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講的一定對嗎? 談「為何心智早熟的學生成績反而差?」

孔子講的一定對嗎? 談「為何心智早熟的學生成績反而差?」

KNOWING新聞 2017-03-10 00:00

孔子曾經被魯哀公請吃桃子,當時的人吃桃子這種昂貴水果的時候,喜歡用黏黏的米飯(黍)來擦掉桃子上面的毛和髒污;結果孔子看到了米飯,就直接把它拿來吃了,在場的其他人看到了都在偷笑。哀公開口跟孔子說:「那個米飯不是用來吃的,是拿來擦桃子的。」

 

孔子說:「我知道,但經典裡記載的『五穀』裡面,黍排在第一,祭祀的時候也要把米飯擺在最前面;而六大類瓜果之中,桃子是排名最後的、拜拜都不能用桃子(會被認為不尊敬神明)。我只聽過這個世界上用低下的去擦拭、服務尊貴的,沒聽過倒過來的;現在你們用米飯來擦桃子,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有的時候,我都會很坦白地跟我的學生說「我有兩點運氣很好,一是我很聰明,二是我一直到國三之前都是書呆子。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班上的某些同學,其實對自己、周遭掌握的比我多、想事情的時候也想得比我複雜、也許還比我有批判精神或創意;但我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

 

「我可以理解他們心中在某個部份是瞧不起我的,我有很多東西不知道、人際關係也不好;一直到國三、推甄上高中後,我才把『交朋友』當成是一件重要的事,然後高中玩了社團才體會到管理和規劃的樂趣、高三升大學後才開始思考比較複雜的哲學問題。」

 

所以上面那段孔子故事,我國中的時候讀到,壓根也不會去想「那咖啡是不能吃的豆子,而牛是家畜之長,為什麼用牛奶調味咖啡?」 

 

但許多沒那麼好運的學生,他們只是思想上早熟了一點、開始批判、開始關心書本以外的道理;卻沒辦法在學校裡得到滿足、甚至會被視為「成績不好」、「只是有些小聰明」。我仍然認為我比他們聰明(呵呵),但我「因為晚熟,而在升學路上佔優勢」其實是源於教育制度的弊病。

 

所以,老師其實應該扮演「你想得多,我想得比你更多」的角色,用「批判反思」、用「課外知識」、「商業邏輯」來吸引這些正對此著迷的學生。而不是讓學校教育變成「我教的就是這些,書本寫的就是這樣,學起來」,結果把早熟的學生排拒在外、而且還被這些學生打從心底瞧不起。

 

在教數學之後,我喜歡在課堂上和學生閒聊,就連錄教學影片我也聊;不只聊天文、聊演化論、講課本以外的歷史故事,我也跟學生分析現代電影的老梗。我跟學生講這些,不只是為了增加他們關於影業現實的冷知識;我其實希望他們覺得「這個世界,許多事情都有它背後的道理、都有它的專業」。

 

我會問他們:「存錢到銀行,會有利息;那銀行付你利息的這些錢,要從哪裡來?」「書局裡有一整片牆的立可帶,放最多排的不一定最好用,可能是它給書局的利潤比較高。」

 

(圖片取自pixabay)

 

這個世界這麼有趣,思考這麼有趣、學習這麼有趣… 也就因為這樣,所以上學、讀書,把學過的知識想通、記住,才會這麼重要!所以,不要怕學生懷疑經典、要刺激他們懷疑:「你不認同孔子說的『不能用米飯擦桃子』,其實我也不認同;那為什麼這則故事還會留傳下來呢?

 

1. 為什麼孔子那個年代,會認為五穀比瓜果貴重 (所以前者能用來拜拜,後者不行) ?

 

2. 古人把孔子這則故事流傳了下來,也就是說,古代人相信孔子不是沒吃過高級料理、搞錯了;他們相信孔子是故意先吃飯的。(我也這麼認為哦,雖然我不認同孔子說的,但我不覺得他是做錯了在硬拗)

 

總之,「孔子故意這麼做,究竟想表達什麼」?

