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學讀好,比讀「好」大學更重要|文:王乾任

把大學讀好,比讀「好」大學更重要|文:王乾任

Zen大的敦南新生活 2015-04-03 11:51

  新聞說,小孩啃老,老子啃老本,這樣的狀況,可從現今大學剛畢業的平均薪資低落中找到來由。我認為,若單純歸咎於企業主、政府或是新鮮人,都不能算公允;由於近幾年大學廣設,大學學歷變成職場優先評估的最低標準,於是很多想學習一技之長,本來不想或不適合念大學的年輕人被這基本門檻咬死;而適合念大學的學生們,卻又真的只專注在「念書」這件事,因為普遍未能在學生時期發展出自己的個人特質與專長,只習得課本上的知識,也沒有找到努力的方向及目標,導致出社會後未能有好的發揮,也因為這樣,常聽到一些公司行號唸叨,現在的大學生跟以前差遠了。

  然而,我卻有不同的看法。大學生素質變差,雖然有部分是廣開大學的緣故,但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在此情形下不懂得大學該怎麼讀出心得、活出獨特性的人太多了。廣開大學卻沒有相關應變措施,許多弊端將慢慢的浮上台面;許多新的大學只有大學的形式,卻沒有大學的傳統與文化,甚至不知道該怎麼將考上大學的中學畢業生,培養成「大學生」。

  並不是通過大學入學考試,學生就自動懂得大學該怎麼念?直接套用中學時代的讀書方法進到大學課程,通常結果都很慘。如果說中學時代靠記憶與背誦來學習知識,那麼,大學要學的毋寧是生產、製造這些知識的方法,大學應該有另外一套截然不同的學習方法與終極目標。

  另外一個問題點則是,忽視了大學生活中非正式課程(如:社團生活)的重要性。越來越多大學生忙著打工賺錢,進學校只是應付上課,下了課就走人,依然用中學的研習方式來讀大學。其實,大學的非正式課程,某種程度而言,可稱得上是學子們未來出社會工作所需技能的預先練習、培訓之場所,大學生參與非正式課程越多,越能累積出社會後所需的職場軟實力。如今,許多畢業生出社會之後無法無縫接軌,就與不懂善用大學時期寶貴資源學習,未能即時培養職場所需能力有關。想把工作做好,絕對不是把書讀好就足夠的。

  老字號的大學校園,可以透過學長姊或社團等非正式課程,將大學的文化與學習方法傳承下去,但是一些新成立的大學可能缺乏這類資源,且在一開始時沒有留意到非正式課程對於大學生未來生涯塑造的重要性,促成了許多畢業生有職場適應不良的結果。

  總之,雖然可以念大學的人變多了,不過真正懂得如何念大學,充分運用大學資源,增強自己實力的人卻變少了。有鑑於此,激發了我著作這本書的構想,本書從大學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的學習方法談起,點明大學課程的目的、學習之道,以及這些課程安排與日後出社會工作之間的關係。
  
  另外,企業主也應該明白,選才與升遷的標準應不要再完全以學歷作為評鑑依據,否則根本不會真正看到求職者們具備的「軟實力」,一來容易錯失適合公司的人才,二來,也是在變相的逼迫那些不適合念大學的孩子們,放棄自己規劃好的最佳藍圖,而在大學校園中變得碌碌無為。

  我相信,念大學是要搞懂課程的目的與學習方法,並學習善用校園與社會資源。不念大學,也應該時時保持獨立思考的本事,用好奇心、企圖心、自律性去闖蕩;如果能做到本書中提醒的各個重點,將來定能成為職場搶手人才。

 

---本文摘自《我不是天才,但我要當未來的人才:出社會前一定要具備的職場接軌力》一書,凱信企管出版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文章
記憶力變差是老化還是失智症前兆?醫:「這些狀況」可能是失智症
記憶力變差是老化還是失智症前兆?醫:「這些狀況」可能是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

曬太陽是天然的血壓藥?研究曝每天「曬太陽30分鐘」防心血管疾病
曬太陽是天然的血壓藥?研究曝每天「曬太陽30分鐘」防心血管疾病

uho優活健康網

昏厥、暈倒怎麼辦?三大原因一次了解,「沒前兆的」快就醫!
昏厥、暈倒怎麼辦?三大原因一次了解,「沒前兆的」快就醫!

今健康

台中西屯、北區汰換管線! 11里7/15起「分區停水3天」
台中西屯、北區汰換管線! 11里7/15起「分區停水3天」

中天新聞

【懶人包】「2個縣市」今起最長停水6天 停水時間、地區、相關查詢一次看懂
【懶人包】「2個縣市」今起最長停水6天 停水時間、地區、相關查詢一次看懂

上報Up Media

雲端發票驚見「驗孕棒」!結紮尪崩潰 人妻急尋購買者
雲端發票驚見「驗孕棒」!結紮尪崩潰 人妻急尋購買者

中天新聞

快訊/立法院三讀通過!博愛座改名「優先席」
快訊/立法院三讀通過!博愛座改名「優先席」

中天新聞

快訊/小哥哥艾理捲假壯陽藥風波 發聲明切割稱受害者
快訊/小哥哥艾理捲假壯陽藥風波 發聲明切割稱受害者

上報Up Media

新颱風恐襲台!專家警告:週末恐直撲台灣
新颱風恐襲台!專家警告:週末恐直撲台灣

品觀點傳媒

颱風恐撲台!路徑估「貫穿台灣」 專家曝新預測
颱風恐撲台!路徑估「貫穿台灣」 專家曝新預測

TVBS新聞網

58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