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前總統陳水扁有那麼難嗎?

特赦前總統陳水扁有那麼難嗎?

民報 2016-03-15 00:00

陳水扁總統保外就醫一年來,在每日服藥與定期復健治療下,部分運動障礙與憂鬱症狀逐漸進步,但腦部退化與創傷引起的認知失能並未改善。輕生的意念與衝動一直存在,風險仍高。情緒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間歇惡化,目前對於未結案的司法案件感到緊張與壓力,仍然煩惱定期需繳交給獄方的醫療報告,擔心政治局勢影響自身,與三不五時外界有意無意的隔空凌虐。對於情緒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與前額和顳葉腦傷有關。
昔日英國醫師康德黎與萬巴德,為了公義拯救孫逸仙,大力奔走不遺餘力。今日為陳總統的醫療健康,在醫療上我也願意挺身維護。正如2006年5月,世界醫學協會第173回理事會所修正的日內瓦醫師宣言(即醫師誓詞)所宣示的「我將不容許年齡、疾病或殘疾、信仰、民族、性別、國籍、政見、人種、性取向、社會地位或其他因素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我的病人之間。我將會保持對人類生命的最大尊重。我將不會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權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脅。我鄭重地做出這些承諾,自主的和以我的人格保證。」
陳總統生病,為了維護他的生存權、身體的完整、身心的健康等基本人權,以及台灣人民對總統尊嚴的尊重,在醫療上我呼籲特赦陳總統。
台灣的特赦減刑史
行憲以後,依據憲法第四十條規定,總統的赦免權包括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四權,已舉行七次全國性減刑或特赦,另有多次個案特赦或減刑。
首次全國性減刑是蔣介石總統以慶祝中華民國60歲生日,行政院會在1971年8月19日通過「60年罪犯減刑條例」,經立法院通過,同年國慶日正式宣布實施,使各類型罪犯共7,700多人獲得減刑。第二次是繼任嚴家淦總統在1975年悼念總統蔣介石,以奉厝大典為減刑日期的基準,共有3,600多人受惠,包括李敖、施明德等人都獲得減刑或釋放。第三次在1988年1月,蔣經國總統逝世,李登輝總統實施大赦或減刑,並以蔣經國奉厝日為減刑基準日,共有兩萬兩千名罪犯獲得自由,包括貪污犯與輕微叛亂犯。第四次1990年5月,李登輝就職第八任總統,同日簽署美麗島事件的特赦令,依法特赦9位美麗島事件當事人,當時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第五次全國性減刑為慶祝開國80年,在1991年元旦實施,一萬一千餘名罪犯獲得減刑出獄,這次減刑包括最高法院判處死刑定讞的殺人犯。
第六次則是陳水扁總統,於2000年12月10日,依照赦免法第三條,對拒服兵役的宗教良心犯案、工運分子曾茂興案、及蘇炳坤案等21人實行特赦。第七次2007年5月適逢228事件60週年及解嚴20週年,陳總統再依憲職權進行全國性減刑,減刑範圍排除惡性重大且對社會有嚴重危害罪犯及重大金融犯罪。第八次於2007年6月時陳總統特赦「白米炸彈客」楊儒門。
其實對於個案提出特赦或減刑,更早在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施行之前國民政府蔣中正主席即曾引用約法特赦以犯「懲治漢奸條例」判處死刑的周佛海,因曾安定上海地區而獲減為無期徒刑。行憲後,1961年特赦因過失致死的蔡興,理由是所犯為過失犯罪,且曾立下敵後工作戰功。另外,如1957年對犯下殺人罪遭判死刑的黃效先給予減刑,理由為俯念黃之父親故上將黃柏韜之忠烈,對國家有功。行憲前後均已有個案顯示總統有絕對的權力行使赦免權,特別對國家有貢獻者。陳總統任內對台灣的貢獻與辛勞,與受不少國人之愛戴更甚於他們,實應特殊考慮。
