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疼痛會傳染?!他當醫生看到病人疼痛,感到極度難受,科學這樣解釋

為什麼疼痛會傳染?!他當醫生看到病人疼痛,感到極度難受,科學這樣解釋

臉譜出版 2023-04-05 15:00

你的疼痛,我感同身受

為什麼疼痛會傳染

你無法真正瞭解一個人,除非你從他的觀點來思考事情⋯⋯除非你鑽進他的皮膚,在裡頭走走。

——哈波・李(Harper Lee),《梅岡城的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


「你能感覺到這個嗎?」我問。

「行,」喬爾有點百無聊賴地答道,眉毛揚起的程度微乎其微,看來每個見過他的人都做一模一樣的事。「如果你和我坐在同一個房間,會覺得真實一點,但我還是感覺得到。我好像一面鏡子,左臉頰感覺得到。」

我剛撫摸右邊臉頰,而一個在三千哩外的人感覺到我摸他。我是和喬爾・薩利納斯(Joel Salinas)視訊通話,這位哈佛醫學院出身的神經學家有一種罕見症狀,稱為「鏡像觸覺聯覺」(mirror-touch synaesthesia)。他看到別人的身體受到碰觸時,也會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受到碰觸—— 或至少他的大腦會想像這份碰觸。

聯覺(synaesthesia)一詞源自希臘文的「共感」,意指 大腦同時處理不同感覺的現象。一種感覺輸入(例如視覺)的刺激會讓並未受刺激的感覺起作用 (例如觸覺)。有些聯覺案例是把字母和特定顏色連結起來,有些則會認為數字有人格特質和性 別,有些甚至會嚐到聲音的滋味。這種引人矚目的現象形形色色,而從紀錄來看,約有七十種不同的聯覺。

喬爾的鏡像觸覺聯覺是結合視覺與觸覺。如果他在街上看到有人在拍寶寶的頭,或者一對陌生人彼此擁抱,他也會沉浸於溫柔療癒的碰觸。但如果他看見針頭扎進某人的手臂皮膚,他也會感覺到短暫刺痛。因此我問,天下職業百百種,他為何選擇當醫師?

「問得好!我在申請醫學院時,並不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看見病人疼痛或被割開,通常是很難受的。其實我認為,能感受到病人的疼痛有助於同理,而有時感受到他們的疼痛還能給我細 膩的線索,提出診斷。但或許我沒辦法當創傷外科醫師!」

他輕輕笑了,我也跟著輕笑。我感覺到他和我的笑容彼此呼應,想起人總會無意識地模仿他人的表情或手勢,於是我領悟到,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人人都是鏡子。喬爾處於人類知覺的極端,或許也能告訴我們關於平凡疼痛經驗的事。

這次的聊天對象堪稱最接近我在漫畫書上看過的超強英雄,我深深著迷,繼續連珠砲似的提問。「你以前沒經歷過分娩,以後也永遠無法體驗,那麼你看見產婦分娩疼痛時,會發生什麼情況?」

▲ 他在申請醫學院時,並不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看見病人疼痛或被割開,通常是很難受的。(圖:123RF )

 

「確實詭異,」他告訴我,「但我的腹部的確有感覺。我得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我知道自己沒有經歷分娩。有時我在心中會後退一步,享受這種感覺的奇特之處。」

他解釋,如果他感受的疼痛越強烈,那麼疼痛者就和他越像。

「如果你在醫院看到有人去世會怎樣?」

喬爾說,他的確發現第一次看見自己的病人死亡時,反應和其他醫學生不同。他在《鏡像觸覺:聯覺者的回憶錄,以及大腦的祕密生活》(Mirror Touch: A Memoir of Synesthesia and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這本書中生動談到這一點:「醫師持續壓胸時,我覺得背部被用力按在油氈地板上,癱軟的身體在每一次壓胸時屈服,胸部因為插管擠進的人工呼吸而膨脹,那是空洞、一點一點啜進的感覺。我快死了,但我沒有死。」 之後他衝進醫院廁所,在水槽嘔吐,又絕望地設法讓自己安心,確認自己沒死。

