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英禑快看!造訪北極海畔「捕鯨小鎮」,世界最長壽動物在這

禹英禑快看!造訪北極海畔「捕鯨小鎮」,世界最長壽動物在這

時報出版 2023-03-05 00:53

北極海畔的捕鯨小鎮:烏特恰維克

2021年夏天,趁著從波士頓搬家到北加州灣區的空檔,我利用COVID-19疫情期間遠距工作的機會,搬到阿拉斯加居住了三個月的時間。我想要以在地人而非遊客的身分,好好了解這個地方的環境、歷史,還有人;而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一群人,正是阿拉斯加的原住民(Native Alaskan)。

在美國,想要好好認識原住民其實非常困難,甚至比在台灣還要難!

美國的大陸原住民(也就是童書裡面所稱的「印第安人」)僅占總人口0.7%,就算加上極圈原住民與太平洋南島民族,也不過占0.9%,不只能見度遠遠不及其他族裔,就連要在生活中認識一位擁有原住民血統的美國人都不太容易。

▲ 在廣袤荒涼的極圈大地,因努皮亞克人以跳躍慶祝捕鯨的豐收。(圖:時報出版)

 

阿拉斯加的情況則稍有不同。在1867年美國購買阿拉斯加之前,當地人口幾乎全為原住民;雖然今天比例已經大為降低,目前仍有15%的人口為原住民。也就是說,走在街上,每7人之中就有一位是當地原住民,比例之高居全國之冠。

我拜訪的第一個部落,坐落在北極圈的北極海畔,正好也是鼎鼎大名的美國最北城市──烏特恰維克(Utqiagvik,又名巴羅);而吸引我來的,是他們在仲夏時分舉行的慶典「Nalukataq」。關於這項慶典,網路上能查到的資料不多,我事前唯一知道的是,這是個「用毯子把人拋向空中的活動」。

 

飛往北極圈

和大多數阿拉斯加極圈的部落一樣,烏特恰維克雖然位在北美大陸上,卻沒有公路與外界相連,唯一前往的方式是搭飛機。這段航程看似與一般國內旅行並無二致:一樣的安檢、一樣的737機型,但不一樣的是,身邊的乘客帶的行李多了不少。我後來才知道,原來不少偏遠小鎭居民會定期飛到安克拉治進行大採購,尤其是像衛生紙、尿布這種日常消耗品。阿拉斯加航空也順應民情地提供每個人兩件行李的免費托運服務,讓居民們能將這些物品帶回家。

離開安克拉治後,首先翻過白雪皚皚的阿拉斯加山脈,不時能夠透過窗戶看到氣勢磅礡的冰河,機長也會善意提醒遊客「左邊可以看到北美最高峰狄納利山!」;然而,過了這段山脈,地表就恢復了單調,廣大的苔原平緩而荒蕪,在陰沉的天色下更顯黯淡。不久後眼前出現一個個還未完全融冰的湖泊,海上有著像碎玻璃一樣的浮冰漂移著,看來接近北極海了!

烏特恰維克的機場建築與其說是航廈,稱之為「機庫」或許更為貼切。在建築物的一角騰出了大約兩間教室大的空間,候機、托運行李、安檢、抵達、提領行李全部都在這裡進行。每當航班起降時,裡面得容納整整兩架737飛機的乘客,可以想見有多麼擁擠。

走出機場,鎭上的景象讓人以為置身於外星球!由於車輛溫度容易導致永凍層融化、路基不穩定,所有的道路都是以沙土鋪面,車輛大多是小貨車或高底盤呼嘯而過,揚起滿天塵土,好似台灣南部河床上的砂石場。同樣因為永凍層因素,所有房屋都建造在架高的木樁上,好讓冷空氣能夠通過房屋底部,防止下方的地層融化,看上去彷彿是在火星上建立的太空基地。

▲ 走出機場,鎭上的景象讓人以為置身於外星球,所有的道路都是以沙土鋪面。(圖:時報出版)

 

