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新莊區某私人游泳池去年發生男童溺水事件,現場竟無任何救生員,家長情急之下自己跳水救人,業者辯稱救生員「上廁所」,但卻被查出1名救生員無法出示有效證照。炎炎夏日將至,議員促市府立即盤點各場館救生員、強化作為,家長則痛批勿讓稽查淪為業者的「遮羞布」。對此,體育局允諾會強化稽查頻率。
新莊區某私人游泳池去年發生男童溺水事件,家長幫4歲半男童報名游泳課程,豈料男童不小心溺水,還把另名孩童也拖下水,現場竟無任何救生員,家長情急之下自己跳水救人,事後業者推託救生員「上廁所」,更誇張的是現場監視器故障沒畫面。
體育局獲報前往稽查,發現其中1名救生員無法出示有效證照,對業者開罰6萬元罰鍰,並於數日後再次複查,確認人員配置與證照均合格。該場館已納入市府每年定期與不定期查核對象,作為高風險管理單位。
民進黨議員顏蔚慈痛批,「公共安全不能用最低標準看待!」隨著炎夏來臨,戲水人潮大增,市府應立即盤點各場館救生員配置與證照狀況,尤其針對私營泳池更應加強宣導與稽查,絕不能等到悲劇發生才事後補救。
國民黨議員陳偉杰指出,該事件凸顯部分業者漠視安全管理。他強調:「主管機關固然依法開罰,但目前6萬元的罰鍰金額,與可能造成的傷亡風險根本不成比例,無法嚇阻心存僥倖的業者。」他呼籲應提升違規罰則,加強現場查核機制,並全面檢討救生員的培訓、聘用與管理制度。
儘管體育局強調過往查核結果多數符合規範,但家長普遍擔憂「制度有規定、現場卻無落實」。該次溺水事件提醒主管機關、學校與業者不可再以「合規」作為自保遮羞布,更須以「實際執行」作為安全底線。
體育局表示,全市共有65座公私立游泳池,包含公辦民營57座、私立8座,由6名稽查人員負責定期與不定期查核,暑假旺季亦會加派人力支援。至於救生員資格檢定,則由教育部體育署委託國立台北商業大學辦理,體育局無權擴增場次,但會配合提供報考資訊及鼓勵業者派員報名。
贊助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