 

換另一個說法:「古人一直把這則故事流傳下來,也就是他們認同孔子的想法,那他們究竟想透過這則故事傳達些什麼?」

 

要回答上面這個問題,要先說說孔子思想。 曾經有人問:「孔子曾講,若欲簡要地介紹自己的學說,那就是『唯忠、恕而已矣』。我們在論語裡常看到孔子說一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待人處世的道理,那是恕道,那『忠』呢?」

 

其實「忠」的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在他那個年代會那麼有名的重要原因,同時也就是最上面那個「不用米飯洗桃子」的故事所要表達的孔子的「政治理念」,即「正名/守禮」。

 

台灣的政治史上曾有過「正名運動」,也就是執政者認為既然「中華民國」現在只治理了台澎金馬、而管不到中國大陸;那許多以「中國」為名的國營事業,就該改以「台灣為名」,比如說「中國石油」改名為「台灣中油」。

 

在這裡,「正名」的「正」當作動詞,是「調整到正確」的意思,也就是「把名稱調整到符合現實」;但孔子所說的「正名」,意思卻恰恰相反。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正名乎」。春秋時代,周天子的威望日漸減弱,各諸侯國裡面,經濟、軍事能力發展得比較好的就開始無視周天子,自行攻打周邊小國、擴張領土。孔子所謂的「正名」,是指「做任何事,都要符合名份」;這裡的「名份」,在國家政治裡就是指「周天子分封的領地」。

 

(孔子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我們讀到的齊國、魯國,這些國名在當時其實就是地名;周天子把「齊(今山東一帶)這塊地分封給你們家,你就叫「齊公」,如果齊國強大起來、決定攻打魯國,把魯國打到只能退守a小鎮,那孔子不會支持「魯國現在統治的地方變小了,所以該改名為a國」;反過來,他會跟齊國說:「周天子沒有把魯這塊地封給你,你就不應該佔據、應該還給魯公;你這樣做不符合「禮」,是「名不正」,是天下人的公敵。」

 

也就是說,孔子認為,所有國家的領地都應該維持「周天子封給你」的大小,就算要改,也只有周天子能改。包括「國君的位置,只能傳給大老婆的大兒子 (嫡長子)」也是他所堅持的,只要不這麼做,就會被他批評,因為這也是周禮規定的。

 

這樣你懂「為什麼孔子故意先吃米飯」了吧!因為他的思想就是這樣,一切要依「禮」,要「正名」。

 

現代人是因為米麥的產量豐富、很容易吃得飽,所以開始在乎甜甜好吃的水果,許多水果都比米麥還貴很多。遠古時候的農業技術不夠發達,五穀的豐收對一個國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相較之下,瓜果通常是順便種在屋旁、田梗上,隨便種、隨便長的,比較不重要。

 

現在的台灣,還是有些長輩會說「芭樂、番茄、青菜(以前)是把水肥澆上去讓它長的,所以拜拜時不能上供桌」,這是類似的觀念。

 

到了孔子的年代,既然已經會有「用米飯擦桃子」的行為,代表他們那個時代的人已經認為桃子比較珍貴了;但孔子仍然以經書上「黍貴桃賤」為由,拒絕這樣做;他是為了要突顯、並且當面提醒魯國君主「禮制,不能因現實利益而改變」,不管你認不認同,這是他的主張。

 

也正因為如此,這則故事生動地把孔子的思想,透過一餐飯、一句話給展現了出來,所以古代人才會一直流傳著這個故事,就像「牛頓被蘋果砸到」的故事,簡單又有趣地讓我們知道他發現了地心引力一樣,「飯黍雪桃」的故事讓古代的學生更容易瞭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是哦? 原來孔子的想法這麼死板…」你要是這麼想就錯了。如果孔子只是一個「很死板的人」,那不僅後來的古人不會推崇他,在他的那個時代的古人也不會多瞧他一眼。

 

孔子那個年代,中國的局勢正好從穩定的「周代封建」過渡到「各國大戰」的亂世;他堅持「不可以隨意開戰,每個國家的國土應該固定」,不但維護了周天子的地位,也保障了小國可以不被併吞、進而減少戰爭的可能。

 

一直到現代,在兩次世界大戰死了幾十萬人之後,「聯合國」成立、致力於和平的維護、立下「戰爭罪」來禁止大國隨意攻打小國 ;即便小國發生內戰,自己國內兩派打了起來,也不准大國出兵干預。這個正好就是春秋戰國時代,各國都愛用的計謀。

 

可見「不可以隨意開戰,每個國家的國土應該固定」的想法,並不能說是「死板」;它有它的價值,甚至一直到現代,我們也都是同意這個原則,不是嗎?

