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政府力拚「去蔣化」,推動全台「中正路」改名政策,還要移除蔣公銅像,並點名桃園等縣市進度慢。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2)日備詢時指出,中正路改名會造成很大的困擾,所有居住在沿線的民眾身份證、很多郵寄地址都要更改,「這改下去不得了!」因此他認為不要更動,這麼多年來大家已經叫習慣了,沒有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去改名 。
內政部日前公布處理威權象徵進度,現行列管的威權象徵共941筆,截至今年4月底已處置264筆,尚有677筆待處置;中正路改名部分,內政部已辦理委託研究,研擬相關政策方案。對此,張善政說,中正路改名會造成很大的困擾,所有居住在沿線的民眾身份證、很多郵寄地址都要更改,「這改下去不得了!」因此他認為不要更動,這麼多年來大家已經叫習慣了,沒有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去改名。張善政說,盧秀燕市長講了一句話我就不再重複,但她的回應也是我們的心聲!強調市府立場非常清楚,沒有要更動。
桃園市議員楊朝偉說,中央提及兩蔣園區要改名,要刪除「謁靈」、「陵寢」用語統一改稱營區為例,甚至取消衛兵交接,前市長鄭文燦任內都不會發生,為什麼桃園一換國民黨執政中央就要下令改名。楊朝偉表示,慈湖已是觀光景點,市府投入非常多經費如水舞、夜間活動吸引觀光客,對地方是好事,也能串連大溪慈湖一日遊景點,痛批賴政府製造對立,把框架框死。
張善政表示,國防部也有請市府一起開會,桃園當場表態基於觀光的吸引力,希望慈湖維持現在做法,會議上國防部並無結論。觀旅局代理局長王麗娟也指出,儀隊表演已是慈湖景點不可或缺一部分,會中也有表達慈湖1年旅遊人口有300萬人,慈湖周邊也達40萬人,國防部還在納入研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