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除了飲食習慣造成腎臟負擔外,研究指出,基因與環境也是關鍵原因之一,再加上勞工長時間工時、缺乏運動等問題,這些「看不見的敵人」正一步步侵蝕腎臟功能。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發文,引述一項涵蓋超過20萬人的大型研究指出,「基因」影響著台灣人的腎臟健康,尤其是與尿酸代謝有關的ABCG2基因,成為焦點之一,當該基因發生變異時,尿酸排泄效率下降,累積的尿酸就像一個不斷滲漏的水龍頭,滴滴在腎臟上形成壓力,隨著時間推移,這「看不見的敵人」可能一步步侵蝕腎臟功能,直至逼得它走向不可逆的病程。
為什麼台灣人容易腎臟「過勞」?張家銘進一步解釋,基因帶來的是先天上的脆弱性,但環境與生活習慣則是導火索,國人愛吃高鹽高油的湯品、熱愛海鮮內臟等高嘌呤食物,加上長時間工時、缺乏運動、濫用止痛藥與中草藥,這些習慣彷彿在腎臟這台引擎上,踩下了「過載油門」。
「基因不是命運,而是選擇的指南針」,張家銘強調,當大家透過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的「風險地圖」,就能採取針對性的行動來降低危機。例如,有ABCG2基因變異的人,應該嚴格控制尿酸值,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水分攝取,並透過規律的運動改善代謝,這些小小的選擇,就能大幅度減輕腎臟的壓力。
此外,定期健康檢查也至關重要,像是追蹤尿素氮、肌酸酐和尿酸濃度,能讓大家在危險到來前採取行動。不要等到腎臟「尖叫」了才開始重視,因為那時可能已經太遲。
延伸閱讀:
陸一家三口「相繼墜樓亡」!女兒沒考滿分輕生 父母目睹也不活了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