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宇涉獵》我和丁玲伉儷的一段交往

穹宇涉獵》我和丁玲伉儷的一段交往

優傳媒 2020-01-26 00:00

丁玲在感情上的開放勇敢,除了大膽更是浪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作者/劉敦仁

1970年時代,我在加拿大執教,開了中國現代文學課, 選擇了魯迅、曹禺等左翼作家的作品作為教材,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當代著名女作家丁玲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記》和《太陽照在桑乾河上》。這兩部作品都是她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因為選擇了她的作品,所以對她的生平就有必要作細緻的瞭解。觀看她的一生,在那個時代,她在感情上的開放勇敢,除了大膽更是浪漫。

 

她的第一個丈夫胡也頻,因為身份的關係,於1931年在上海被國民黨抓捕,2月7日在龍華司令部被槍決,時年僅29歲。他的被暗殺引起了全國轟動。後來丁玲又有了兩次的感情,但都是無疾而終。最後在延安她遇到了比她小很多的陳明,兩人結成連理感情甚篤,一直相伴到丁玲去世。

 

對於這樣一位傳奇性的女作家,我曾夢想過,假如有機會一定要認識,而且在文學方面可以向她請益。

抗日戰爭時期的丁玲。(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萬萬沒想到的是,1980年,我在北京訪問時,居然圓了我的心願。初次和丁玲的見面雖然時間不長,卻留下深刻印象。

 

那是她剛從山西長治縣老頂山嶂頭村被釋放回京。自1955年以來,丁玲就陷入命運多舛的境遇。由於她被定為是「反黨集團」的主謀而流放到黑龍江北大荒勞改長達八年,後又因為文化大革命,繼續被關押在北京近郊的秦城監獄,為時五年,出獄後即被轉移到山西繼續在農村勞改。一直到1979年才得到平反回到北京。

 

在這漫長而艱辛的勞改和獄中生涯,她的丈夫陳明始終陪伴在側共甘苦,凡是知道陳明先生的不離不捨,盡情守護著丁玲的精神和堅持,都為之動容。

 

我是在中國作家協會黨委書記黎辛先生的安排下,一同到丁玲伉儷居住的公寓拜訪。那是座落在北京西城區木樨地的副部長級公寓群,我們到達時,只見到他們的公寓陳設簡單但窗明几淨,非常典雅舒適。

 

由於是初次造訪,我不便向丁玲問及過去二十年的流放和牢獄生涯,一則是對主人的不禮貌,再則如我提及任何有關她的遭遇,肯定會勾起她無限的傷痛甚至是精神折磨。

 

所以我們的交談集中在她的文學創作,以及我在加拿大選擇了她的作品作為教材的來龍去脈。她得知自己的作品在加拿大成為教學材料時,臉上露出非常欣慰的笑容。

 

時隔一年,我因公前往北京,還是經過中國作家協會黨委書記黎辛先生的安排,再度造訪丁玲伉儷。我去拜訪黎辛先生目的是商談中加作家交流活動。在交談時,黎辛先生提及丁玲收到美國愛荷華州大學國際文學交流中心負責人、華裔作家聶華苓邀請,出席九月開始的交流活動。聶華苓主持的這項交流活動已行之有年,邀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作家共聚一堂,目的之一是要打破三地作家長期以來的藩籬。

 

我立即向黎辛先生提出是否可以再去拜訪丁玲,當面邀請她在愛荷華的活動後,順道到加拿大訪問。經過協調,黎辛先生在六月十一日陪同我去丁玲府上拜訪。

 

經過一年多在北京的生活調整,她的精神面貌比前一次見到時顯得樂觀爽朗。在交談中我問及她九月份去美國出席文學交流活動,是否有意順道訪問加拿大。

 

她提高了濃重的湖南口音說:「我很想去啊!但沒有人邀請我。」

 

出於對丁玲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敬仰,能安排她到加拿大作文學交流,應該是我從事文學工作中終身難忘的榮耀。於是我提出:「如果您願意,我可以邀請您和陳明先生去加拿大作十天左右的訪問,在加拿大期間所有的費用由我負擔。同時我會盡力安排好您和陳明先生的訪問日程,而且全程陪同照顧您。」

 

她聽到後,以極為興奮的口吻說:「那太好了,不過要麻煩你了。」

 

