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報導,僑生來台淪學工。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批這樣惡劣的現象是學校之恥、台灣之恥,僑委會駁斥是抹黑,不該以偏概全。對此,管中閔今天(28日)表示,他只是引用相關報導,僑委會想澄清或說明不該針對他,並質疑僑委會推出的計畫被質疑「踩在人口販運灰色地帶」,難道竟無人負責?
管中閔23日在臉書表示,《天下雜誌》以「台灣,偽留學之島」為題,報導台灣後段班高中職「誘騙」僑民後代來台做「學工」,踩在人口販運灰色地帶。此惡劣現象不僅是涉案學校之恥,也是政府之恥、台灣之恥。
僑委會25日表示,管中閔在國發會主委任內,擴大辦理產學攜手專班,正規學制不宜曲解為學工,也不該被抹黑,更不宜以少數案例以偏概全。
管中閔今天在臉書表示,日前轉貼媒體批評台灣是「偽留學之島」的報導後,僑委會發新聞稿點名他,但相關報導並非是他所撰寫,僑委會有意見要澄清或說明應該針對媒體與讀者,至於僑委會強調產學攜手合作計畫是他10年前擔任國發會主委時所推動,他只能表示感謝,「希望以後該案著有績效而需宣揚時,別忘了再次提到我的名字」。
管中閔認為,相關計畫的主責機關既然是僑委會,自然應該對計畫的良窳成敗負責,雖然計畫立意良善,協助有意來台的學生繼續學業,持續發展在台職涯與人生,但如今既然被質疑踩在人口販運灰色地帶,就應該要有人出面負責。
管中閔反問計畫相關人員,是否會鼓勵自己的小孩去念這類型的學校或參與相關實習,「若不會,請以這些學生的前途和人生為念,『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