 

而孔子把這樣的思想,和「正名」、「守禮」連結起來,讓它脫離了「利/弊」的辯論,而成為「正義vs不義」的課題、昇華成某種哲學思想,再落實到人的日常生活起居。這樣有系統地建立論述,讓他的思想一時之間變得牢不可破。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孔子的確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你可以覺得他的某些說法和現代思想不同,但不應該輕視他的智慧。

 

孔子的政治思想雖然很有道理,但千年來朝代不斷更迭,新的皇帝當然不覺得自己推翻前朝是錯的;於是,後代流傳的孔子故事和言論,就比較少和政治有關,尤其是有名的那些,大部份都只和「做人處事」有關。

 

我們現在所學的「儒家思想」,在政治的部份其實主要不是孔子的思想,而是孟子的。(孔子、孟子在政治上的見解其實不一樣)

 

(孟子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孔子認為,最重要的是守禮。而這個「守禮」影響的層面比現代人想得廣很多。上面說了,老爸不能把家業傳給小兒子,按禮制要讓「嫡長子」繼承大部份家業。而周朝的「官職」同時就是爵位的一部份,所以部長的大兒子可以繼承部長的職位、秘書的大兒子當秘書,然後司法院長的大兒子當司法院長,除非國君另行分封。

 

甚至農民也應該在他被分封的地上耕作。有學者認為,孔子說:「不患寡,患不均」的意思其實是「會讓人民不滿的,不是因為耕地少,而是因為政府沒有落實『井田制』去均分田地」。

 

在孔子的想法裡,「周禮」的設計是有現實根據的,如果田地按周禮均分,那人民便不會沒飯吃;職位和國土按制繼承,便不會有戰爭。但是周王朝領地日小,而各諸侯國在山林開墾、鹽鐵生產後日益強大,早已不甘願聽從周天子的命令;更何況各種農業改良、商業發展和人口成長,也已經不符合周禮設計之初的想像。

 

孟子所處的戰國時代,各國已經自由地征戰、佔地、拓荒;民眾的職業、耕地和官位也擺脫了以血統繼承為主的禮法,所以孟子不在乎這些,他在乎的是「人民過得好就好」,亦即「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君為輕」這種話,孔子是絕對不會說的。但是孔子會批評君主。君主不按「禮」行事的時候他就會罵,而且會把這件事寫進自己修訂的史書《春秋》裡。所以不能說孔子的想法裡只重視君主、不重視人民,而是他相信人民的日子安穩須仰賴「禮」的維護。

 

那越到後來,秦、漢、唐、宋...一代傳一代,「取代原來的天子」這種行為不知道做過幾十次、幾百次了;可以想見,再怎麼推崇孔子的其他思想,他的政治主張也不可能被後來的君主、讀書人所接受了,所以大家默默地把孔子言論的政治色彩淡化,改用孟子的主張 ─ 「如果君主做得不好、讓人民痛苦,那把君主換掉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是孔子的話,他會說:「君主做得不好,老天爺會降下天災來警告他」)

 

附帶一提,漢代的儒生還不太重視孟子,他們會把「孔顏」併提(孔子+顏回),而不會說「孔孟」;是到了宋朝孟子的學說才逐漸被重視,尤其是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併稱「四書」之後。

 

「飯黍雪桃」的故事,如果沒有比較全面地討論起孔子的思想,而只是「這篇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不可以本末倒置」之類的,那我認為倒不如不要教、不要考。畢竟這是孔子的思想中,比較屬於「被時代淘汰」的那個部份,然後學生質疑了,許多老師還會覺得他們「搞判逆」、「不受教」。

 

(圖片取自pixabay)

 

「道德教育」不等同於要塑造道德偶像

 

也許有人會問:「雖然是這樣沒錯,但不是應該先讓學生「學習道德」,再讓他們「學習批判」嗎?」

 

我們希望學生有自律的品格、樂於善待他人,這些「好的想法」、「對的事」的確是該教給他們、讓他們去體驗。但不代表「某個講過名言的古人」說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對的,但講這句話的孔子不一定永遠都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應該做的,不論它被什麼人說出口,它都該是個人行事的重要準則。

 

所以說,「道德教育」不等同於要塑造道德偶像。甚至就連老師自己也不必忌諱,可以跟學生分享自己後悔的事、迷糊的事…

 

我們不需要讓學生認為孔子講的一定都對;莊子、列子的某些譬喻也不一定都恰當。這並不影響學生會努力想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想要讓別人快樂、避免惹上麻煩;也不影響他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去聽一些前人留下來的心得。

 

學生會叛逆,不是因為他們想得少;真的想得夠少,反而會聽話。他們想多了一點點,但是又不夠多,偏偏大人又證明不了他們是錯的;於是他們認為「自己想得比較多、比較對」;你說他是錯的,但他心裡卻認為「是你想得少」、「你不知道我在想的」。

