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之後,如果只有媽媽的陪伴,是無法完全滿足成長過程中的需要,爸爸作為家庭力量的代表,也需要共同參與。如果爸爸能夠在有限的親子時間裡做到深度陪伴,對孩子將會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甚至可能超過媽媽。
例如我們家,在樂樂眼中,媽媽是安全港灣,遇到任何不開心的事情,都可以在媽媽這裡得到最大的情緒支持,而爸爸帶給他的陪伴則是媽媽給不了的。樂樂很喜歡跟爸爸在一起,也很崇拜爸爸,經常還不到週末就期待爸爸教自己程式設計,甚至當我們一家人在公園玩的時候,會悄悄地對我說,他想和爸爸單獨到處走走。我知道,他和爸爸之間有小祕密不想讓我知道。即使樂樂經常因為一些事情跟爸爸發生爭執,甚至因為爸爸嚴厲的話語而傷心地哭,但他還是喜歡爸爸、崇拜爸爸。
樂樂晚上原本是跟爺爺奶奶睡,在他四歲多的時候,有天晚上他洗完澡後不肯去爺爺奶奶的房間,想要跟爸爸睡。
我對他說:「爸爸待會兒還有工作,媽媽陪你睡,等你睡著了,爸爸就會過來陪著你,可以嗎?」
樂樂說:「不,我要爸爸陪我睡,我不喜歡媽媽了。」
明明半小時前還說愛媽媽,這也變得太快了。樂爸還沒有回應,我先把樂樂抱到房間去穿睡衣。樂樂很生氣,用他的方式重覆地表達:「我要爸爸陪我。」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樂爸雖然手上工作很多,但最後還是心甘情願地陪他入睡。
我採訪樂爸:「被樂樂『欽點陪睡』的感覺怎麼樣?」樂爸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我說:「怎麼不說話?我猜你一定樂歪了,就開心大笑吧!」樂爸終於忍不住,笑了出來。
有一天我問樂樂:「你最喜歡爸爸陪你做什麼?」
樂樂回答:「我喜歡爸爸陪我去爬山、陪我踢球、陪我看噴水池、陪我爬樓梯、陪我坐小火車⋯⋯」他一口氣說出好多和爸爸一起做的事情。
我繼續問他:「那你最喜歡媽媽陪你做什麼?」
樂樂回答:「我喜歡媽媽陪我做勞作」我等著他繼續往下說,結果卻沒了下文。我有點失落,提醒他:「那你喜歡媽媽陪你看書嗎?喜歡媽媽陪你去圖書館嗎?喜歡媽媽陪你跑步嗎? ⋯⋯」
在我的提醒下,樂樂才想起來似的回答:「我喜歡呀。」
這讓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樂爸陪伴樂樂的時間還不到我的五分之一,但是在樂樂的心目中,爸爸卻帶給他那麼多美好的回憶呢?
▲ 孩子三歲以後,獲得了足夠的愛和安全感,下個階段便開始追求「榜樣」的力量,而最好的榜樣就是爸爸。(圖:Shutterstock)
答案是:媽媽給孩子的愛是像細雨春風般溫潤無形的,媽媽能讓孩子感覺到被包容、被允許、安全和溫暖。而爸爸給孩子的愛像山一樣高大而巍峨,爸爸能讓孩子感覺到力量、勇氣、責任和含蓄。孩子三歲以後,獲得了足夠的愛和安全感,下個階段便開始追求「榜樣」的力量,而最好的榜樣就是爸爸。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波特(Stephan B. Poulter)在《爸爸是第一個老闆》中列舉了對子女職涯產生重要影響的五種類型的爸爸:高成就型、不定時炸彈型、消極型、缺席型、心靈導師型。
▲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波特(Stephan B. Poulter)列舉了對子女職涯產生重要影響的五種類型的爸爸。(圖:Shutterstock)
高成就型
高成就型爸爸,會要求孩子把一切做到最好,但同時又有「不要比我做得更好」的矛盾心理。這種內心的衝突源自爸爸自我價值的缺乏,導致孩子長大後會特別重視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是自己的想法和感覺。
高成就型爸爸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一種「受阻性」,出自於對爸爸的叛逆心理,他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的表現可能無法反映出自己真正的能力。
不定時炸彈型
不定時炸彈型爸爸,總是大喊大叫、隨意發洩自己的情緒。這種類型爸爸的孩子,在童年時代為避免爸爸發怒,總是小心翼翼地維持家裡的和平氣氛,並暗中觀察爸爸。他們錯過了成長時期所需的正常發展,長大後會為了避免衝突而取悅他人,並且容易對於無法控制的事情感到焦慮。
消極型
消極型爸爸,不會主動或直率地談論任何有關家庭、事業或個人生活上的事,他們習慣默默付出。消極型爸爸的孩子比較被動、沉默,可能在情感表達上有些障礙,有時會懷疑自己的溝通能力以及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的能力。
缺席型
缺席型爸爸,會忽略或不理解孩子,也不關心這種養育方式帶來的負面影響。這類型爸爸的孩子,在與男性上司合作時或和公司裡的高層人物互動時可能會出現障礙,很容易對上司產生敵意和怒意,並且常常會有憤怒的情緒。
心靈導師型
心靈導師型爸爸,會鼓勵、陪伴、愛護子女,他們深知父親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這類型爸爸的孩子,具有理解別人的洞察力和同理心,會用正面的方式與別人溝通。他們能夠如此,是因為這些已經成了他們生命中身體力行的原則。
在這些類型中,缺席型爸爸在人際關係方面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是最大的,尤其是男生,更需要從爸爸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們會模仿爸爸的行為來當成自己成長的範本。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與其練成鋼鐵身,不如讓家人成為神隊友》
【更多內容請上幸福文化粉絲團;本文由幸福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