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明皇后的拖鞋
貞明皇后──我們都叫她大宮殿下,這樣比較親切,所以她要我們都這麼叫她──是我打從心裡尊敬、仰慕的一個人。她非常了解我,就算我不小心犯了牛脾氣,做出任性的舉動,她都會以寬大的心來包容我。我之所以戒掉了最喜歡的香菸,把頭髮剃成和尚頭,都是因為感念大宮殿下的恩德,出於一種想要報答她的心意,在此,請容我把相關的回憶寫下來。
那是昭和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事。大宮殿下突然提出,要來參觀我們大膳寮的調理場。歷經明治、大正、昭和這幾個時期,據我所知,從來沒有皇宮貴人來參訪廚房的。
在我們國家,身分尊貴的人是不能接近廚房的──仔細一想,還真是莫名其妙的規定。姑且不說從前的武士階級,就連鎮上比較殷實的人家,家裡的男人都一律不准到廚房來。到現在,說不定這樣的思想、觀念還保留著。聽說在鹿兒島,還有人把廚房叫做「御末」的,意思是廚房是家裡最不重要的地方,是所謂的「枝微末節」。
這應該是受到中國「君子遠庖廚」的儒教精神所影響,其實我國在平安朝時代以前,殿上人(編註:指日本古代從五品以上職官中,被允許在天皇便殿清涼殿登殿朝謁天皇的一部分人。)還會親自拿刀殺魚來款待賓客呢!更有像光孝天皇那樣,超喜歡做菜的君王,聽說他經常在屋裡煮飯,把梁柱還有天花板燻得黑黑的,因此得了個「黑戶之宮」的綽號。日本民族對廚房的態度,原本應該是像這樣,百無禁忌、落落大方的,怎麼到後來就改變了?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
人活著就要吃,我們總是口口聲聲地說食物有多重要,卻對處理食物的廚房敬而遠之,這樣的習俗,未免也太矯情、太虛偽了。可從古到今,只有大宮殿下敢於打破這樣的陋習。
大膳寮是幫天皇陛下準備膳食的地方,對身為母親的她來說,稍作了解、關心,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而作為一名女性,重視烹調食物的場所,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我還是想讓她知道,當我們聽說她要來時,心中有多麼的感動。於是我靈機一動,馬上跑去理髮廳,要師傅幫我剃了個光溜溜的和尚頭。我這樣說,你可能還不太明白這是怎樣的驚人之舉,事情是這樣的。
那時候,宮裡流傳著一件寶貝,叫做「主廚長的梳子」。那是我替日漸稀疏的頂上幾根毛,特地從德國買來的、專門梳鬍子用的小梳子。只要一有空,我就會抓起那小梳子,小心翼翼地梳理著那宛如掩映在竹簾後的滿月的毛髮。不過說老實話,頭髮對廚師的工作而言,沒有加分,只有減分。就算我們做事時都會帶著廚師帽,還是難保頭髮會不小心掉進食物裡。
只是當時,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對那幾根頭髮就是很執著。雖然也知道這樣很不乾脆,卻還是沒辦法下定決心。可那天我竟然鼓起勇氣:「好,就把它當作今天的紀念吧!」二話不說地理了個大光頭。
話說,大宮殿下終於要來的那一天,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讓我感動到一輩子也忘不了。大宮殿下穿著廚房用的白衣,一票宮內大臣、次官,隨行的宮人們也都穿著白衣,當一行人走到正面入口時,大宮殿下突然停下了腳步。只見她把隨侍的女官叫了過來,女官俐落地蹲在她的腳邊,遞出一樣物件,我一看,是一雙全新的拖鞋。其他女官也紛紛換上自己帶來的拖鞋。
(貞明皇后,圖片來源:馬可孛羅提供)
我們要進去廚房之前,一定得換上乾淨的白衣,也一定要換穿成廚房專用的鞋子,這些都有很嚴格的規定。此外,負責端菜的主膳們,還得換上叫做「供進靴」的鞋子。就連外面的人,也不可以直接穿著鞋子就踩進來,這是常識,而平常外面的人也絕對不可能進到這樣的地方來,所以,我們不會準備多餘的鞋子供別人換穿。隨行的高官沒有想到這一點,急急忙忙地東翻西找,甚至派人去取,可到最後還是有幾個人因為來不及換穿拖鞋,而沒能進到廚房內。
照理說,宮內省的官員應該要最熟悉、清楚我們的工作,相較於他們的疏忽大意,反倒是毋須太在意這些小細節的皇太后陛下注意到了,還自己帶了拖鞋過來,這舉動怎不叫人打心裡感到佩服呢。
廚房是準備吃食的地方,本來就該保持乾淨──如果能事先考慮到這點的話,不管規矩如何,都會自備乾淨的鞋子,這對個性體貼的人來說,是很自然的舉動。啊,這就是所謂的真心呀!真心這種東西,是不管身分尊卑貴賤的,每次只要一回想當時情景,我就忍不住熱淚盈眶。
後來,身旁服侍的人還跟大宮殿下說:「秋山為了迎接大宮殿下,特地理了個大光頭呢!」沒想到大宮殿下竟還開玩笑地說:「哎呀,早知道我應該叫他把帽子脫了,讓我好好地欣賞一下。」
從那之後,大概是連頭髮都體察到我的心意了吧?它竟然不太肯出來見人了。就這樣,我禿的程度急速加劇,到現在,已經變成了吉川英治先生妙喻的「剛出土的新鮮馬鈴薯」了。
本文摘自馬可孛羅出版《味的散步》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