發展出人我界線的機制,是必要之舉。「這麼說吧,經過多年,我發現正念很有用,能避免在病人的疼痛中迷失。」有些有鏡像觸覺聯覺的人會變得足不出戶,唯有如此,才能不被他人的感覺淹沒。二○一五年,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 podcast 節目《看不見的事》(Invisibilia)曾訪 問有鏡像觸覺聯覺的亞曼達。她家中沒有餐桌,因為她無法和別人一起用餐,否則會感覺到自己的喉嚨被迫嚥下別人嘴裡的每一口食物。 她家的百葉窗總是拉下,以免被來自他人的刺激淹 沒;光是看到他們,那些人的感官世界就會讓亞曼達難以負荷。要離開家,就必須應付危險。有 一天,她前往雜貨店,看見一個在公園玩耍的小男孩往後滑倒,撞到了頭。她憶起這件事,說自己正要跑過去協助他,「突然間,我眼前模糊⋯⋯我還沒到那個孩子身邊,就跪倒在地⋯⋯我頭好痛,幾乎是爬到他身邊。」

之後我問喬爾一個該問的問題:「你怎麼診斷或驗證鏡像觸覺聯覺?尖酸的人會想,是不是都是你編造出來的。」

「這倒是合理,因為要客觀衡量鏡像觸覺聯覺很難,除非你自己經歷過。那就像是衡量同理 心,且聯覺的光譜上有許多差異度。」

不過,喬爾確實做了最接近客觀驗證的事:他到倫敦大學學院傑米・沃德(Jamie Ward)與麥克・班尼西(Michael Banissy)這兩位研究人員的實驗室,接受許許多多檢測,包括「視觸覺一致性任務」,也就是在左右兩頰貼上拍打機(基本上是有連接著塑膠片的小針),與電腦連線。之後他會看一段影片,裡頭有個女子左臉或右臉頰被碰觸,或者兩邊的臉頰都被碰觸。每一次她的臉頰被拍打時,喬爾自己的臉頰也會被機器拍打。在每一次拍打之後,喬爾就要按下按鈕,說明自己真正受到拍打的是左頰、右頰或是雙頰。喬爾覺得很難分辨甚至無法分辨拍打是發生在女子臉上,或是真正拍打在自己的臉上:兩者都一樣真實。他的結果滿是錯誤:「這清楚顯示,你是個鏡像觸覺聯覺者」,實驗者告訴他。

喬爾的特質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他聲稱能感覺到他人的痛,因此給了他「超高同理心」。如果把同理心定義為有能力感受與理解他人的疼痛,那麼喬爾有這種能力似乎很合理,近期也有證據支持這一點。於倫敦評估喬爾的科學家沃德與班尼西,已研究鏡像觸覺聯覺者超過十年,在一項二○一八年的研究中,他們發現若透過某些衡量方式來看,這些人的同理心確實比一般人高。他們比較能辨識臉部的情緒表情,也對他人有較高的情緒反應度。

 

▲ 他特質中最吸引注意的是,聲稱能感覺到他人的痛,因此給了他「超高同理心」。(圖:資料圖庫 )

 

或許出人意料地,他們的「認知同理心」並未高於一般水準—— 所謂認知同理心,是指能透過他人的觀點來想像、設身處地為他人思考。但他們出眾的地方在於,可以讓人我之間的界線消失,建立更強烈且原始的 「情緒同理心」。他們把我最喜歡的同理心定義人格化,那是由美國教授與個人發展大師布芮尼 ‧ 布朗(Brené Brown)提出的:與他人感同身受。

在訪談喬爾的最後,我留下了兩個大問題。第一,是不是所有人或多數人都可能在某程度上,在潛意識中感覺到其他人的疼痛?第二,同理心是否源自於能感覺到他人的身體疼痛?但在 界定什麼是同理心之後,我們也需要定義什麼不是同理心,才能進一步討論。這不是肯定某人的疼痛—— 那是憐憫;也不是再進一步,對某人的疼痛感到悲傷—— 那是同情;想要紓解某人的疼痛是惻隱之心,理想上會帶來正向行動。

