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紓困振興條例」共訂定的8400億額度,而此次「紓困5.0」防疫振興紓困特別預算案,規模達1600億元,經送立院審議後減列1億700萬,剩餘1598億9300萬,今天(10日)上午在立法院完成三讀。
立法院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於2020年2月25日三讀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首次編列600億防疫紓困振興特別預算。隨著國際疫情仍然嚴峻,立院便修正條例,編列第1次「紓困2.0」追加預算1500億、第2次紓困3.0,追加預算2100億。
今年5月,國內本土疫情爆發,立法院再次修正防疫紓困振興條例,將經費上限調增至新台幣8400億,並得視疫情狀況分期編列特別預算;政院第三度提出追加預算2600億元,並於6月18日完成三讀,拍板紓困4.0。今年9月,依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1條規定,提出第4次追加預算案,共編列1600億元,其中振興預算共編列1273億元,包含推動振興五倍券與各部會加碼措施;經立法院審議結果,減列1億700萬元,改列為1598億9300萬元,全數舉債支應。1600億元紓困5.0追加預算案中,包括防治經費189億元和紓困振興經費1411億元,防治經費用包括辦理疫苗施打、提升檢驗量能、設置社區篩檢站、藥品採購與補助地方政府防疫工作;紓困振興經費則為振興五倍券、加碼措施,與產業和急難民眾的紓困。不過,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等人,日前在委員會審查5.0追加預算案時,認為振興五倍券印製費與封套印刷編列與實際決標有價差,經費上可精簡。此外,依循3倍券經驗有45萬人未領,五倍券也有減列預算的空間,最終朝野黨團也達成協議,合計通過減列1億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