祭典會場的社會百態

安頓好住宿,我便趕緊出發前往Nalukataq祭典的會場,深怕錯過了任何活動細節;然而,初來乍到會場的我,看到的景象卻令人摸不著頭緒──那是北極海畔的沙地上,一個操場般的橢圓形場地。四周圍著的塑膠布,雖然是為了抵擋攝氏零度寒風而設置,但許多部分早已禁不起吹襲而破裂。場內居民們各自準備桌椅聚集在此,從聊天、玩樂到教訓小孩的都有,彷彿整個村子的日常都瞬間濃縮在這座廣場裡。活動無人主持,也沒有具體時間表,沒有人知道何時開始、何時結束。身為外來者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雙眼觀察。

就在這時,村民們突然叫我去幫忙。原來廣場中間放著幾塊長條木板上,還殘留著鐵釘,一個男孩在嬉戲時被刺傷了,當場血流如注!村民們趕快忙著止血,並且請我幫忙扛著他去找爸媽。

我馬上義不容辭地加入,還因為自己有機會參與當地的生活而暗自欣喜。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極圈氣候寒冷、當地居民熱量攝取高的緣故,這裡的孩子發育都不錯,很快地我就意識到自己無法支撐男孩太久,只能請其他人接手。

之後,我才逐漸進入狀況──原來這是從中午持續到半夜的活動,整個祭典是以分發當年捕獲的鯨魚肉展開。

村民們依照家族傳統,組成不同的捕鯨隊伍,每支隊伍都擁有自己的名稱與隊服。當全村人都來到廣場後,部落長老會帶著眾人以基督教儀式祈禱、感謝上帝賜予該年的收穫,接著各隊成員就開始分發漁獲,其中包括煮熟後質感神似牛排的魚肉、擁有生魚片口感的皮下脂肪層「木克土克」(muktuk)、醃漬過的魚腸小菜,以及讓大家帶回家料理的大塊冷凍鯨肉。

除了鯨肉之外,會場也有年輕人提供咖啡、紅茶,以及香味四溢的馴鹿湯、鴨湯與鵝湯,讓大家暖胃。整個現場雖然奇冷無比,卻被這種分享與互助的氛圍給塡滿;即使是外來者的我也有分,甚至還有村民好心地提供夾鏈袋,讓我能把領到的木克土克帶回家。在一個所有東西都得空運過來、超市售價是其他地方三倍的小鎭,這樣的慷慨讓我特別感動。

至於剛才讓男孩不愼被扎傷的木板,原來是晚上的重頭戲Nalukataq所使用的支架。村民們利用三組支架配合繩子,將一塊海豹皮做成的跳墊架高到空中約2公尺處。彈跳的時候,一位部落成員站到跳墊上,其他人則站在四周將跳墊下拉,利用往上回彈的力道,將上面的人拋向空中。每一次的跳躍,都伴隨著歡呼,有時還會從空中撒下一大袋糖果,孩子們興奮地爭相撿拾。

號稱晚餐後就展開的Nalukataq,實際進行時間已接近晚上10點,並且一路延續到午夜;在極圈永晝的陽光照耀下,一點都不像是個「深夜活動」。

經過第一天的洗禮,我對這場祭典有了粗略的了解;然而,這個活動究竟為何會存在?彈跳和捕鯨又隱藏著什麼神祕的連結?

 

因努皮亞克人的捕鯨文化

住在北極海畔的這群人,稱自己為「因努皮亞克」(Iñupiaq),在族語中的意思是「眞正的人」,和賽德克語中的「賽德克巴萊」(Seediq Bale,也是指眞正的人)有異曲同工之妙。因努皮亞克在學術上是因努伊特人(Inuit)的一支,也就是兒童讀物或卡通裡所稱的「愛斯基摩人」;只不過他們並不會像卡通裡演的那樣,在冰上挖洞釣魚或住冰屋,也不會追著北極熊到處跑。

在土地生產力低的極圈,維生資源非常稀少,陸地上的大型動物也不多,因此在部落傳統裡,海中的鯨魚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除了作為食物之外,鯨魚身上的脂肪也是油的主要來源,而堅硬的鯨魚骨還能做成工具或飾品。