喬爾不完全是茫茫人海中的唯一異數。鏡像觸覺聯覺可能占了人口中的百分之二。 可能有遺傳成分:聯覺的體質似乎有家族性,但環境與發展變化(我們在這方面尚未完全理解)會決定聯覺會以何種型態表現。不過,令人好奇的是,聯覺可能在中風或截肢之後發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截肢者在看到別人被碰觸之時,會覺得幻肢有感覺。這很可能是因為,大腦觀察到碰觸與感覺到碰觸之間的連結有了改變。 雖然大部分的人顯然沒有聯覺,但只要稍微觀察一下,就 能明白疼痛會傳染。如果有人騎腳踏車摔倒、撞到堅硬路面,我們身體就會一縮。看見電影的暴力或酷刑場景,也會不自在地扭動身體。

▲ 鏡像觸覺聯覺可能占了人口中的百分之二。 可能有遺傳成分。(圖:資料圖庫 )

 

我嘗試在 YouTube 做實驗,觀察這情況的運作。我只花了幾分鐘搜尋,就找到一部「反應視訊」(reaction video),也就是看到某些人在觀看好笑的、嚇人的或怪裡怪氣的影片時有何即時反應。我觀看了演員與YouTuber泰隆・馬格努斯(Tyrone Magnus)在看一段影片,片中有兩個女子坐在花園桌邊,展開激烈的腕力較勁。雖然兩人的腕力起初不相上下,但其中一名女子似乎動能增強,慢慢迫使對手緊繃的右臂往桌上倒。突然間,傳來可怕的斷裂聲,而謝天謝地,螢幕上兩人比腕力的畫面暫時斷線。但泰隆的畫面不是這樣,他一看到這位女子的右臂骨折就開始尖叫,露出扭曲的表情,立刻以左手支撐右手臂,並以掛著吊帶的保護姿勢護著,好像他自己手臂斷了。

多數時間、對多數人而言,這是很不舒服的情緒反應,雖然感覺和疼痛不完全一樣,但看到別人疼痛,自己就感受到疼痛的感覺與情緒要素,卻是很常見的情況。大量證據顯示,當我們看到別人經歷疼痛時,許多和直接感受疼痛有關的腦區也會活化。 泰隆看到手臂骨折時,不僅腦中的疼痛訊號活化,而且大腦設定右臂位置的區域也活化。這就是「神經共鳴」(neural resonance),基本上就是疼痛的鏡像反映。這種鏡像當然是真實且常見的現象,但過程是否由大腦中特定的「鏡像神經」細胞所導致,研究者仍激烈討論,也會讓我們進入迷人但終究微不足道的兔子洞。

我們可以在掃描儀中亮起的腦區重疊部分看出端倪,而在二○一五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團隊進一步證明了疼痛與同理心之間的關聯。 在這份卓越的研究中,他們先讓一百零二名參與者進入功能性磁振造影儀—— 以此類型的研究而言,參與者的人數相當多—— 並發現給予病人 止痛安慰劑能減少他們在實驗中承受的疼痛強度(手背電擊),而他們看見當天稍早遇見的人也 被電擊的畫面時,他們產生的疼痛同理心也會降低。

從功能性磁振造影來看,同理心與疼痛有關 的腦區也活動較少。如果這還不夠有趣,他們的第二步驟是重頭戲:他們給五十位參與者一種類 鴉片受體拮抗劑納曲酮(naltrexone),這樣不僅能抑制安慰劑的效果,讓參與者再度感覺到明顯的身體疼痛,且對於他人疼痛的同理心也恢復了。這項研究顯示,我們自己感到疼痛或看到他人 疼痛時,會發生很類似的情況。不妨看看這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團隊的用語。他們研究報告的標題就是:「對疼痛的同理心源自於自我疼痛。」

