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稅收超徵金額528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12日)舉行記者會,宣示新會期將啟動「還錢於民2.0版」,要求政府發給全民每人1萬元「現金」,這也是黨團在立法院新會期重要民生法案提案。對此,財政部回應,財政部的政策方向是希望有多的稅收可以優先還債,不宜拿來普發現金。
財政部前天上修113年全國總稅收實徵淨額,加計遞延入帳稅款後,達新台幣3兆7619億元、續創新高,高出預算數5283億元、也刷新紀錄。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2022年稅收超徵5237億元,2023年在野黨推動還錢於民,要求普發現金1萬元,最後蔡政府決定普發6000元,共花費1417億元。今年如果普發現金1萬元,也不過2300億元,不足去年稅收超徵的一半,政府還是有很多資金可以用於支出、投資及補助。
財政部官員指出,雖然稅收超徵金額達5283億元,但進到中央剩3757億,其他有802億是地方法定財源、724億是特種基金(如長照、健康福利捐等)所需。官員也指出,「有多的錢,將來籌編預算時,由主計總處規劃才對。」
另外,根據統計,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財政部就已經花費1416億元。如果每人發1萬元,所花經費恐怕就超過2000億元,對於國家財政相當不利。相關官員也表示,《預算法》和《公債法》對於歲入運用都有規定,不能輕易推動法案踰越原本法規。
至於過去普發現金、每人領6000元的政策,官員回憶,當時是考量疫後經濟成長果實全民共享,有其背景,不能等同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