在阿拉斯加北方的海域中,棲息著一種巨無霸級的鯨魚:弓頭鯨(bowhead whale),平均長約15公尺,重量可達90公噸,是其他鯨魚如小鬚鯨(minke whale)的十幾倍大,壽命更可以長達200歲。

▲ 阿拉斯加北方的海域中,棲息著一種巨無霸級的鯨魚:弓頭鯨,平均長約15公尺,重量可達90公噸,壽命更可以長達200歲。(圖:時報出版)

 

這群弓頭鯨有著季節性遷移的習性。每當寒冬來臨,牠們就從北極海沿著阿拉斯加海岸南遷,游到極圈以南的白令海峽度過冬天;到了隔年春天,牠們又循著不同的路線北上,回到北極海,如此周而復始的循環。由於體型巨大,而且洄游路線離岸邊不遠,對於這些資源匱乏的海岸部落來說,簡直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每當洄游季節來到,部落中的捕鯨隊就得蓄勢待發了!傳統上,女性擔任岸上後勤的角色,將好幾張海豹皮縫製成防水的捕鯨船身,搭配木頭骨架做成捕鯨船;而男性則在結冰的北極海上開闢出一條小徑,直通鯨魚游過的海面,並在那裡設置營地,24小時待命。等到水面下一有什麼動靜,立刻出動捕鯨船,以魚叉(harpoon)獵捕弓頭鯨。

捕鯨的場景是神聖而嚴肅的,那是一隻鯨魚即將奉獻自己靈魂養活他人的時刻,必須不苟言笑,並且保持安靜。即使成功捕獲鯨魚,在冰上後續處理的過程中,同樣必須認眞以待。在因努皮亞克人的認知裡,鯨魚的靈魂在死後會回到海中,告訴牠的同伴們自己所受到的待遇,因此要是不愼重看待這個過程,未來很有可能就再也捕不到鯨魚。

等捕鯨隊伍從冰上回到部落,歡慶的時刻才正式來到!這時候族人們齊聚一堂,捕鯨隊將處理好的鯨魚肉分給部落成員,一起慶祝該年的收穫;而原本作為船身的海豹皮,這時候也就順勢拆了下來,成為Nalukataq慶典中,將人拋向空中的跳墊。

在晚上11點的「午夜豔陽」照耀下,我加入了Nalukataq的行列,和族人一起將跳墊上的人拋向空中。不少族人穿上藍色布料配上傳統花紋的服飾,在陽光下顯得鮮豔動人,也為這片看似單調陰沉的大地,增添了少見的華麗色彩。

因努皮亞克人為何要彈跳?有一說是在這平坦遼闊的大地上,藉由跳高能看到更遠的地方,便於掌握獵物的動態,也有人說純粹就是為了慶祝而存在。但就在活動現場,身邊兩位部落媽媽的對話,讓我發現了彈跳的另一層意義──

「咦,上面那個人是誰啊?」

「喔,那是某某某家裡的小孩,現在在某某城市工作……」

原來,在這個年輕部落成員大多外出工作的年代,Nalukataq如同台灣的豐年祭,是部落成員返鄉齊聚一堂的時刻;而站到跳墊上的年輕人,有了被族人認識的機會,也讓好不容易相聚的部落成員能夠更新彼此的近況。

 

是誰住在北極圈裡?

今天的烏特恰維克不只是美國最北邊的聚落,也是整個北坡地區(North Slope)的行政中心所在,擁有醫院、學校與政府機關,居民大約一半為因努皮亞克人,另一半則是外來的居民。這不禁讓我感到疑惑:究竟誰會想要從外地搬來這個一年之中有兩個月不見天日、超市價格貴到不可思議,又幾乎沒有任何休閒娛樂的地方?

