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速度太快,小心「迅吃」造成語言發展障礙!到底迅吃是什麼?跟口吃一樣嗎?《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建科診所院長、復健科醫師陳渝仁於專欄撰文指出,迅吃者除了口語不流暢,但咬字發音仍可以清楚表達,速度也可以經由提醒而刻意放慢,與發音不清楚的口吃有所不同,不過兩者皆需要語言治療師介入以協助改善。
5歲的小希很早就會說話、叫爸爸媽媽,但是隨著小希的話越說越多,小希的爸媽發覺常常會聽不懂小希說的話,有時語速太快、有時語調很怪讓人聽不懂。小希的爸媽一開始不以為意,直到幼兒園老師說小希在學校不太喜歡跟小朋友互動,不知道是不是跟他說話狀況有關,小希爸媽於是決定帶小希到復健科評估。
復健科醫師評估過後跟小希爸媽說明,小希應該是「迅吃」,而且可能合併有自閉特質。不過什麼是迅吃,跟口吃是一樣的嗎?以下詳細說明。
什麼是「迅吃」?
迅吃(cluttering)是一種言語(speech)流暢度的障礙,特徵包括:
- 說話速度有時太快、有時不規則
- 語句在不適當的地方停頓、停頓使用不佳
- 語句中有不當的重複、刪去或重複音節
- 言語不流暢為非口吃式的不流暢多於口吃式不流暢
- 構音不精確
- 合併注意力及專注力問題
- 合併敘事及思考組織問題
- 對於自身言語問題覺察度相較口吃者較差
例如,「我等一下要去看電影」這句話可能會變成「我等一(停頓)下要去要去電影」。儘管聽起來好像是正常的,但會讓人聽不懂要表達什麼。
相較於口吃,迅吃的孩子說話感覺像是清楚的,因此很容易被忽略,然而若不處理,孩子可能不會意會到溝通不順的原因,不去修正的話可能影響社交互動及學習表現。
為什麼孩子會迅吃?
據統計,每100個學齡的孩子就有1個有迅吃。相較於口吃,迅吃被發現的時間一般較晚,平均要到8歲才被診斷治療,主要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社交及學業需求更高,問題才更明顯。此外,如果要求迅吃的孩子把語速降低並且留意,迅吃的狀況會暫時改善,然而也就因為會暫時改善,就更容易被忽略。
迅吃背後的明確生理機制尚未明朗,然而迅吃常會伴隨部分疾患,包括:
-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妥瑞氏症(Tourette's Syndrome)
- 學習障礙
- 聽覺處理障礙(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
- 語言組織困難(language organization difficulties)
迅吃跟口吃一樣嗎?
語言病理學認為,口吃與迅吃是2種不同的語言流暢度障礙:
- 口吃:其特色是語句會有許多非自主的打斷,例如重複音節、聲音拉長等,明顯感覺語句不流暢且有失去控制的感覺,因此也容易被發現。
- 迅吃:說話感覺上像是清楚的,因此較易被忽略。然而研究發現,孩子常常會同時有口吃與迅吃,也因而增加診斷的難度。
迅吃的治療方法
語言治療師治療迅吃的方法相當多元,順序原則是先增進自我覺察,然後教導適當的語速技巧,再促進自我監控。其他技巧包括:
- 透過觀察聆聽者的反應,增加對於溝通停頓的認知
- 強調多音節字詞
- 強化自我控制語速及清晰度
迅吃的治療需要語言治療師與家人朋友及學校的合作,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治療方式、頻率及強度。相較於口吃,迅吃的孩子常在學齡才被診斷,然而越早診斷、越早接受治療,對孩子的成長越好。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症狀,請不要擔心,讓復健科醫師及語言治療師團隊為孩子評估及治療。
校稿:
仁生復健科診所語言治療師郭庭瑜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孩子說話太快聽不懂? 復健醫揭「迅吃」8特徵:恐影響語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