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媽祖興外境
每年大甲鎮瀾宮媽祖到北港朝天宮「謁祖進香」的民俗活動一直以來都是臺灣民間規模最大的進香活動。雖然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才是媽祖的誕辰,不過早在一、二月間,就有許多媽祖已紛紛回到祖廟去進謁祖神了,到了三月份,回祖廟進香的活動更是到了最高潮,全國各地的媽祖廟都會擠滿香客,熱鬧非常,其中又以大甲媽祖到北港朝天宮的進香活動最為盛大,每年香客人數約有五、六萬人,而在送駕出城、祝壽大典、迎駕入廟時信徒更多達一、二十萬人,這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日治之前,大甲媽祖原本是前往對岸湄洲嶼朝天閣謁祖進香,但在一八九五年中日戰爭後,因時局動亂,臺海兩隔,無法再到對岸,只好變通調整前往建有「聖父母殿」的北港朝天宮,向「聖父母」行謁祖之禮,這是從屬關係的宗教禮數。進香的同時,「大甲媽祖」也和「北港媽祖」互相聯誼,進行「交香、交火」,這是平等性質的神界禮儀。
▲ 「大甲媽祖」也和「北港媽祖」互相聯誼,進行「交香、交火」,這是平等性質的神界禮儀。(圖:資料圖庫)
不過百年盛事的「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北港進香」,在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年)以後,因為兩廟主事者的誤會,大甲媽祖改往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由於遶境是神明巡視轄區的宗教活動,因此藉由此名稱的改變,也大大提昇大甲媽祖的地位,但這並不影響香客前往北港朝天宮參拜的意願,北港朝天宮仍是信徒眼中重要的媽祖根據地。由於從臺灣各地來北港參拜的香客相當多,甚至可能超越當地人參拜的頻率與人數,所以當地人才會誤以為「北港媽祖特別照顧外地人」,由這樣的心態後來才會引申出此句台語俗諺:「北港媽祖興外境。」
台語俗諺—說神論鬼
媽祖,亦稱天上聖母、天妃、天后、娘娘,閩、廣一帶及臺灣皆稱之為媽祖。臺灣民間對媽祖的信仰極為虔誠也很普遍。尤其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誕辰,各地更是舉行隆重的慶典來慶祝,這其中又以北港朝天宮的「北港媽祖」進香團規模最為盛大。
媽祖的生平事蹟有多種說法,無論是其出生年,其家世、其人其事,皆有不同的記載,但以乾隆十七年重修的《台灣縣志》所載較為人採信。其內容大概是說五代末年,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嶼的都巡官,名叫林惟愨,平日樂善好施,在鄉里中向有「林善人」的美譽。林家因為觀音佛祖向林夫人顯靈,在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林夫人產下第六個女兒,名叫「九娘」,因為此嬰兒在彌月之前的一個月內都未曾哭過,所以林善人便將她命名為「默娘」。默娘在長大後向道士學習《玄微秘法》,常幫助鄉民,並且常救助受海難的漁民,頗得鄉里愛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八日,默娘二十八歲,自己登高昇天。後來屢顯靈威,地方人士即建廟感念祂的恩澤,並尊稱祂為「通靈賢女」,靈異顯著,香火日盛。由於媽祖屢次在海上救苦救難,自宋以降,歷代帝王都敕封這位女姓海神為「天妃」、「天后」。明永曆十六年,因助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因此在九月建鹿耳門聖母廟,在今臺南市安南區土城。每年春秋二祭,為臺灣本島建立媽祖廟之始。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征臺奏請,謂得媽祖之助,朝廷乃晉封為「天上聖母」。嘉慶五年以媽祖護國佑民,加封長達三十二字的封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助重慈篤祐天后之神」,後來嘉慶又御筆親書「神昭海表」四字;光緒頒賜「慈雲灑潤」四大字(姜義鎮,1995;阮昌銳,1982)。
不僅朝廷對媽祖封賜,民間信眾為表示敬愛,更尊稱祂為「媽祖」或「媽祖婆」 。以下就將與「媽祖」相關之台語俗諺解釋如下:
1、北港媽祖興外境。(《諺典》,頁166)
Pak-káng Má-tsóo hing guā-kíng.
此俗諺是說北港媽祖比較照顧外地人,對本地人卻不甚了了;北港媽祖受外地人崇拜,本地人卻不怎麼尊敬祂。用來形容人胳膊向外彎,偏袒外人;形容一個人在外地享盛名,在本地卻不受重視(陳憲國、邱文錫,1999)。
另外根據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所編的《臺灣俚諺集覽》(1997)所記的是:「北港媽祖應外鄉」。
這個台語俗諺當然不是事實,只是一種譬喻用法。媽祖澤被百姓,豈會分別在地與外地之分,靈驗與否,端看信徒誠心,心誠則靈,何必有地域之分?
2、請媽祖討大租。(《諺典》,頁596;《俗典》,頁507)
Tshiánn Má-tsóo thó tuā-tsoo.
大租即田租;請媽祖必須花費不少錢,如果花費比討回的田租還多,根本就得不償失。此諺用在處理小事,卻大動干戈,導致結果不敷成本(陳憲國、邱文錫,1999)。
媽祖能受到民間與官方的崇祀,乃與其特有的神明屬性有關,據阮昌銳(1982)分析,大概可分為三點:
(1)媽祖是三教之神
(2)媽祖是航海之神
(3)媽祖是仁孝之神
除了以上的神性外,民間還賦予媽祖送子娘娘(宗力、劉群,1986)的職司,而且還能救旱、驅魔、消滅流行病和病蟲害,由此看來,媽祖似乎已經由「海神」轉而成為「全能之神」了,也難怪台語俗諺會將媽祖請出來,請祂去收田租。但是請這麼一尊全能的大神去做收田租的小事,這句俗諺似乎有著「割雞焉用牛刀」的感嘆。但我們也可以由此台語俗諺中,略知臺灣民間對媽祖神力信奉的程度。
3、千里眼,順風耳。(《徐諺》,頁134)
Tshian-lí-gán, Sūn-hong-ní.
本為媽祖身邊的兩尊侍衛神,借喻耳目敏捷(徐福全,1998)。
千里眼、順風耳是供奉在媽祖神駕前的兩個從侍,造型突出。此兩將軍為媽祖所收伏,有其傳說。相傳宋朝時,媽祖得到銅符及玄通道人傳授祕訣以來,更加精通祕訣和劍法。此時,民間盛傳湄州西北方桃花山,有兩個大漢,青臉的叫千里眼,紅臉的叫順風耳,兩人為惡地方。媽祖知二人各具明視與遠聽千里的特長,想要收他們為部將,便將他們收服。媽祖就藉他們協助巡衛廣大的海面,護佑漁民(阮昌銳,1982)。
媽祖是民間頗受崇奉的神祇,民眾幾乎已將媽祖視為萬能之神,所以才會「請媽祖討大租」,連收田租的小事都會想到要請祂幫忙,其他的大事,當然也會祈求媽祖襄助了。到北港媽祖進香是民間宗教的一大盛事,每年到了進香時候,就有成千上萬的信徒,由四面八方蜂擁而來,這不免讓當地人懷疑,媽祖婆是否較為庇佑外地人,否則怎會有如此多的人不遠千里來朝拜媽祖,所以當地人
才會有「北港媽祖興外境」這樣的誤會產生。此外,媽祖還配侍了「千里眼,順風耳」,讓祂在處理百姓的祈願時,有良好的助手可以分憂解勞,濟世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