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中評月刊專文:對務實探討兩岸政治關係的幾點看法

兩岸/中評月刊專文:對務實探討兩岸政治關係的幾點看法

中央日報網路報 2014-09-06 06:24

要對台灣作恰當定位

閻光濤/整理 
 
 中評社9月4日電,中國大陸台灣研究會常務理事王昇研究員在《中國評論》月刊8月號發表專文《對務實探討兩岸政治關係的幾點看法》,作者認為: 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有三個面向,一是你是誰,二是我是誰,三是彼此是什麼關係。對大陸方面而言,核心的問題是台灣當局的政治定位, 也就是如何看待曾經是中國中央政府、目前治理著中國部分領土(台澎金馬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當局作出恰當的定位,進而明確統一前的兩岸政治關係, 是開啟政治談判、對彼此往來以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涉過深水區的立基點和前提。文章內容如下: 

兩岸政治對立的本源是兩個政府 

 前任總書記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1949年以來,大陸和台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 裂,而是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①這是對兩岸關係的性質最為權威的論述。所謂政治對立,當然不會是指大陸和台灣這兩塊土地的 對立,但胡錦濤並沒有點明政治對立的主體為誰。那麼,是誰與誰的政治對立造成了大陸和台灣的尚未統一?如果我們回溯歷史,並不難找到答案。 

 1949年9月,中共在人民解放戰爭業已取得基本的勝利,全國大多數人民業已獲得解放的情況下,邀集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各地區、各民族、 國外華僑等各界代表性人士共商國是,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程式,組建了新中國中央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於10月1日宣告成立。當其時 也,內戰仍在進行。當解放軍攻佔首都南京,中華民國政府在全中國的統治地位被推翻時,它並沒有宣佈解散,而是撤出南京遷往廣州,當新中國政府宣告成立時, 它被解放軍的炮火一路追趕,從廣州再遷到重慶,從重慶再遷到成都,最後於12月7日從西昌遷到了台北。正如同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過的改朝換代一 樣,1949年的中國發生了國家政權的更迭,但是,就當時的情形而言,新中國政府建立的同時舊中國政府卻沒有立即消失,暫時呈現出新舊兩個政府在中國的領 土上並立的狀態。 

 一個國家當然只能有一個合法的中央政府,新中國政府成立之初就與舊中國政府處於勢不兩立的地位。在新中國政府的成立大典上,毛澤東主席昭告世 界: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朱德總司令也向解放軍發出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餘,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目的就 是要迅速結束新舊兩個政府暫時並立的狀態。②然而,由於海峽的天塹阻隔,由於抗美援朝戰爭的發生,特別是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充當舊中國政府的保護 者,新中國政府消滅舊中國政府的軍事行動被迫中止,新舊兩個政府並立的狀態就這樣在海峽兩岸延續了下來。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儘管雙方都沒有放棄消滅對方的企圖,也進行過相應的嘗試,但新中國政府無力解放台灣徹底消滅舊中國政府,舊中國政府也無 力反攻大陸恢復其地位,於是形成新舊兩個政府長期對峙的局面。這種對峙不但存在於海峽兩岸之間,更突出體現在國際舞台上,新舊兩個政府相互否定對方的合法 性,漢賊不兩立,在國際上競爭中國的代表權。由於大陸與台灣體量對比懸殊,一個是中國的主體一個是邊陲,新中國政府在這場關於誰代表中國的競爭中必然取得 勝利。以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接納新中國政府的代表驅逐舊中國政府的代表為標誌,新中國政府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對外代表中國,不僅獲得絕大多 數本國人民的擁護,也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舊中國政府繼內戰失敗之後,在歷時22年的外爭中也歸於失敗。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舊中國政府仍然沒有偃 旗息鼓,仍然不承認新中國政府的中央政府地位,新舊兩個政府的隔海對峙一直持續至今。

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以來的歷史告訴我們,所謂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從根本上說是兩個政府的對立。因內戰導致的國家尚未統一,不是領土和主 權的分裂,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這是兩岸關係的現狀,另一方面,新中國政府與舊中國政府在1949年以後,一直奉行不同的國號和憲法, 各自治理著中國的不同區域,長期對立,也是兩岸關係的現狀。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需要把握兩岸關係現狀的全貌,釐清兩岸政治對立的 歷史本源,直接面對兩個政府為兩岸政治對立的主體。只有這樣才談得上是務實的探討。 