回到溫哥華後,我立即和聶華苓通了電話,將我在北京和丁玲會面的情況向她做了簡單的敘述。她很高興丁玲在愛荷華訪問結束後,將繼續到加拿大作文學交流。

在酒店客房與丁玲及陳明伉儷合影,中坐者為加拿大作家蓋里。(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為此我開始和蒙特利爾大學的加拿大文學教授蓋里先行溝通,他之前曾與我合作進行過加拿大和蘇州友好城市間的文學交流。得悉我聯絡上丁玲,他興奮萬分,於是和我協調後,定下丁玲伉儷抵達加拿大後的日程:

 

11月23日 - 由美國紐約抵達蒙特利爾,下榻喜來登大酒店。

11月24日 - 蒙特利爾:上午參觀景點,下午在麥吉爾大學舉行講座。 

11月25日 - 蓋里教授親自駕車前往首都渥太華,下午在卡爾頓大學舉行文學講座。 

11月26日 - 全天在渥太華參觀重要景點,晚上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王棟先生設宴款待。 

11月27日 - 上午搭機飛往多倫多,下榻約克大學招待所。中午和瑪格麗特.勞倫斯(Margaret Lawrence) , 艾迪兒.威絲曼 (Adele Wiseman)和傑夫.翰庫克 (Geoff Hancock) 等三位加拿大著名作家共進午餐。下午到威絲曼作家家中,出席她為丁玲安排的歡迎酒會,數十位加拿大文藝及文學界人士熱情地與丁玲交談 。

丁玲及陳明伉儷在參觀尼加拉瀑布時與加拿大作家合影。(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11月28日 - 上午遊覽尼加拉瀑布,中午由約克大學設午宴歡迎丁玲伉儷,午宴後即舉行兩小時座談會,除了文學界人士外,也吸引多位新聞記者的參與。最興奮的是年已古稀的加拿大重要文學評論家諾史洛布.佛雷 (Northrop Frye) 親自參加了這個盛會,為座談會增加不少精彩場面。 

11月29日 - 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宴請丁玲伉儷,一百多位代表出席。宴會結束後,下午在約克大學繼續舉行座談。晚上在CN電視塔晚餐,鳥瞰多倫多城市及安大略湖夜景。

丁玲及陳明伉儷參觀白求恩紀念館後留影。(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11月30日 - 前往多倫多北部約180公里的格雷文赫斯特 (Gravenhurst) 參觀白求恩紀念館,晚上在約克大學觀賞電影《從毛到莫札特》(註釋:這是美國著名小提琴家艾沙克.斯頓(Issac Stern) 於1979年首次訪問中國,參觀了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並與中國著名指揮李德倫合作指揮了莫札特及勃拉姆斯的作品。斯頓在訪問期間瞭解到中國音樂界人士在文化大革命時代遭受迫害的不幸,從而引發拍攝《從毛到莫札特》的記錄片,轟動全球。)

12月1日 - 上午在接受加拿大國家電視臺訪問後,即搭機前往加拿大中部城市威尼裴克 (Winnipeg) ,出席當地華人團體安排的歡迎宴會。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省督與丁玲會見前向丁玲獻花表達敬意。(圖/作者劉敦仁提供)

12月2日 - 上午拜會曼尼托巴省省督珀諾 .麥葛利格 (Pearl McGorigal) 後,前往印第安原住民博物館參觀,下午在曼尼托巴大學舉行講座。 

12月3日 - 結束加拿大訪問,我親自護送丁玲伉儷回愛荷華 Cedar Rapids 城。 

12月4日 - 我留在愛荷華,和丁玲詳談了一整天。 

12月5日 - 和丁玲伉儷依依不捨話別,我搭機返回溫哥華。 

 

在開始安排他們訪問加拿大時,我對當地文學界就她的來訪會有何反應毫無把握。加拿大雖然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卻因為政治上意識形態的差別,而且美國政府經常就中國事務對加拿大指手劃腳。雖然丁玲遭受過近二十年的磨難,但是在加拿大人的眼中只認為她是一位具有共產主義信仰的作家。

 

一直到麥吉爾大學的蓋里教授將全部日程發給我之後,我才舒了口氣,覺得所有的安排比我想像的要精彩多了。

 

丁玲在加拿大幾乎見到了所有的傑出作家,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和瑪格麗特的性格極為相似。經過了交流後,我得出一個她們二位都能欣然接受的比喻,丁玲是中國的瑪格麗特,而瑪格麗特是加拿大的丁玲。瑪格麗特是印第安人血統,個性直爽,寫作堅持不懈。

 

她原本計劃退休封筆,在和丁玲接觸後,她從丁玲的講話中領悟到「人絕對不能退休」的道理,尤其是作者到了晚年應是爐火純青的人生階段,對寫作更有利。為此瑪格麗特改變了她的退休計劃,願意再寫下去。

