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瘧疾個案,均為非洲境外移入,但其中2例是同行友人,返國後才發病確診,而這也是六年來首件「境外移入瘧疾群聚感染」。另1例個案則是單獨前往出差,但在回國1個月後就陸續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之後陷入昏迷,至今仍在加護病房插管、持續洗腎,尚未脫離險境。
境外移入瘧疾群聚感染,為北部40多歲和50歲男性,5月中旬兩人一同前往肯亞自助旅遊,但不知道當地瘧疾狀況嚴重,因此並未購買相關藥物。兩人返國後6月,開始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無力、發燒等症狀,就醫後檢驗確診,其中一人甚至為「惡性瘧併發重症」。目前兩人病況好轉,已轉進普通病房觀察治療。
而另名北部40多男性,在4月底到5月底都待在貝南共和國,也就是西非附近出差,行前還特別購買了防瘧疾藥物,但回國後就馬上出現肌肉痠痛、畏寒的症狀,曾兩度前往診所看診,並服用緩解藥物,不過並未好轉。6月中旬,該名男性又因發燒、腹瀉、嘔吐再度前往醫院急診,經檢驗確診瘧疾,之後病況急轉直下,陷入昏迷,至今仍在加護病房插管並洗腎。
疾管署指出,截至今年6月16日,國內已累計11例瘧疾境外移入個案,為近19年(2007年-2025年)來同期最高,年齡介於20至60歲,而感染國家分別為肯亞、獅子山、索羅門群島、坦尚尼亞、馬達加斯加、貝南及中非多國。對此疾管署呼籲,全球瘧疾疫情持續,有近95%的病例都分布於非洲,情況嚴重,若國人規劃前往當地旅遊,要注意防蚊措施,同時也可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正確服用預防效果可達90%以上,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延伸閱讀:
高檔義大利巧克力Venchi出包 冰淇淋外帶盒檢出「螢光漂白劑」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