中華民國政府已蛻變為割據存在的地區政府 

 被人民革命推翻的中華民國政府依然堅持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它別無選擇的立場。即使是退出聯合國,以及美國同它斷交之後,這一立場也 不曾改變。主觀上的這種堅守,在新舊兩個政府持續對立和競爭中國代表權的歷史條件下,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客觀上的情形卻十分無情。畢竟這個舊中國政府只 局限於中國的東南一隅,靠著美國的保護才勉強支撐下來,除了它自己之外,同意它這種立場的越來越少。那麼,這個退據台灣的舊中國政府究竟屬於何種政治存 在?新中國政府曾在1979年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建議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台灣當局之間的商談,③首次正式使用了台灣當局這一稱謂。2000年新 中國政府發表的《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進一步指出:國民黨統治集團退據台灣以來,雖然其政權繼續使用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政府的名稱,但它早已完 全無權代表中國行使國家主權,實際上始終只是中國領土上的一個地方當局。④持平而論,新中國政府對舊中國政府這一地方當局的定位,雖然在國際上有其宣示立 場的必要,但在兩岸之間卻不無居高臨下之嫌。就事實面而言,可以稱其為台灣當局,但將其定位為割據存在的地區政府則更為洽當。 

 割據一詞,意指以武力佔據部分地區,在一國之內形成分裂對抗的局面。中國古代有藩鎮割據,近代有軍閥割據。中共於1931年在江西建立的中華蘇 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以及十九路軍於1933年在福建建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都屬於在中國的一個地區割據存在的政府。這兩個割據政府存在的時 間不長,一個是中央軍進入福建後即告解散,一個是反圍剿失敗後被馬背馱到了陝北,國共合作抗日後宣佈取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名稱,改為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 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因內戰失敗退據台灣,同樣是以武力佔據中國的部分地區,形成分裂對抗的局面,毫無疑問也是一個割據存在的政府。所不同的是,它一直存在 至今,而且曾經是中國的中央政府。 

 再就中華民國政府遷到台北後的政治發展來看,將其定位為地區政府也完全符合實際。中華民國政府遷到台北後,蔣介石於1950年3月宣佈復行視 事,國民黨動員逃到香港和國外的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來台北,湊足中央民意機構行使權力的法定人數,以維持其中央政府架構。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因無 法在全中國範圍內進行改選而幾十年不舉辦換屆選舉,當國代和立委出現缺額時,採取在台灣增補和增額的方式,來湊足人數,以確保法統不至中斷。直到上世紀 90年代以前,這個舊中國政府在割據存在的情況下,一直在儘量保持與南京時期的一脈相承,努力延續著作為中國中央政府的合法性。 

 然而,從1991年第一次修憲開始,這個舊中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統治範圍只剩下台灣地區的現實,以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的名義,對其自身進行改 造,先後經過七次修憲,悄然完成了向地區政府的蛻變:一是總統改由台灣地區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因此所謂的中華民國元首不再具有代表全中國的象徵意義;二是 國民大會廢除了,行政院長產生方式改變了,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的組成與職權調整了,五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變成雙首長制,所謂法統已面目全非;三是立法院 作為唯一中央民意機構,由台灣地區選民選舉產生,代表性只局限在台灣地區,所謂中華民國政府的權力基礎已經地區化。也就是說,遷到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在 苦心經營了幾十年之後,最終在自身的改造中失去了自詡為中國中央政府的內在支撐,蛻變成治理中國台澎金馬地區的一個地區政府。 

 始於上世紀90年代的中華民國政府政治改造工程,既是維持中國中央政府合法性難以為繼的被迫之舉,也是與割據存在的現實相適應的主動作為。顯而 易見,目前治理著台澎金馬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與1949年以前作為中國中央政府的中華民國政府具有歷史的延續性,這一點不可否認,同時,它已經蛻變成為治 理中國台灣地區的地區政府,這一點同樣不可否認。否認延續性,就脫離了兩個政府對立的歷史背景,否認地區性,就脫離了兩個政府對立的現實狀態,都不可能對 台灣當局作出恰當定位,當然也就無法對兩岸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

