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好不好,看廟裡的安太歲、點光明燈的人多不多就可一窺一二!最近不少宇廟已提早排隊點光明燈,但光明燈其實種類相當多,除了消災解厄之外,也有求財、求平安和求智慧等等。
新竹百年古剎竹蓮寺,終年香火不斷,點光明燈更是大排長龍,雖然網路也有點光明燈、捐香火的服務,但大多數民眾還是選擇到廟裡點光明燈。
(彭清仁報導) 俗話說「不論景氣好壞,廟宇絕對不受影響!」每到年底不少民眾依習俗都會到廟裡安太歲或是點光明燈,而且光明燈、安太歲,一點就是幾十年不中斷,除了祈求平安之外,也希望事業順利發大財。
當然也有民俗專家認為,點光明燈其實已經和台灣人的信仰結合在一起,點了光明燈和安太歲,總是比較心安。
新竹市著名的百年古剎竹蓮寺副總幹事謝政憲指出,光明燈又叫平安燈、消災燈,也就是點燈供佛、祈求平安,信眾們心誠點燈供佛就會有福報,也可讓新的一年諸事大吉。
至於不少人認為光明燈的位置愈高,愈靠近主神,更能獲得神明青睞庇佑。
謝政憲則解釋,光明燈的位置高低並無關神明庇佑多寡,只要心誠則靈。
謝政憲表示,各廟宇的光明燈都有不同的神明,求智慧、保平安、求財運、求懷孕生子,不一而足。
竹蓮寺的光明燈排名第一的是「文殊菩薩燈」,點燈者可開智慧,由於燈位少,成為民眾最常徹夜排隊的類型。
一般而言,點光明燈一次約三百到一千元不等,視位置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