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瑪嘉烈醫院,爆發大腸桿菌群聚感染,三名腫瘤科醫師,先後出現發燒、腹痛、腹瀉等症狀。第一位發病大約才30歲的醫師,病發後兩天住院,已經呈現嚴重感染,住院隔天就宣告不治病逝。
瑪嘉烈醫院員工: 「 也會擔心,但我自己帶飯就會好點,應可避免這個問題,平日有洗手的習慣應沒問題。」
香港民眾: 「 剛在傳染科病房都穿了保護衣。」
醫院爆發群聚感染,掀起不安情緒。官方追蹤源頭,包括是否吃到受污染的食物,或有人感染後,污染環境後再傳人。初步調查,三名都是腫瘤科的醫生沒有到過同樣餐廳,但有共用6樓休息室,已經在相關地點採集超過60個樣本化驗。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教授袁國勇: 「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感染,很少在一個一向健康,沒有很嚴重病患的成人引致死亡。」
香港醫生感染的「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經常和食物有關係,1982年在美國,有數十名小孩吃下沒煮熟的肉餅漢堡中毒,因此這病在國外又稱為「 漢堡病」。同樣掀起議論的,還有廣西女子,感染禽流感。
廣西感染禽流感女子: 「 就是去菜市場 接觸過雞豬,還有去買龜糧接觸過鳥,從2024年底就昏迷到2025了,一覺醒來就過年了,然後才知道自己有那麼嚴重的病 。」
鍾女士感染H10N3禽流感後,先是咳嗽、發燒,接著陷入昏迷,一度病危,治療好幾個月才漸漸好轉,因為這是全球第四起病例,引起國際關注。大陸醫師評論,這起感染屬於偶發事件,民眾不用過於恐慌,但要注意個人衞生,盡量避免接觸活家禽。
延伸閱讀: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