台灣當局對兩岸定位發生曲折變化 

 1991年5月,台灣當局宣佈終止長達44年的動員戡亂時期,不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不否認新中國政府為治理大陸地區的政治實體,稱為中共當局 或大陸當局。根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的定義,大陸地區是指台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而台灣地區是指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政府統治 權所及之其他地區。以此來看,台灣當局也把新中國政府定位為地區政府。這之後,台灣當局的兩次有關兩岸問題的重大宣示都是本著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的定 位。一次是1992年8月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的決議: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台澎金馬。 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⑤另一次是1995年4月李登輝回應江八點的談話:民國三十八年以來,台灣與大陸分別由兩個互不隸屬的政 治實體治理,形成了海峽兩岸分治的局面,也才有國家統一的問題。⑥ 

 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李登輝主政的台灣當局,在既難以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又要堅持中華民國是主權 獨立國家的矛盾中,放棄了中華民國政府仍然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立場。1995年6月,李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演講中,正式公開對外拋出了中華民 國在台灣的概念,試圖把中華民國與台灣等同起來,以與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相區隔,把兩個政府的對立導向兩個國家的對立。1999年7月,李登輝在接 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按照所謂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專案小組的研究結論,拋出了兩國論,宣稱: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 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個中國’的內部關係。⑦ 

 而就在兩國論出籠前幾個月,民進黨通過了《台灣前途決議文》,接受了中華民國這個政治符號。2000年民進黨上台執政,陳水扁於2002年8月 提出一邊一國論,進一步把兩岸定位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2005年8月,陳水扁在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基礎上,再拋出關於中華民國的四階段論述,即中華民國 在大陸、中華民國到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把中華民國和台灣完全劃上了等號。⑧ 

 李登輝和陳水扁主政下的台灣當局,刻意強調經過修憲,國家主權領土範圍已限定於台澎金馬,刻意回避中華民國法定領土為1947年制憲時固有疆域 的範圍未曾變更,從中華民國政府政治改造工程中推導出中華民國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另一個國家、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樣的結論, 這在法理上是根本站不住腳的。但是,一般的台灣民眾,並不會去區分政府、國號、國家三者的差異,加之台灣主體意識的作用,兩國論或一邊一國論在台灣社會被 認可的程度並不算低。⑨正因為如此,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雖然否定了國與國關係,但沒有立即回歸一國兩區的定位,而是說兩岸是特殊關係。直到2012 年再度當選後,馬英九才在就職演說中鄭重宣示: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台灣與大陸,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換言之,二十年來兩岸 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⑩ 

 台灣當局在兩岸定位上出現的從一個合法政府一個叛亂團體、到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到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論、再回到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的曲折 變化,導致目前台灣內部藍綠兩個陣營對兩岸定位的尖銳對立以及社會上的嚴重分歧和認知混亂,造成兩岸政治關係的探討更加複雜也更加困難。坦白說,由於舊中 國政府遷台而使台灣因緣際會地掛上了中華民國這塊招牌,台灣地區單獨承載中華民國的國號已超過一個甲子,幾乎具備了主權國家的全部特徵,台灣社會早已習慣 了台灣就是一個叫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兩岸是兩個各自發展的國家的不在少數,⑪馬英九主政的台灣當局拔亂反正,回歸一國兩區的兩岸定位,是基於法理基礎, 民意基礎並不厚實。因此,探討兩岸政治關係,還必須考量台灣內部的政治現實,拿出破解難題的智慧和魄力,並準備接受差強人意的結果。 