於是我在早餐時問了年約60、在這裡住了30年的民宿主人夫婦。他們可說是這個部落的活歷史。

原本連歐洲殖民者都毫無興趣的這片荒涼大地,在1968年發現了石油。1970年代初,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衝突造成的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以及後續造成的能源危機,讓美國決定加速開發阿拉斯加北坡的石油。於是短短幾年內,一條油管拉進了極圈,直通北極海畔,將地下藴藏的黑金源源不絕地灌進太平洋岸的油輪裡。

至於已經居住在這裡數千年的因努皮亞克人呢?他們一夕之間成了「家裡噴石油」的地主,幾個部落組成一個大型資本集團,向石油公司收取權利金。這些豐厚的利潤,讓北坡的部落得以大肆投資公共建設,興建現代化的道路、房舍與基礎設施。大量的工程需求以及優渥的工資,是吸引外地人到這裡謀生的主要原因,我的民宿主人夫婦也不例外。

「絕大多數人都只會在這裡待幾年,錢存夠了就離開,會在這裡待5年以上的非常少!」男主人這麼說,不過也有例外,「像那個鎭上的韓國餐館,他們已經在這裡經營了三、四十年,把小孩養大,努力存錢再去投資下一個目標。」最後他不忘補上一句:「這些亞洲人家庭眞的很懂得怎麼存錢賺錢!」

賺錢賺得快,又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花錢,讓不少外來居民在這裡存到一桶金;但是眞的定居下來,有些開銷還是相當可觀的,像是買一輛車子,必須付8,00010,000美金的運費。我好奇地問男主人,車子是怎麼運來的呢?

「用飛機空運。貨輪一年只會在海面沒有結冰的8月來一次,運費也不會比較便宜。或者到了冬天,他們有時會在結冰的北極海上開卡車送貨。」他說。

 

因努皮亞克的未來

烏特恰維克的博物館,是保存傳統文化的中心,裡面完整介紹了整個捕鯨的流程,並且展示他們所使用的器具。我問館員,現在族人們還會說族語嗎?

「要看家庭。有的家庭講得比較多,有的比較少。」館員這樣回答。「因為我們在19501960 年代也曾經經歷過文化打壓和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不會講族語。喔~不過現在我們有沉浸式的學習環境,也有用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軟體,效果還不錯。」

作為因努伊特的一支,因努皮亞克在文化上和加拿大北部、格陵蘭的原住民雖然相距數千公里,文化卻是緊密相連的。「我們曾經和他們交流過,雖然字彙有些不同,但他們講話,我們是聽得懂的!」館員馬上講出了好幾個因努皮亞克語的單字,並且說明這幾個字在其他部落語言中的發音,的確可以聽出來是十分相似的。

在祭典會場,我也遇見了其他人:一個來自其他部落、帶著攝影團隊來這裡採訪的創業者兼網紅,還有一位因為父親是部落社會議題學者而與當地結緣的加州女生。極圈的生活並不容易,長期被邊緣化的傳統文化也還在慢慢被找回之中,但看到這些默默努力的人們,我感覺因努皮亞克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嘿,還記得你昨天幫忙抬著的那個小男生嗎?」在第二天的祭典現場,身邊突然傳來這樣一句話。

「喔,當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就是那個小男生,謝謝你昨天幫我!」他說完,就和同伴們活蹦亂跳地跑走了。

那一刻,我覺得心裡好溫暖。作為一個外人來到部落,短短兩三天所看到的有限,更不用說眞正理解當地人的實際生活;那短暫幾分鐘的交流,讓我和烏特恰維克有了難以言喻的特殊連結。

「我們不會拒絕任何人。」那是我剛到祭典會場還搞不淸楚狀況時,一位和我聊天的大叔說的話。

只要你願意抱持著學習與尊重的心情來到這裡,每個人都是受到歡迎的。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紀實

 

作者簡介

楊佳榮Jerome Yang

出生成長於台灣台北,大學時學的是地理學與社會學,沒讀過理工科系卻誤打誤撞進入資訊產業,目前在軟體科技業擔任小小基層工程師糊口。

因為喜歡旅行,又是個地理歷史知識控,放假總喜歡往冷門地區跑(尤其是前蘇聯國家、漠南非洲、伊斯蘭世界),或是鑽進大城市裡的移民社區,想要親自去了解那裡的人事物,以及值得關注的議題。