 

(孔子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我的學生曾經因為爸爸把他的網路切了,就把自己關在房裡都不出來、不和大人互動、看到老爸就臭臉。

 

我聽他講完之後問他:「為什麼你會覺得,你不出來吃飯是一種有用的抗議?」「你去買東西的時候,你不會以為你搞絕食,老闆就會肯給你打八折;因為你很清楚老闆不會理你。所以當你覺得『搞絕食會有用』的時候,雖然你跟自己說你爸對你有多壞;但其實你的潛意識裡還是相信你爸媽為因為你的挨餓而難過… 你如果真的一點都不喜歡你爸媽、如果你真的覺得你爸不愛你,你根本不會這麼做… 你有瞭解自己嗎?」

 

老師的話如果值得聽,那是因為學生相信老師懂得比自己多、想得比自己多,比自己更瞭解人性、甚至比自己更看得清自己,而不是因為老師講的「一定都對」。如果老師能夠一直帶著學生思考、一直讓他們有東西學,他們自然會很願意從老師身上再多學一些。

 

我們沒辦法期待、或要求為人父母的個個都要博學、口才好;但是既然準備以「為人師」為業,那不停地充實自己、思考還有什麼可以教給學生的,這不是應該的嗎?然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卻不是這樣;學生不覺得他思考的人生難題能在學校找到答案,老師所教的似乎都是那些不實際的、只是在考古人講的東西。

 

也許有的老師會說:「古文教育是要先讓學生『看得懂』古文、懂得欣賞好文章」。

 

我也會這麼跟學生說,但我們要知道,每多一次這樣的思考困挫,對學生而言都是一種負面的學習體驗;而「多方面討論古人的言行」、確保學生在每次的古文學習時,「思考需求」都有被充份滿足,是必要的。

 

我們必須時時刻刻留意,「讓學生看得懂古文」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讀」、「背」、「譯」、「考」,會不會反而把學生推離了整個學校教育?

 

提醒一下,並不只是現代的學生這麼覺得,過去的學生、現在的大人裡面,也有很多人會說:「在學校學不到真的道理」。這種論點,其實是教育的警鐘。

 

(圖片取自pixabay)

  

不只是抱怨,我們來想想該怎麼改變,不要再讓「想得多一點」的學生,反而遠離學校。

 

想讓學生思辨,並不一定要辦辯論比賽 ─ 學生想的就不夠多,能怎麼辨論?「學習思辨」要從「肯想、渴望知道真實、願意質疑自己」開始;用知識、用現實邏輯,時不時地轟炸學生。

 

我建議:

 

1.校內成立「教師 (課外)讀書會」。教師本身要積極求知,尤其是產業動態、商業行銷、金融原理,這些學生容易接觸到的知識。

 

2.校內成立「教學心得分享圈」,讓老師們分享自己曾問過學生哪些好問題、讓他們去思考、去查資料;或是說說學生問了自己什麼,然後大家分享回應的方法、進行討論。老師們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講解技巧、教學心得。其實如果老師們能教得更好、再更好,讓學生的學習成果變好,學生就也不會那麼排斥課內知識,也就不會老把讀書視為壓力。

 

老師也是人、也有家庭,這些我們希望老師們能再多做的事,都應該算在他們的工作時數中;所以我建議減少授課時數、增聘教師。而這又必須要:

 

3.「漲學費」。如果迴避「學費調漲」,那教育改革永遠都只會是零和遊戲;老師的人數不增加、又要他們多做事,難。沒有聘進新老師,要原有的老師完成新使命,難。既然現實有很多困難,又不想淪於紙上作業、數據達標,成為徒具形式的空殼改革,難上加難。

 

也許有人會認為:「政府該超加教育支出」,但政府的預算一樣是零和遊戲,到時到調整的又只有1%、2%;現代人重視下一代教育,我建議直接漲學費,再針對中低收入進行補貼。

 

4.招攬退休的專業人士,到校內辦講座。不論是教你開店怎麼抓庫存避免虧損,或是教手工製香、教傳統婚禮習俗、商品的結構拆解(工業設計)、攝影採光技巧、附近動植物的種類和特性…  都好,當然校內老師要先對演講內容作改良,提升知識性和趣味性。

  

