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29期 2018/06
內在小孩
黃鼎殷
心量 決定你的疼痛指數
小傷小痛 是藏在細節中的魔鬼
一般人最容易糾結的往往都是小傷痛,畢竟人本身就有讓事件更加戲劇化的能力。
小傷小痛要看見,要承認,要想辦法宣洩而不要去壓抑,有些人忽略小痛,慢慢會累積成問題,黃鼎殷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不處理細節,有一天它就會變成魔鬼。」
大痛小痛是頭腦的詮釋,有一些人是藉由痛引起關注,例如小孩子就常常會用這種方式,不小心摔了一跤,或輕輕撞了一下就大叫好痛,但 爸爸媽媽親一下、抱一下,馬上就好了,把這類引起注意的痛排除,生活中其他的痛要怎麼評估大小,通常是看持續的時間。
痛的大小深淺,黃鼎殷解說,「即便是小事也可以引起很深、很大的痛。時間拖很長叫痛很深,影響生活功能叫痛很大。例如初戀的痛,可能距今三十年還是想
到就痛,代表這個痛很深;再來是這件事情影響到你的社會功能,例如吃飯睡覺工作都失能,這便是很大的痛。除了這兩者之外的痛,我們就歸類是小傷小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讓你不舒服。」
找到屬於自己的宣洩方法
別把傷痛合理化
為小傷小痛定義之後,黃鼎殷接著引導處理的方法,「這些小傷痛你可能只是需要一個可以宣洩的地方,去跟姐妹訴苦,去山裡大叫,去KTV嘶吼狂唱,去摔杯子盤子,這些是我們所說的宣洩療法,主要是給予一個管道抒發,這些宣洩的機會可以自己創造,在自己房間也可以進行。」傷痛的構成是情緒與情境,當情緒能宣洩了,情境也就走完了,這是最簡單的處理方法。
問題就出在這些小痛,大家往往會不把它當作痛,覺得是自己該轉念或是想太多,但這便會形成另外一個問題:壓抑。「宣洩的對立面就是各種壓抑的方法,我以前常講『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都只是想法,甚至是一個教條,而不是一個真實的內在移動。當任何方法不能為內在製造移動時,不管聽起來多麼冠冕堂皇、多有道理,對當事人而言都是壓抑,包括轉念。人的內在的確可以移動,轉念是真實可以發生的,有些修行夠的人真的可以思維一轉換,整個內在世界都轉換了。」
但對於一般人來說,要真正做到轉念並不容易,反而變成另一層教條與壓抑,甚至會因為自己做不到,反而產生羞愧,又再度小傷,所以黃鼎殷建議大家要認識各種糖衣包裹的壓抑行為。
能量要增加
心量也要增加
黃鼎殷觀察到還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也很容易有小傷小痛,但他們很會宣洩,完全不壓抑,但卻沒有達到紓解情緒,完成情境的自我療癒。例如辦公室大家很容易八卦,仔細一聽其實都是小事,但這些小事卻會引發很多問題。
「我們常常在談能量,但很少談心量,心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小孩子在生活中不必肩負太多責任,父母也會盡力給孩子幫助與照顧,因而孩子的心量很純真善良但也非常自我,長大以後開始有社會種種階段的責任,考慮的點就從自己一個人到兩個人到三個人,接著,一個善良的人,不管從事什麼工作,都會開始考慮周圍的人,這種把別人帶進自己心裡的能量,就叫心量。」
把別人帶進自己心中,需要經過磨練,在這過程中會遭受到很多委屈或是不愉快,這就是小傷小痛主要的來源,黃鼎殷說,「心量磨練大了的人,就會越看越開,一笑置之,但如果一個人的心量始終沒有擴大,就會一直糾結在這些小傷小痛上,所以能量要增加,但別忘了心量也要增加。」
黃鼎殷
* 台大醫學系畢業,家庭醫學專科及安寧緩和醫學雙專科資格
* 現任再生診所創辦人、俄羅斯成人間質幹細胞療法亞洲區首席醫療顧問
* 17年前即從事自然醫學,為國內自然醫學的先驅。融合中西醫、心理療法及歐美自然醫學流派,匯融成獨創之自然醫學體系
* 著有《破解癌症:身心靈整合醫療》、《你的體質,這樣吃就對了》、《情緒生病,身體當然好不了》、《人生動力療法:改變命運的心靈手術》等書
【《魅麗雜誌128期/6月號》。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