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零用錢?請自己賺!
二〇一六年初回到韓國時,拜訪了有段時間沒見面的親朋好友。親戚長輩們叫丈夫「英國女婿」並給予熱情的歡迎,還說女兒非常可愛;幸好女兒是不怕生的哪種孩子,在親戚面前笑咪咪的。看到她可愛的樣子,長輩們紛紛拿出韓元一萬或五萬元的鈔票(約合七到三十五英鎊),說是給女兒的零用錢。丈夫在旁邊看到這種情況頓時驚慌失措。過了不久,等我們有機會獨處時丈夫問道:「妳的親戚是有錢人嗎?怎麼會把那麼多錢給孩子當零用錢?」
原來韓國常見的零用錢文化,在英國人眼中看起來既陌生又驚訝。丈夫說他十歲前幾乎沒有收過零用錢的印象;如果有零用錢,也只是在社區內的冰淇淋車來的時候,拿到五十便士去買冰。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原來韓國常見的零用錢文化,在英國人眼中看起來既陌生又驚訝。
不過,也並非所有英國孩子都沒有零用錢。根據英國調查機構哈利法克斯(Halifax),二〇一一年英國兒童平均的零用錢每星期為六點二五英鎊。小朋友們就用那麼少的錢買點心吃、和朋友一起購物,還要在小豬撲滿裡存錢。
需要更多零用錢的孩子,就會選擇幫忙做家事:幫父母洗車、修剪庭院的草皮、帶狗狗去散步等,幫忙做些瑣碎的家事賺取零用錢。透過這樣的過程,讓孩子自然而然領悟金錢的價值。英國孩子這種「自己賺錢」的習慣會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大學入學前一、兩年自己打工籌措註冊費,開學後為了支付昂貴的房租,週末或晚上打工,寒暑假時則做一兩個全職的打工。
我丈夫讀書時暑假會在公公所經營的鋼鐵工廠打工賺零用錢,小姑早上也在位於威爾斯地區阿伯索赫海邊的飯店打工,下午則在海邊盡情享受假期。從小就習慣自己賺零用錢的英國孩子們,大部分高中畢業後就離開父母自己獨立生活;還與父母一起生活時,也會幫忙家裡打掃、自行準備餐點,並用兼職打工的錢負擔伙食費等等。
近來韓國流行「含著金湯匙出生」這句話,英國也有類似的俗語「含著銀湯匙出生」,雖然指的也是出身富有,然而在英國,即使孩子們含著銀湯匙出生,成長過程中也會漸漸地在經濟上獨立,因此結果相當不同。韓國這類含著金湯匙出身,但是成年後還繼續和父母同住、持續接受經濟支援的人,在英國社會被當成適應不良者或是失敗者。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亞洲這類含著金湯匙出身,但是成年後還繼續和父母同住、持續接受經濟支援的人,在英國社會竟被當成適應不良者或是失敗者。
事實上,即使是知名足球選手大衛‧貝克漢的大兒子布魯克林,也從滿十四歲開始就在咖啡館兼職打工,自己賺零用錢。貝克漢夫婦希望讓兒子親自賺錢,進而了解金錢的價值。
父親經商所以成長環境優渥的英國王妃凱特,也曾在英國時尚品牌JIGSAW擔任飾品採購,並且直到結婚前都在父親的派對用品公司擔任型錄設計、照片編輯、生產、行銷等工作。然而連含著銀湯匙出身的她,大學畢業後沒有立刻去工作,就得到了「Lazy Katie」(懶惰的凱特)等等混雜著嘲諷之意的綽號,有過被英國大眾媒體攻擊的黑歷史。反之,韓國父母即使舉債,也要讓子女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濟無虞。不曉得是否因為這樣,韓國孩子們總是擁有最新的智慧型手機,或者昂貴的冬季羽絨夾克,在衣食無缺、資源充沛的環境下長大。
在英國,沒有給孩子錢的文化。生日或聖誕節時裝進信封的不是現金,而是精心準備的手寫卡片,和充滿著心意的小禮物。即使是經濟富足的中產階級父母,也不會購買昂貴的禮物給孩子。孩子們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從小就學到就算是小事,也會抱著感謝的心,人生更重視精神上的富足,而非物質層面。實際上,近來韓國有一個流行語叫「Spine Breaker1」,其實這種社會現象並不是源自於孩子的欲望,而是源自於父母自己本身的欲望。
以上摘自晨星出版《英國媽媽這樣教孩子》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晨星出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