課本上說人生、這個世界就是一本本讀不完的書;但,很多學生還是只被要求讀發下去的那幾本。學校教育不應該讓學生「在此,暫時停止思考」,而是要讓學生更習慣思考、更渴望求知,然後,他們就會更尊重老師,因為我們手上有的就是他們期待的知識。

 

(本文授權自黃柏翰「有熊老師陪你教數學」臉書專頁;首圖取自維基百科)

 

熱門文章
清明後「4生肖」鴻運當頭!屬牛事業好運不斷、屬龍投資有意外收穫
清明後「4生肖」鴻運當頭!屬牛事業好運不斷、屬龍投資有意外收穫

中天新聞

真有斬男香?他聞女同事香水「一秒起立」 全場曝真相:衝了
真有斬男香?他聞女同事香水「一秒起立」 全場曝真相:衝了

TVBS新聞網

郵局發獎學金!壽險保戶子女獎學金4/1日起申請 最高可領3千元
郵局發獎學金!壽險保戶子女獎學金4/1日起申請 最高可領3千元

中天新聞

新竹疑爆「大規模食物中毒」!補習班出事 52學童集體吐瀉
新竹疑爆「大規模食物中毒」!補習班出事 52學童集體吐瀉

TVBS新聞網

為「健康」因素消失淡出演藝圈十年 TANK宣告睽違5年再開唱
為「健康」因素消失淡出演藝圈十年 TANK宣告睽違5年再開唱

中天新聞

遶境路線曝!台南鹿耳門土城香4月12日登場 廟方免費贈千條絲巾
遶境路線曝!台南鹿耳門土城香4月12日登場 廟方免費贈千條絲巾

中天新聞

詭異!寶林茶室「只有3/20沒人中毒」 專家曝2可能原因
詭異!寶林茶室「只有3/20沒人中毒」 專家曝2可能原因

中天新聞

女警想請假遭疑裝病「檢查出癌症四期」 所長刁難才給假…下場出爐
女警想請假遭疑裝病「檢查出癌症四期」 所長刁難才給假…下場出爐

CTWANT

米酵菌酸超猛爆!醫警告2食物「別重複加熱吃」:恐會致命
米酵菌酸超猛爆!醫警告2食物「別重複加熱吃」:恐會致命

藝點新聞

新竹冰沙「陷食安風波」?多人發燒嘔吐 衛生局派員稽查
新竹冰沙「陷食安風波」?多人發燒嘔吐 衛生局派員稽查

TVBS新聞網

獨家/汪小菲求婚成功!示愛新歡Mandy:我的老婆來自台北
獨家/汪小菲求婚成功!示愛新歡Mandy:我的老婆來自台北

CTWANT

水逆凶狠殺到!5星座「災厄纏身」受重擊 牡羊最慘倒大楣了
水逆凶狠殺到!5星座「災厄纏身」受重擊 牡羊最慘倒大楣了

TVBS新聞網

寶林2死!台大醫喊避免「這種飯、麵」重複加熱 米酵菌酸更猛爆
寶林2死!台大醫喊避免「這種飯、麵」重複加熱 米酵菌酸更猛爆

TVBS新聞網

中毒案奪2命!他揪公司餐驚「寶林員工全逃過」 餐飲業內幕曝
中毒案奪2命!他揪公司餐驚「寶林員工全逃過」 餐飲業內幕曝

TVBS新聞網

他時常蕁麻疹發作,竟是「1提神飲品」惹禍! 不少人早上都要喝
他時常蕁麻疹發作,竟是「1提神飲品」惹禍! 不少人早上都要喝

健康醫療網

她疲倦到連登階都困難  一檢查竟是「急性血癌」! 醫示警:合併「6大徵兆」快就醫
她疲倦到連登階都困難 一檢查竟是「急性血癌」! 醫示警:合併「6大徵兆」快就醫

潮健康

寶林茶室案死者遺體驚現「米酵菌酸」 營養師一圖解析預防懶人包
寶林茶室案死者遺體驚現「米酵菌酸」 營養師一圖解析預防懶人包

記者爆料網

海鮮公司變電箱下挖「密道」偷電 電費大減437萬度竊得2702萬元
海鮮公司變電箱下挖「密道」偷電 電費大減437萬度竊得2702萬元

CTWANT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重大發現!死者解剖確認驗出「米酵菌酸」!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重大發現!死者解剖確認驗出「米酵菌酸」!

食力foodNEXT

郵局發錢了!學生、家長嗨領「最高3千元」 錯過捶心肝
郵局發錢了!學生、家長嗨領「最高3千元」 錯過捶心肝

TVBS新聞網

61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