一個中國框架內兩個政府的特殊關係 

 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鄭重呼籲,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對於合情合理的涵義,前國台 辦主任王毅曾作出解釋:合情就是照顧彼此關切,不搞強加於人,合理就是恪守法理基礎,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⑫現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接受台灣記者專訪 時也指出:考慮到現實問題和一個中國的基礎,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就是合情合理的安排。⑬按照前後任國台辦主任的說法,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當然都被排除在 合情合理之外,那麼,務實探討兩岸政治關係,只能以目前台灣當局所明確的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的兩岸定位為對手,來尋找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由於60多年的政治對立,兩岸雙方的基本立場南轅北轍,基本上是大陸方面堅持的主張台灣方面都不接受,反過來也是如此。如台灣方面不接受一個中國就是中 華人民共和國,不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不接受地方當局定位;大陸方面不接受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接受中華民國政府是中央政府,不接 受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按照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標準,以上這些雙方的一貫主張,雖然都符合各自的情與理,但卻都不在合情合理的範圍之內。因此,務實探討兩 岸政治關係,只能是兩岸雙方都不固執己見,相向而行,本著儘量合情、基本合理的態度,才能找出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如果從兩岸的政治對立是兩個政府對立出發,把台灣當局定位為地區政府,用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地區與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對接,那麼一國兩區兩府就是兩岸雙方的交集所在,一中框架、兩區兩府、特殊關係、互不隸屬這十六個字,或可成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一個中國框架,或稱一個中國架構,避開了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這一根本分歧,不但體現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 事實,而且又同時符合雙方各自的法理,是目前兩岸雙方的最大共識。這個共識源自於上世紀90年代以前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體現在兩岸兩會於1992年 達成的九二共識,也體現在2008年以來兩岸雙方增強政治互信的努力。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使用一個中國框架代替了一 個中國原則,從而擴大了一個中國的包容性。時任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進一步闡示稱: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 係。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定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⑭對此,吳伯雄在習吳會上代表馬英九作出回應:兩岸各 自的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而非國與國的關係。⑮在此,兩岸雙方儘管分別使用框架和架構不同詞彙,但涵義是一致 的。 

 兩區兩府是國家尚未統一的現實狀態,即1949年以後國家分為大陸和台灣兩個地區,有兩套法律和政治、軍事體系,分別以國家政權的名義實行有效 治理。兩岸政治對立的主體是兩個政府,雙方都否認對方為中央政府,相繼稱呼對方為當局。當局一詞本是執政者、主持者、負責者的意思,主要指的是主管部門。 直呼對方為當局,雖有貶低和不認可的含義,卻包含了不否定其存在的意思,實際上是預設了對方為各自地區的主管部門。2008年以來,兩岸雙方以兩會名義簽 署了21項協議,國台辦和陸委會的負責人互稱官銜、互訪並舉行會談,這些都表明雙方已經開始默認對方的政府公權力,也可以說是互不否認治權。 

 特殊關係本是西德總理勃蘭特在基礎條約簽定後對兩德關係定義,強調東西德國雖相互承認,但兩德關係不是國際關係。馬英九在否定國與國關係時也借 用特殊關係來形容兩岸關係,意為兩岸關係也不是國內關係。事實上,內戰造成的兩岸分裂不是分裂成兩個國家,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始終是統一的,這一點完全不同 於東西德國。兩岸雙方60餘年來,從未放棄領土主權涵蓋全中國的主張,從未接受任何一個國家的雙重承認,也從未同時加入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雙方處理 兩岸事務的部門都不是外交部,兩岸人民往來都不使用護照,兩岸關係當然不是國際關係。但另一方面,兩岸雙方各自擁有憲法、國旗、國徽、軍隊、政府、議會、 法院、海關、貨幣、護照等等,這又與東西德國幾乎相同,具有國與國的模樣,兩岸關係顯然又不能簡單地說成是國內關係。兩岸關係的這個特殊性,讓當年在兩岸 三通上也曾遇到國際航線與國內航線的尷尬,後來用兩岸航線才解決問題。用特殊關係描述兩岸關係,足以客觀呈現既非國際又非國內的特殊情況。 

 互不隸屬指的是目前的兩區兩府不存在隸屬關係。由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所決定,大陸和台灣兩個地區互不隸屬,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中華民 國政府互不隸屬,在邏輯上是沒有問題的。60餘年來兩個對立的政府在各自治理的區域內,自主制定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環境、人口、國防、外交等內外政 策,誰也管不到誰,這也是事實。台灣方面堅持互不隸屬,如果不涉及領土主權問題,大陸方面不必否定。按照一國兩制的構想,兩岸將來的統一,是建立起兩個政 府之間中央與地方的隸屬關係,其他一切不變。兩岸統一之前兩個政府不僅並存而且互不隸屬,本來就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意。 

彼此往來和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安排建議 

 迄今為止,大陸方面曾針對三個問題使用了安排一詞,一是彼此往來,二是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三是兩岸政治關係。這裡所謂的安排是名詞而非動 詞,也就是說,不是一方安排另一方,或一方被另一方安排,而是雙方經過務實協商達成的諒解、默契、共識或方案。以一個中國框架內兩個政府的特殊關係作為兩 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在此基礎上,再對彼此往來、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當可在所謂深水區中不斷地鞏固與深化。