經營一個中文podcast節目《旅行熱炒店》,持續透過聲音和圖像,把旅行見聞與國際議題分享給社會大眾。節目曾入圍僑務委員會《2022海外華文媒體報導大獎》廣播報導類──台灣亮點節目獎。

熱門文章
人呢?立院開議竟沒半個立委 韓國瑜怒了:請各黨團自重
人呢?立院開議竟沒半個立委 韓國瑜怒了:請各黨團自重

上報Up Media

吸金22億被判12年!三聯集團負責人徐少東離家失聯 家屬急報案
吸金22億被判12年!三聯集團負責人徐少東離家失聯 家屬急報案

CTWANT

正準備去麥當勞上班 汐止重機對撞28歲男店門口慘死
正準備去麥當勞上班 汐止重機對撞28歲男店門口慘死

CTWANT

宏仁集團總裁驚爆私生子風波!宋女自稱學生妹 為5歲兒索討10億天價和解金
宏仁集團總裁驚爆私生子風波!宋女自稱學生妹 為5歲兒索討10億天價和解金

CTWANT

小S代替大S完成一事!S媽走不出喪女之痛 她為母搬離帝寶近況曝光
小S代替大S完成一事!S媽走不出喪女之痛 她為母搬離帝寶近況曝光

CTWANT

大地震前兆?上萬隻「馬陸大軍」驚人爆發 專家解讀了
大地震前兆?上萬隻「馬陸大軍」驚人爆發 專家解讀了

TVBS新聞網

LINE爆災情!「大量轉發」恐使好友、訊息秒消失 大批業務員受害
LINE爆災情!「大量轉發」恐使好友、訊息秒消失 大批業務員受害

中天新聞

快訊/地牛翻身!台南「4.1極淺層地震」 7縣市有感
快訊/地牛翻身!台南「4.1極淺層地震」 7縣市有感

TVBS新聞網

才發分手文!李唯楓被爆離婚 當軟爛男遭前妻嫌「噁心」
才發分手文!李唯楓被爆離婚 當軟爛男遭前妻嫌「噁心」

CTWANT

台中廣三SOGO槍擊案!23歲孕婦中彈「成植物人26年」腹中胎兒夭折 槍手至今成謎
台中廣三SOGO槍擊案!23歲孕婦中彈「成植物人26年」腹中胎兒夭折 槍手至今成謎

CTWANT

預言韓國瑜「崛起時間」!命理師:他將撥亂反正
預言韓國瑜「崛起時間」!命理師:他將撥亂反正

中天新聞

新制上路!基層員工嗨翻 月薪不滿6.3萬有望加薪分紅
新制上路!基層員工嗨翻 月薪不滿6.3萬有望加薪分紅

中天新聞

鷹眼遭鏟雪車輾壓!右眼親見「左眼爆出」:我當下已死
鷹眼遭鏟雪車輾壓!右眼親見「左眼爆出」:我當下已死

品觀點傳媒

影/中國附醫地下停車場死亡車禍!包商開貨車「撞死女清潔工」
影/中國附醫地下停車場死亡車禍!包商開貨車「撞死女清潔工」

中天新聞

廖峻爆中風7年3兒女漠不關心 女兒吐背後真相「爸爸是體諒我們」
廖峻爆中風7年3兒女漠不關心 女兒吐背後真相「爸爸是體諒我們」

CTWANT

辦護照要快!林佳龍曝護照「10月起恐無法印製」 今年估短缺20萬本
辦護照要快!林佳龍曝護照「10月起恐無法印製」 今年估短缺20萬本

上報Up Media

新冠今年提早流行   南部11月大男嬰錯當感冒「哮吼重症進加護」
新冠今年提早流行 南部11月大男嬰錯當感冒「哮吼重症進加護」

匯流新聞網CNEWS

台灣護照遭拒!「這國家禁我國人入境」 外交部抗議:立即撤回荒謬禁令
台灣護照遭拒!「這國家禁我國人入境」 外交部抗議:立即撤回荒謬禁令

記者爆料網

變天倒數!梅雨鋒面接力擾台 雨彈狂轟一整週
變天倒數!梅雨鋒面接力擾台 雨彈狂轟一整週

中天新聞

55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