為剖析神經共鳴及其對同理心的意義,我們需要探索這在發育中的腦部是如何出現的。隨著孩童大腦發展,我們會開始看到孩童感受到他人疼痛的最早初步跡象。二○○八年,芝加哥大學 的團隊發現,七歲的孩子看見別人疼痛時,對疼痛知覺來說很關鍵的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periaqueductal grey,簡稱PAG)以及運動皮質會亮起。 因此,當七歲的孩子看見父親拿著鐵鎚敲釘子,卻不慎敲到拇指時,孩子會了解父親一定很痛,也會開始留意自己的拇指或手,或許會反射性地握拳,甚至自己也感到疼痛。疼痛從承受者轉移到觀察者,是同理心的原始構成要素,也是神經共鳴的首度出現。但是幼童的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活化,尚不足以讓我們了解疼痛者的情緒與經歷,也不足以了解這種疼痛是否為有意承受。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若和發育中的思考與決策中心前額葉皮質,及前扣帶迴皮質、杏仁核與腦島等情緒腦區一同活化,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在孩童逐漸長大到進入青少年階段之前,多數孩童會發展出夠複雜的同理之感,不只會同情眼前經歷身體疼痛的人,也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動盪。之後他們會發展出能力,對未曾見過的抽象群體有同理心:火車事故的罹難者、海嘯倖存者、獨裁政權下受壓迫的人民。發展出「感染」他人疼痛的能力,對健康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有反社會特質的青少年(過去至今皆常被稱為「病態人格」)在看見他人承受身體疼痛時,情緒腦區不那麼有反應。有一項研究讓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進行功能性磁振造影掃描,同時給他們看身體部位受到疼痛刺激的畫面,例如手指被門夾到。 研究人員要他們想像這是他們自己的身體部位時,情緒腦區明顯活化,但如果告訴他們,這身體部位屬於別人時,則活化程度會明顯減少。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可以從反應減少的程度,預測其反社會特質的嚴重性。

有個特殊腦區對我們的同理心很重要,格外值得注意。前扣帶迴皮質是誤差預測器與衝突監測器:如果有事情和預期不符,它就會亮起——例如從某個結果得到的獎勵數量是在預期之外 (無論是太少或太多)。第五章提過,前扣帶迴皮質也是生理性、情緒性與社會性疼痛的偵測器 與評估器。這個腦區專注於我們的自身利益,從判斷我們是否得到應得的事物、是否遭到社會排 擠或經歷身體疼痛都包括在內。因此有趣的是,當我們對他人的疼痛感同身受時,幾乎總和前扣帶迴皮質有關。 二○一○年,南韓曾進行的一項研究或許多少能解釋這個現象,且未散發出人類利他主義的樂觀光芒。 研究人員發現,恐懼是可以學習的,只要看到其他人經歷身體疼痛, 就能制約我們去避免疼痛。重要的是,前扣帶迴皮質的活化在這種學習中具有關鍵作用,顯示這 過程中發生的不光只有觀看而已:觀察者需要能感受到疼痛。我們從自己的經驗中學會疼痛,但 從他人的疼痛中學習也有好處。我在想,我會懼高說不定能追溯回第一次觀看馬戲團表演,當時 我看見空中飛人失手,從說不定有十公尺高之處跌落到地面,現場工作人員以木門片充當擔架, 抬離痛苦掙扎的空中飛人;或者我對烹飪小心翼翼,是因為看見弟弟六歲時,漫不經心地把一條鯖魚扔進滾燙的油鍋,卻讓油飛濺到他的左手臂與額頭,導致三度灼傷,疼痛不堪。照護與看顧其他身處疼痛的人,固然是導致疼痛具有感染性質的理由,但大部分很可能得直接歸因於自我利益。我們甚至只要淺嚐他人疼痛的一小部分,就更可能會設法避免會導致痛苦的情況或刺激。在衡量證據後,史丹佛大學生物與神經學教授羅伯・薩波斯基(Robert Sapolsky)於二○一七年的著作《行為》(Behave)中,提綱挈領地結論道:「感受他人的疼痛,比光是知道他人身處疼痛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如果承受疼痛的人和喬爾・薩利納斯越相像,他的鏡像疼痛就越強。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對於 他人的疼痛敏感度不若喬爾那麼強,但證據顯示,這現象大家都一樣:我們會更容易同理行為與 外表與我們較為接近的人。如果疼痛者和我們類似,那麼疼痛傳遞路徑的情緒元素會更容易產生 同理之感。但如果對方和我們不同,大腦認知區(例如前額葉皮質)就得接下吃力不討好的工 作。簡言之,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得花更多力氣思考。不過,我們可以運用實際方式,為人 我都帶來好處。或許可以先簡單地承認我們都有隱含的偏見,之後再思考這些事實,這樣能訓練 前額葉皮質區,幫助我們在看到他人身處痛苦時也更感同身受。