 第一,兩岸雙方應該對一個中國的表述達成諒解。誠如張志軍主任所說:讓台灣現在就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有難度;要大陸接受中華民國,無論從哪個角 度,也不可能。⑯,同樣,讓台灣方面放棄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或讓大陸方面放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都不具現實可能性。既然如此,兩岸雙方不妨 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相互體諒彼此對國號的堅持。當年,新中國政府籌建過程中,最初的設計是國號為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簡稱中華民國,可見當時對中華民國 的國號並不那麼排斥。大陸方面對於台灣方面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的表述,可以不認同但不必駁斥,因為這與兩岸在一個中國框架上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並不衝 突,反而是在台灣內部維護一個中國架構的表現。在彼此往來中,雙方可以相約都不強調也不使用國號,一方人員到另一方時都不要刻意凸顯或刻意回避國旗、國徽 等原地固有的標誌,以落實一個中國的包容性。 

 第二,兩岸雙方應該對彼此定位形成自稱中央、互稱當局的默契。因為兩個政府的政治對立,兩岸雙方在國家統一前都不能放棄己方是中央政府的定位, 也都不會接受己方是地方政府的定位,那麼雙方不妨以互視對方是地區政府為基礎,默許對方自稱中央、互稱當局。在彼此往來中,雙方採取既體現一中框架又體現 兩岸對等的做法,除國家主席、總統、國防部長、外交部長等具有明顯國家象徵意義的官銜應代以它稱外,其他政府部門負責人可直呼官銜,以大陸當局XX部長、 台灣當局XX部長互稱。兩岸政治性協商談判由國台辦與陸委會對口進行,各自表述為政府與台灣當局、政府與大陸當局協商談判。日後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可以仿 照當年重慶談判簽定《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的方式,雙方代表不分彼此,共同簽字。 

 第三,兩岸雙方應該在國際雙邊關係上形成維持現狀的共識。兩岸雙方關於建交國數量的競爭,上世紀90年代以前是新中國政府與舊中國政府爭奪中國 的代表權,90年代以後是主要是台灣當局企圖謀求主權國家地位,慘烈競爭的結果,形成了台灣當局現存22個邦交國並與多數國家維持實質關係的局面。 2008年以來,台灣方面提出外交休兵,大陸方面予以配合,雙方停止了在外爭中的內耗,6年來基本保持了各自建交國數量不變,不但避免了他國從中漁利,也 避免了相互傷害,這對雙方來說是既可行又無害的做法。在國家統一前,兩岸雙方應避免再打建交國爭奪戰,並且維持現存的台灣與大陸建交國之間的民間性關係不 變。雙方應透過政治協商對此達成共識,並在行動上自我約束。 

 第四,兩岸雙方應該以一國一地區模式共同參與多邊國際活動。到目前為止,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有多種方式,如奧運方式、亞銀方式、APEC方 式、WTO方式和WHA方式、ICAO方式。這些方式,使雙方得以同時存在於特定的多邊國際場合,但又沒有造成兩個中國。就個案來說,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 動的身份和名義五花八門,但大陸的代表代表中國,台灣的代表只代表台灣地區都是明確的,把這些方式總括起來,可以稱為一國一地區模式。在國家統一前,採用 一國一地區模式,把個案擴展為通案,讓台灣參與更多的切實需要的國際組織活動,既照顧台灣方面的對外發展經濟文化關係的客觀需要,又不逾越大陸方面的不造 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紅線,符合合情合理的原意。兩岸雙方應透過政治協商,用一國一地區模式做通案思考,逐一解決台灣參與其他國際組織活動的問題。 

結束語 

 如果2016年台灣再次出現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的台灣當局極有可能再次回到國與國關係的定位,屆時,兩岸雙方務實探討兩岸政治關係的機會之窗 恐將關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必受阻。近來喧騰一時的反服貿學運告訴我們,在經濟上讓利產生的政治效應並非全然正面,台灣內部懼統與拒統的社會心理,嚴重 干擾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因此,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包括兩岸政治協商、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訂和平協議,除了要有國民黨繼續在台灣執政並堅持一國兩區 定位的條件之外,還需要大陸方面做出政治上讓步的思考。惟政治上讓步如何做到合情合理,考驗著大陸方面的想像力。 