 

不幸的是,與丁玲分別後一年左右,她被診斷出肺癌末期,而且已經擴散到其他臟器,在萬分痛苦中,她選擇了服用過量藥物作為終結自己生命的手段。丁玲在生命重獲自由後,一直奮筆疾書,出版了百萬字的作品,完成她永不退休的使命。 

 

加拿大文學評論家佛雷出席歡迎丁玲的酒會,給她訪問加拿大增添不少交融的氛圍,佛雷不僅在北美洲文學評論界中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歐洲也有不少的推崇。他的文學理論著作,是各大學文學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或作研究時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

 

佛雷在社會活動中是個極端的積極份子,先後參加了反越南戰爭運動,呼籲停止南非種族分離等重要活動,成為加拿大皇家騎警隊關注的重點物件。其中尤其引起皇家騎警隊警惕的是在1966年,多倫多大學舉辦了一場國際教育論壇,主題是取名為 “teach-in on China” 有關中國事務的討論,佛雷是該論壇的榮譽理事。因此皇家騎警隊開始懷疑他擔任這個席位的企圖。加拿大警方對他的監視所獲取的資料到2011年左右,彙集成為一份142頁的歷史檔案儲存在加拿大的國家檔案館中。

 

實際上在上世紀冷戰時期,加拿大情治機構大舉滲透在各大學等學術機構,其狀況與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行動幾乎一致,對他們認為有嫌疑的物件加以跟蹤或監視的舉動至今一直普遍存在。

 

所以丁玲的加拿大訪問,是否遭到加拿大警方的暗中盯梢,很難避免。因為我在進行中美加三國民間文化交流工作時,也很榮幸地得到加拿大警方的青睞。

 

佛雷先生對丁玲到訪的支援,應該有其歷史的背景。據瞭解,佛雷的著作先後在中國出版了中文翻譯版。足證這位現代文學理論家的成就,得到中國文學界的高度重視。

 

在我陪同丁玲伉儷抵達加拿大後,加拿大國家通訊社一位黃姓華裔記者,在座談會上向我提出,是否可以跟蹤採訪,以便在丁玲結束訪問前,發一篇全面的報導。我同意她的要求,只是我建議她在寫報導時盡量客觀,不要一味地描寫丁玲在北大荒受苦的境遇,讀者會誤以為丁玲仍然在受苦受難。她欣然同意,而且給我保證她會寫出一篇令我滿意的報導。

 

在後來十餘天的活動中,她一直很仔細地觀察丁玲所到之處受到的歡迎,以及加拿大各界對她的尊重。我思忖這位記者應該有足夠的素材去發揮。

 

在訪問的最後一站,我想黃女士的文章今天應該見報了。開啟房門,門把上掛著裝報紙的袋子。我取了後回到房裡,果然她發表了一篇份量應該很強的跨頁報導,丁玲的照片佔了三分之一的版面。我迫不及待地坐下閱讀,心裡盤算在讀完後如何向她表示謝意。

 

沒有料到我的情緒幾乎成了燃燒的火焰,閱讀完畢後,即給她客房撥了電話,請她到我客房來。她帶著一臉的窘相,用有些顫動的口吻不斷向我表示歉意。她坦率地敘述著這幾天的工作經歷,而且是真心實意地寫了一篇可以刊足三版的長篇報導,她強調說,這幾天受到丁玲的精神感染,給她添增相當的寫作靈感。

 

然而當她將寫好的報導交給編輯部時,她沒有料到,總編輯竟然將她描寫丁玲當今在北京的生活寫照全部刪除,才出現我看到的不同版本。

 

聽她講完後,我也瞭解到沒有必要對她加以指責,只是淡淡地說:「你現在應該瞭解,在所謂的民主社會裡,一樣是沒有新聞自由的。加拿大跟在美國屁股後面,只是打著自由民主的招牌,標榜新聞自由。現在你自己的經驗已說明一切。」

 

當然在我將報紙親手交給丁玲的時候,我只是輕描淡寫地告訴她,加拿大國家新聞通訊社發表了對她的報導,其他我就略過了。

 

在丁玲訪問加拿大的中部城市威尼裴克時,還發生了一件看似好玩,實際是反映了加拿大在極度寒冷氣候裡的社會現狀。當天氣溫在零下22度,避免丁玲在這樣奇寒的天氣外出,我們就在下榻的酒店餐廳用餐。威尼裴克城市人口不多,市面的結構仍然多少存在十九世紀西部開發的傳統作風,喝酒,色情行業普遍存在。

 

