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2歲的鄧肯在1998年上台接受NBA年度最佳新人獎時,他穿著球褲和破舊的運動衫,臉上幾乎沒有笑容。他似乎一點也不想被選中,更沒興趣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全世界。他曾經告訴記者:「你們想寫甚麼就寫吧,別再試著分析我了。」
1999年6月25號晚上,鄧肯在對戰紐約尼克斯的第五場比賽後獲得他的第一座NBA頭銜。馬刺領完獎後,我跟著其他記者一起進入他們歡欣鼓舞的休息室。
一直到生涯此刻,提姆席.鄧肯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照相機。如果他像貝比.魯斯或比利那樣,就會把握機會享受眾人的推崇。然而,在鄧肯接過獎盃後,我看著他冷靜地穿過房間,打開浴室的門。他拉了最親近的隊友大衛.羅賓森(David Robinson)一起進去,然後關上門。無論鄧肯當下需要發洩的情緒是甚麼,都於大眾毫無干係。
鄧肯在球場上的得分能力或許能與當時單場平均得分29分的麥可.喬丹匹敵。但鄧肯並不堅持自己投籃,反而時常將球傳給有空檔的隊友。他會掩護隊友,採行進攻型的防守,打低位,防守籃框。他第一個球季平均單場21分,是聯盟第13名,籃板數則是排名第3。
他的隊友感念他比賽時無私而樸實的付出,親暱地稱呼他「大基本功」。
接下來幾年,籃球記者看著鄧肯的實力逐漸茁壯成熟。他們想找時間寫他的報導,他卻時常忽略他們,不然就是毫無感情地回應。報導中出現「無聊」這個詞,起初還帶點親暱,後來漸漸有了幾分批評的味道,有個專欄作家甚至說他是「體育史上最無聊的超級明星」。2012年調查青少年最喜歡的NBA球星時,鄧肯一票也沒有得到。
然而,鄧肯無私的球風卻為他換來一位重要的支持者。另一位超級隊長比爾.羅素稱讚鄧肯是全聯盟最有效能的球員,在球場上幾乎不會有多餘的動作或情緒。羅素特別欣賞鄧肯未持球時的表現,曾說:「他的掩護幫助隊伍順利進攻,卻不執著於自己得分。」
鄧肯的教練葛雷格.波普維奇說過:「他的球風嚴守基本功,既不華麗也不笨拙,不會偏離正統。正統現在很少見了,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法在做事。他卻依照我們小時候受到的指導來行動,無論是腳步、身體動作,或其他任何事都如此。雖然看起來不太吸引人,卻很有效率。」
他的生涯中換過不同的位置,會根據隊伍的組合在中鋒和大前鋒間切換。有時他的進攻數據破表,有時表現則以防守為主。鄧肯說,看待隊友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幫助他們,而他們也同樣幫助你」。
鄧肯在2016年退休時,隊伍一共贏得5座NBA冠軍,在他出賽的19個球季都打進季後賽。他個人的紀錄也同樣驚人,是NBA史上在同一支球隊贏得最多比賽的球員。但他沒有舉行甚麼盛大的告別巡迴,而是將退休計畫保密了整個賽季,最後只用143字的信宣告他的決定,結尾寫著:「謝謝聖安東尼奧市這些年來的愛護與支持,謝謝全世界各地的球迷,我永遠愛你們,提姆。」
鄧肯似乎以他在威克森林大學的論文為藍本,試著在「自戀狂」和「吹噓者」當道的聯盟中,努力扮演強力隊友的角色。
大眾始終都不太了解鄧肯,但他的隊友很明白。他的領導驗證了挑水者的真正價值。他在隊長中擁有罕見的才華,足以掌控比賽,打出精彩的NBA數據,但他的領導風個讓他壓抑自己的球技,甚至是自己的薪水,專注於修復隊伍的不足之處。他不在意自己的公開形象,只在乎球隊的勝利。
管理學上兩難的課題是,會努力追求領導地位的人,往往都不適任。他們只是受到領導者特權的吸引,而並非真心想提升隊伍的目標和價值。
鄧肯的領導風格恰好相反。他降低自己,因此激發出身邊球員的無限潛力。
已故的哈佛大學社會學與組織心理學教授理察.海克曼(J. Richard Hackman)的學術生涯大部分投注在田野調查。他花了數百個小時觀察不同的團隊運作,像是籃球隊、手術團隊、飛機的機組人員、樂團,甚至是美國中情局內部的情蒐菁英團隊。海克曼身高6尺6寸,曾經是高中籃球員,他相信最珍貴的見解往往來自極度壓力下的團隊合作,特別是面臨犯錯就無法重新來過的緊急事態。
海克曼認為,有效的領導者必須像爵士樂手那樣,隨著情勢變化即興發揮,而不是像交響樂團,遵從指揮家的指揮,按照既定的樂譜演出。他的研究證實了,隊伍的領導者應該是像鄧肯那樣的人,充滿彈性、默默付出,把隊伍的目標放在一切之上。海克曼把這樣的領導模式稱為「功能性領導」,並寫道:「從功能性來看,有效的領導者應該要執行所有能幫助團隊達成目的的關鍵任務,或做出妥善安排,確定有人完成。」
第七章重點:
*在比賽中,人們認為團隊的領導者應該在關鍵時刻表現不凡,是能夠投進壓哨球的選手。而在場外表現謙卑,輔助隊友關鍵演出的選手,根據定義應該就只是配角而已。這本書中描述的隊長卻證明我們的因果關係錯了,偉大的隊長會在隊伍中放低身段,贏得道德上的威信,讓他們在艱困的時刻鞭策隊友前進。在後方傳球的球員看起來或許像個僕役,但他會建立他人的依賴性。事實上,最簡單的領導方式似乎就是為他人付出。
本文摘自寫樂文化《怪物隊長領導學:管理好5~15人,你就能一直贏!》一書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