注釋 

 ①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08年12月31日。 

 ②毛澤東、朱德在開國大典上的講話,1949年10月1日。 

 ③《告台灣同胞書》,1979年1月1日。 

 ④《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2000年2月21日。 

 ⑤國家統一委員會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決議案,1992年8月1日。 

 ⑥李登輝在國統會改組後第一次會議上的談話,1995年4月8日。 

 ⑦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1999年7月9日。 

 ⑧陳水扁接見美國福爾摩沙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談話,2005年8月2日。 

 ⑨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以後,新黨立法院黨團召集人鄭龍水委託民意調查基金會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55.2%的受訪者贊成兩岸關係是特殊國與國關 係,反對者23.4%。環球電視台與《新新聞》公佈有關特殊國與國關係的民意調查,有43%的受訪民眾支持兩國論,10%不贊成。TVBS於2002年8 月4日的民調,54%同意一邊一國論,29%不同意。 

 ⑩馬英九在就職典禮上的演說,2012年5月20日。 

 ⑪台灣《遠見》雜誌民調中心於2009年7月21日發佈民調,認為兩岸目前是兩個各自發展的國家的佔82.8%,認為是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民國 的佔4.9%,認為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佔0.7%。 2013年4月29日台灣指標民調公司公佈的結果,56.2%認同台灣與中國大陸是國與 國的關係,26.4%持相反意見,17.4%未明確表態。 

 ⑫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紀念九二共識二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2年11月26日。 

 ⑬⑭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接受台灣聯合報系獨家專訪,2013年5月21日。 

 ⑮賈慶林在第八屆兩岸經貿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詞,2012年7月28日。 

 ⑯吳伯雄在習吳會上的談話,2013年6月13日。

中央網路報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熱門文章
好天氣沒了!連5天「全台炸雨」猛變天 雨最大時間曝
好天氣沒了!連5天「全台炸雨」猛變天 雨最大時間曝

TVBS新聞網

全台變天!大雷雨「南往北狂炸」連下5天 午後1地雨勢最猛
全台變天!大雷雨「南往北狂炸」連下5天 午後1地雨勢最猛

TVBS新聞網

快訊/「寶林茶室」禍首曝光!衛福部專家會議推測「這毒素」或成元兇
快訊/「寶林茶室」禍首曝光!衛福部專家會議推測「這毒素」或成元兇

中天新聞

桃園男登山不慎滑落山坡成冰冷遺體 忠犬護屍4天3夜讓人動容
桃園男登山不慎滑落山坡成冰冷遺體 忠犬護屍4天3夜讓人動容

記者爆料網

快訊/抓到人了!吳姍儒咖啡廳被砸 2惡煞落網稱:不滿吳宗憲風格
快訊/抓到人了!吳姍儒咖啡廳被砸 2惡煞落網稱:不滿吳宗憲風格

中天新聞

鴻海、廣達...黃仁勳欽點「8家將」護體輝達:AI是新的工業革命「台灣處於最中心位置」
鴻海、廣達...黃仁勳欽點「8家將」護體輝達:AI是新的工業革命「台灣處於最中心位置」

今周刊

香港歌手黎明詩驚傳病逝 婚後曾一度淡出演藝圈
香港歌手黎明詩驚傳病逝 婚後曾一度淡出演藝圈

CTWANT

寶林2死!台大醫喊避免「這種飯、麵」重複加熱 米酵菌酸更猛爆
寶林2死!台大醫喊避免「這種飯、麵」重複加熱 米酵菌酸更猛爆

TVBS新聞網

見面會「門票滯銷」!主辦宣布李多慧高雄場取消 認:時間人力太困難
見面會「門票滯銷」!主辦宣布李多慧高雄場取消 認:時間人力太困難

中天新聞

遭無卡分期詐騙背債!320名大學生同意和解 債務總額達1670萬
遭無卡分期詐騙背債!320名大學生同意和解 債務總額達1670萬

CTWANT

好市多299元「滅蚊神器」超好用!網曝唯一缺點:蚊子炸到無全屍
好市多299元「滅蚊神器」超好用!網曝唯一缺點:蚊子炸到無全屍

中天新聞

86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