我們在餐廳坐下不久,突然響起與中午格格不入的音樂,給人的感覺似乎提早了燈紅酒綠的興奮。與此同時餐廳的燈光轉暗,只有聚光燈照射在中間一個小臺上。從側門出現一個穿著性感的黑女人,用輕盈的步伐似飛般地躍上舞臺。手扶著臺上的鋼管,跟著音樂的節奏,在那裡對臺下的男士們作一些挑逗的動作。

 

我向陪著丁玲伉儷的曼尼托巴大學教授使了個眼神,彼此還做了一個無奈的動作,漸漸地,那個黑女人竟然是一絲不掛地在那裡做猥褻的動作。我暗地觀察丁玲神色,只看到她若無其事地坐在那裡。

 

等音樂停了後,我不得已用帶著歉意的聲調,就這個突如其來的場面,向丁玲伉儷表示內心的不安,因為我們實在不知道,居然在光天化日的中午,一家星級酒店的餐廳,會給食客們排出這樣不堪入目的「娛樂節目」!

 

聽了我的解釋,丁玲先爽朗地笑了笑,隨即說:「那不就是一條大母豬在那裡晃著大屁股,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她的隨性令曼尼托巴大學教授和我不禁宛然一笑,這個沒有預先安排的「節目」,也算是給丁玲作為了解加拿大社會實況的一個參考。

 

經過十多天緊湊的訪問日程,我陪著丁玲伉儷飛回愛荷華,抵達時已經是下午四點,聶華苓女士安排了大學學生開車到機場接我們,安頓好丁玲伉儷,我和聶華苓及其夫婿交談了好一會,並將丁玲訪問加拿大的經過給她做了簡單的介紹。

 

第二天我留在那裡,和丁玲伉儷度過沒有節目非常平靜的一天,重溫著過去十多天的緊張生活。總而言之,加拿大給丁玲留下的印象還是正面的,尤其是她接觸到那麼多的加拿大作家和訪問城市的華裔代表,他們的真誠和熱情給丁玲的是難忘而回味無窮的記憶。

丁玲更多的毅力,是在晚年完成了百萬字的作品。(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12月5日我辭別丁玲伉儷和聶華苓及其夫婿回到溫哥華。後來每次我前往北京公幹時,總會抽出時間去探望丁玲,而且她也願意我用「丁阿姨」稱呼她,這樣更為親切而溫暖。閒談中瞭解到她仍然勤奮地筆耕不輟,也積極參加各種文學活動,似乎又回到她在延安時代的活躍。

 

後來聽聞她身體欠佳,我就不方便去打擾,只能從側旁瞭解她的健康情況。但是每次得到的資訊總是比之前更差,最後得知她進了協和醫院,而且病情嚴重。

 

在1986年3月6日那天,我從外地乘飛機到北京,飛機降落後,腦海中情不自禁地出現對丁玲的關切,而且似乎有股不祥的感覺令我踟躕不安,而出現從未有過在機場找報紙的奇特動作。下機後我就四處張望,終於看到一位中年模樣的女子,推著一輛小車,上面放滿了不同的報紙雜誌,我急步上去買了當天的《人民日報》,迫不及待地翻閱著,一則只有豆腐塊大小的新聞令我反覆地看著,似乎不相信刊登的訊息。

 

那是一則宣佈丁玲3月5日去世的訃告,我拿著報紙呆呆地站在那裡好一會,心裡一直不敢相信,丁玲真的走了!

 

丁玲駕鶴西去,留給後人的不僅是她的傑出作品,更多的是她那從青年時期即已展現的堅毅不屈個性,給她帶來無情的災難,但也贏得國際間的尊重和敬愛。

 

她在加拿大認識的瑪格麗特.勞倫斯,曾經為參與中國事務討論而遭致加拿大皇家騎警隊監視的文學評論家佛雷,後人都為他們在自己的家鄉和多倫多大學建立了研究中心,來紀念他們一生的成就。丁玲在湖南的家鄉,為了敬仰她的成就,也建立了一座紀念館,但她更多的毅力是在晚年完成了百萬字的作品。

 

結識這三位聲譽卓越的文學界前輩,留給我的是無限的記憶和人生的奮鬥動力。更值得回味的是,丁玲在加拿大訪問時,無論是在電視塔乘電梯上到塔頂時,或者是在尼加拉瀑布邊漫步,還是在白求恩紀念館參館上樓時,她丈夫陳明先生無微不至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她,攙扶著她。每當乘車從一地到另一地,丁玲總會利用那短暫的路程閉目養神,有時還會發出輕鬆的鼻鼾聲。此時陳明先生一定會將手搭在丁玲的肩上,並讓她的頭依在他肩上,令她得到舒適的休息。

