步解釋,之所以安排凱特布蘭琪飾演一名在洛杉磯街頭尋找新參賽者的招募人,就是要傳達「系統雖在一地結束,卻在另一地持續上演」的現實,但並非為美版劇集鋪路。
針對凱特布蘭琪的參演《魷魚遊戲》第三季,黃東赫表示,自己與製作團隊都認為她的氣場與知名度足以「用一句台詞就主宰整個畫面」,而當他與布蘭琪會面時,對方提到自己的孩子都是《魷魚遊戲》的忠實粉絲,得以促成這次合作。黃東赫補充,「我們覺得換一名女性擔任招募人,會更有戲劇張力與懸疑感。」
關於外界盛傳Netflix可能找來《鬥陣俱樂部》導演大衛芬奇執導美國版衍生劇,黃東赫指出,自己也只是透過媒體得知此事,Netflix並未與他正式聯繫。不過他表示自己一直以來都是芬奇的影迷,從《七宗罪》開始就非常喜歡芬奇的作品。他強調「如果真的拍了,我會馬上點開來看」。
黃東赫是否會參與未來的續作,他本人表明自己目前對《魷魚遊戲》的創作責任已完成,坦言這幾年壓力沉重、創作過程相當辛苦,如今有如卸下重擔。不過他也不排除他人接手創作的可能性,只希望未來若真的有人製作相關作品,不應只為了蹭熱度,而應保有原作的深度與社會批判精神。他說「這部戲本身就站在(道德)邊緣,一旦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失控,我希望如果未來真的有人拍,他們能夠至少和我溝通」。
至於故事是否有過「快樂結局」的版本,黃東赫坦言自己在最初的構思階段,確實考慮過讓成奇勳成功救出多名參賽者,但在深入思索後,他認為這樣的結局過於理想化,不符合現實社會。他說「我觀察到世界經濟與環境問題都朝向惡化發展,年輕世代也漸漸失去希望。在這樣的世界裡,快樂的結局不再適合《魷魚遊戲》的調性」。
雖然目前Netflix尚未宣布任何衍生劇計畫,但《魷魚遊戲:真人挑戰賽》已於平台推出,證明該系列在全球的熱度仍未退燒。至於觀眾未來是否能看到美版劇情的誕生,仍有待官方釋出進一步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