在設法幫助他人之際,我們也會想減少大腦的必須工作量。越能受苦者產生連結,大腦要做的工作就越少,也越容易產生同理。國際性慈善機構已學到,最成功的捐款訴求未必是把焦點放在受災難影響的人數——無論是東非難民危機,或是遭到季風風暴肆虐的印度地區— 而是要描述受到影響的個人故事,這些故事是真實的,容易引起共鳴。德蕾莎修女曾說:「如果著眼於大眾,我永遠不會行動。若只看一個人,則義不容辭。」

 

本文節錄自臉譜出版《疼痛大解密:解開痛覺的假象與真相,我們為何會痛以及療癒疼痛的新科學

 

【更多內容請上臉譜出版粉絲專頁;本文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文章
70歲父偷鄰居食物吃!結果吃到烙賽 女兒竟打算代父求償
70歲父偷鄰居食物吃!結果吃到烙賽 女兒竟打算代父求償

中天新聞

濕疹反覆發作怎麼辦?醫列「抗發炎食物」能改善:補充2種營養素
濕疹反覆發作怎麼辦?醫列「抗發炎食物」能改善:補充2種營養素

uho優活健康網

清明後「4生肖翻身轉運」!收入暴增不愁錢 屬虎發財了
清明後「4生肖翻身轉運」!收入暴增不愁錢 屬虎發財了

TVBS新聞網

金秀賢開「哭訴記者會」 出示對話鑑定報告遭吐槽:根本鐵證
金秀賢開「哭訴記者會」 出示對話鑑定報告遭吐槽:根本鐵證

中天新聞

恐怖黴漿菌肺炎又來了!孩童確診增加現「大白肺」 9徵兆小心
恐怖黴漿菌肺炎又來了!孩童確診增加現「大白肺」 9徵兆小心

TVBS新聞網

1-2月發票中獎清冊出爐!幸運兒最低僅花35元抱走千萬
1-2月發票中獎清冊出爐!幸運兒最低僅花35元抱走千萬

中天新聞

巴菲特、李嘉誠「罕見1動作」外媒示警:恐有大事發生
巴菲特、李嘉誠「罕見1動作」外媒示警:恐有大事發生

品觀點傳媒

好市多4/1起須電子掃卡!一張卡5人行怎辦? 會員解答了
好市多4/1起須電子掃卡!一張卡5人行怎辦? 會員解答了

中天新聞

柯文哲要緊急開刀!尿結石、水腎病情加劇 戒護送醫4/2動手術
柯文哲要緊急開刀!尿結石、水腎病情加劇 戒護送醫4/2動手術

中天新聞

柯文哲8天3度戒護送醫!網跪名醫「預言劇本」:太準了
柯文哲8天3度戒護送醫!網跪名醫「預言劇本」:太準了

TVBS新聞網

金賽綸躺金秀賢床上熟睡 《橫豎研究所》再放新證據
金賽綸躺金秀賢床上熟睡 《橫豎研究所》再放新證據

CTWANT

中共宣布對台軍演 總統府嚴厲譴責 強調已全面掌握、嚴密應處
中共宣布對台軍演 總統府嚴厲譴責 強調已全面掌握、嚴密應處

Rti 中央廣播電臺

三重貨車逆向衝撞20車 1女雙腿骨折命危搶救不治
三重貨車逆向衝撞20車 1女雙腿骨折命危搶救不治

中天新聞

全球10天10強震!台灣留意大地震 郭鎧紋籲隨身帶一物可救命
全球10天10強震!台灣留意大地震 郭鎧紋籲隨身帶一物可救命

TVBS新聞網

超商咖啡買1送1又來啦!32杯美式只要888元 寄杯省很大
超商咖啡買1送1又來啦!32杯美式只要888元 寄杯省很大

中天新聞

緬甸強震位處「實皆斷層」 專家:地球像「被巨刀劃過」
緬甸強震位處「實皆斷層」 專家:地球像「被巨刀劃過」

TVBS新聞網

台灣連續5天沒地震 郭鎧紋稱「相當罕見」:要小心了
台灣連續5天沒地震 郭鎧紋稱「相當罕見」:要小心了

中天新聞

97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