 

近二十年的北大荒流放生涯及牢獄之災,陳明先生始終如一地陪著她度過那漫長的苦難生活。他們堅貞不屈的愛情令人動容落淚。朋友如我,對這對患難夫妻,所能表達的就是永不變的「敬重」。 (2019年12月5日完稿於溫哥華)    

 

作者簡介

劉敦仁,出生於上海,幼年時隨父母遷居臺灣,在臺灣修畢大學後,負笈西班牙,專研西班牙文學及世界藝術史,後移居義大利,在梵蒂岡擔任大公會新聞辦公室中文組工作,工作結束後,入羅馬大學研習宗教考古,專題為羅馬的地下古墓。

 

1960年代曾任聯合報駐馬德里及羅馬特派員,撰寫歐洲文化藝術航訊,頗富盛名。

 

其後因工作需要,移居加拿大,先後在多倫多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繼續西班牙文學研究,隨後在加拿大從事教學工作,並赴英國及上海等地講學逾14年。 1978年第一次作大陸之行,此行使他決定放棄教學工作,而轉為文化交流,進行美國、加拿大和大陸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工作迄今。

 

2012年是中華民族建立共和百周年的一年, 他特地邀請了六十餘位辛亥先輩後裔執筆撰文, 並彙編成《民族魂》一書出版。近作外交耆宿劉師舜大使的傳記,是他費時十年的心血結晶。

熱門文章
小琉球新制上路!搭船「實名制」 蛤板灣潮間帶收60元
小琉球新制上路!搭船「實名制」 蛤板灣潮間帶收60元

TVBS新聞網

物流司機爆血案!女司機堵同事刺死 原因竟是這樣
物流司機爆血案!女司機堵同事刺死 原因竟是這樣

品觀點傳媒

《麻辣鮮師》林利霏罹大腸癌 醫點名4地雷食物要少吃
《麻辣鮮師》林利霏罹大腸癌 醫點名4地雷食物要少吃

中天新聞

賴清德加碼國軍福利 推動軍人優先登機、升等商務艙
賴清德加碼國軍福利 推動軍人優先登機、升等商務艙

上報Up Media

金鐘主持人王浩一辭世!享壽68歲
金鐘主持人王浩一辭世!享壽68歲

中天新聞

彭振聲妻提折疊凳赴梯間輕生 連家門都未入
彭振聲妻提折疊凳赴梯間輕生 連家門都未入

上報Up Media

照顧婆婆42年不喊累 彭振聲妻最後早餐成永別
照顧婆婆42年不喊累 彭振聲妻最後早餐成永別

中天新聞

台灣也瘋「西芹汁」 抗發炎還能排毒?營養師:8種人先不要跟風
台灣也瘋「西芹汁」 抗發炎還能排毒?營養師:8種人先不要跟風

健康醫療網

正妹網紅「2周前才剛出國」驚爆驟逝!家屬心碎證實:她選擇以自己的方式離開
正妹網紅「2周前才剛出國」驚爆驟逝!家屬心碎證實:她選擇以自己的方式離開

CTWANT

倒數4天!日本7/5地震預言 台日專家發聲
倒數4天!日本7/5地震預言 台日專家發聲

中天新聞

下水道工人半身出人孔!新店男開車輾過  搶救1小時仍喪命
下水道工人半身出人孔!新店男開車輾過  搶救1小時仍喪命

CTWANT

7/5災難預言快到了!台灣1公司宣布「提前放假」:好好陪家人
7/5災難預言快到了!台灣1公司宣布「提前放假」:好好陪家人

TVBS新聞網

毒癮男討600元借款爆衝突  彰化田間激鬥釀1死1傷血案!
毒癮男討600元借款爆衝突  彰化田間激鬥釀1死1傷血案!

CTWANT

快訊/換瓦斯桶引燃!台中鐵板燒名店起火 40歲男臉部灼傷急送醫
快訊/換瓦斯桶引燃!台中鐵板燒名店起火 40歲男臉部灼傷急送醫

CTWANT

新竹警未現身交班還失聯! 同仁上門尋人卻驚見陳屍家中
新竹警未現身交班還失聯! 同仁上門尋人卻驚見陳屍家中

CTWANT

金錢豹女酒駕撞死烘焙師出獄 死者姊姊寬容喊話「好好做個人」
金錢豹女酒駕撞死烘焙師出獄 死者姊姊寬容喊話「好好做個人」

CTWANT

84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