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空腹不能吃的食物,孰真孰假?
網路上盛傳著許多「空腹不能吃」的食物,下面是最經典的十種:
番茄:「番茄中含有大量的果膠,會使胃內壓力增強,造成胃擴張和胃痛。」
真相:且不說空腹吃果膠會造成胃擴張和胃痛這個說法是否正確,這裡對番茄的描述並不正確:一百公克番茄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是一.二公克,而果膠只是膳食纖維的一種,也就是說番茄根本不是「含有大量果膠」。
▲ 番茄根本不是「含有大量果膠」。(圖:資料圖庫 )
香蕉:「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鎂,空腹吃會使人體中的鎂突然升高,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有害身體健康。」、「香蕉鉀含量太高。」
真相:香蕉中的鎂含量並不算高,低於許多綠葉蔬菜、堅果、魚類、豆類和粗糧。香蕉中雖然含鉀豐富,但相對於人體需求量也是遠遠不夠的。
柿子:「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果膠、單寧,食用後容易與胃酸形成難溶解的凝膠塊,出現噁心、嘔吐、胃潰瘍等症狀。」
真相:空腹攝取大量單寧確實可能導致胃部不適,但單寧含量高的柿子會有明顯的澀味。所以,不應該空腹吃「澀柿子」,熟透的柿子可以空腹吃。
山楂:「山楂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空腹吃會加重胃酸,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導致胃脹、胃酸、加重胃痛。」
真相:胃酸的pH值比這些有機酸都要低,所以空腹吃山楂不會引起胃酸。
鳳梨:「鳳梨裡含有鳳梨蛋白酶,空腹吃會傷胃,最好在飯後再吃,營養成分才能被吸收。」
真相:鳳梨裡的「鳳梨蛋白酶」,其活性範圍是中性偏酸,在胃的強酸性下,基本上沒有活性,想要傷胃,力有未逮。
▲ 鳳梨裡的「鳳梨蛋白酶」,想要傷胃,力有未逮。(圖:Shutterstock)
牛奶:「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空腹飲用只會使蛋白質『被迫』轉化為熱量消耗掉,無法發揮營養滋補的作用。」
真相:牛奶中含有約三%的蛋白質,但同時還有四%的脂肪和五%的乳糖,有足夠的糖被轉化為熱量,並不需要「動用」蛋白質。乳糖不耐的人喝牛奶時會出現不耐反應,空腹時反應會更明顯。
蜂蜜:「空腹喝蜂蜜水會使體內的酸性增加,時間長了會得胃潰瘍。」
真相:蜂蜜水就是糖水;沒有什麼食物可以使體內的酸性增加。
優酪乳:「優酪乳空腹喝會增加胃酸的濃度,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
真相:胃液的酸度比優酪乳高,喝優酪乳反而會降低胃酸的濃度。另外,胃蛋白酶本來就是在酸性條件下起作用,優酪乳不會影響消化功能。
茶:「空腹喝茶不僅會降低消化功能,還會引起『茶醉』,即心慌、頭暈、四肢無力、腸胃不適等。」
真相:如果茶很濃,其中的咖啡因含量會很高,空腹喝會導致身體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咖啡因,從而出現「醉茶」現象。
▲ 如果茶很濃,可能出現「醉茶」現象。(圖:123RF)
酒:「空腹喝酒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病變。」
真相:跟胃裡有食物相比,空腹喝酒時胃腸中的酒精濃度高,吸收更快,從而更容易醉酒。
敲重點
網路上盛傳的這十種「空腹不能吃的食物中」,只有未熟透的澀柿子、濃茶和酒,在空腹吃或者喝的時候可能產生不適。不過,這三種食物即使不空腹也不應該多吃(喝)。而其他食物,食用時是否空腹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LIFE 生活網》提醒您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開車不喝酒,酒後不開車。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餐桌闢謠記:關於食物的謠言與科學真相、拆解商家「養生行銷」背後的邏輯,做個享盡美味與健康的吃貨!》
【本文由大是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