在特赦史上,1964年起草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的彭明敏教授被捕,1965年2月三人被正式起訴,彭教授被判八年有期徒刑。根據總統府檔案,當年警總和國防部呈文建議特赦與減刑二分之一時,1965年10月蔣介石總統用毛筆親批:「彭明敏既親筆提其悔過書並願亟思報國以贖前愆,應准赦免法准予特赦,至魏謝二犯並未悔過則不准減刑。」 但彭明敏親口澄清,絕對未寫過所謂的「悔過書」,有可能是羈押期間,母親為了把他弄出監獄,向當局提出的「陳情書」。
憲法未說明特赦的型式,但當年張學良挾持蔣介石,特赦後監禁在新竹山區的案例,給政府處理阿扁問題有一個範例可循,只是不同的是沒特赦要在健康出現問題之後以保外就醫居家治療。
在在顯示即使戒嚴的蔣總統還是有法外施恩的一面,而有特赦之考量。行憲以來8次以上包括特赦與減刑,理由、對象各不相同,但維護人權的基本價值,卻是一致。在台灣不管繼任或選任的總統,只有馬英九未能於適當時機,特別在建國百週年,行使赦免權。其實由客觀統計資料顯示,因全國性減刑而出獄人犯的再犯率,均遠低於一般受刑期滿出獄或者是假釋出獄之後的再犯率,足證適度辦理全國性減刑具有其正當性,對鼓勵人犯遷悔向上亦有正面之意義。
台灣的總統赦免權
按中華民國憲法第40條、赦免法第6條規定,赦免係屬總統之職權。而赦免,依據赦免法第1條規定,係包括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我國憲政史上之紀錄,在大陸時期及來台戒嚴時期,曾有大赦、特赦、針對特定對象減刑之例。
解除戒嚴後,曾有李總統於77年、80年透過制訂減刑條例一般性減刑。減刑條例制訂程序,依據赦免法第6條第1項規定,總統得命令行政院轉令主管部會為大赦、特赦、減刑、復權之研議。第2項規定,全國性之減刑,得依大赦程序辦理一般性減刑。
根據憲法第四十條、赦免法第三條規定,赦免屬於總統職權。特赦通常循行政體系由行政院交法務部研議。法務部將就赦免法第三條及相關事項研議後陳報行政院,由總統頒布特赦令。
在台灣的「大赦」、「特赦」這兩種赦免形式中,以「大赦」的效力最為徹底和完全。「特赦」只具有「大赦」的一部份效力。「大赦」具有以下兩方面的效力:一、對於已經被定罪判刑的人,法院此前對他的宣判歸於無效;二、對於還未被定罪判刑的人,司法機關從此失去對他的犯罪行為進行追訴的權力。大赦的效力很大,它不僅免除刑罰的執行,而且使犯罪也歸於消滅。經過大赦之人,其刑事責任完全歸於消滅。尚未追訴的,不再追訴;已經追訴的,撤銷追訴;已受罪、刑宣告的,宣告歸於無效。
「大赦」的議案必須先由法務部提出「行政院會議」討論通過,再由「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等到「立法院」審議通過後,才能交由「總統」頒佈命令加以施行。而「特赦」的程序則相對較為簡單一些。「總統」本人可以自行提起;「總統」也可給「行政院」下命令,再由「行政院」轉而命令主管部門審議;主管部也可打報告給「總統」,請求他頒令實施「特赦」。
在台灣罪犯減刑之立法意旨,乃政府對於偶蹈法網之罪犯,除危害國家社會法益情節重大及怙惡不悛者外,特施寬典,予罪犯改過遷善更新之機,而我國歷次制定罪犯減刑條例辦理全國性減刑,均有其時代背景及意義,但未脫封建之思維,與國外總統特赦是為補救不健全法治的思考,法理上不同。
國外的總統赦免權
近代各國的大赦,則與中國古代的不同,不是出於恩典,而是國家的刑事政策的最後平衡補救。
在美國,聯邦憲法給予總統特赦各種罪犯的權力。特赦由總統單方面定奪,不但不能更改,就連國會和法庭也無權審查。
法律依據和目的,眾所周知,美國憲法採納了英國普通法的某些合理內容,使之成為美國法律的一部分。1787年,美國的開國總統在制定聯邦憲法時,參照英國法中有關國王或女王可以給予某人減刑或特赦的規定,把總統特赦權寫入了美國憲法。美國憲法第2條第2款中也規定,總統有權對危害合眾國的犯罪行為賜予緩刑和赦免,但是彈劾案除外。美國憲法只談到緩刑和赦免,但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把總統特赦解釋為特赦、有條件特赦、減刑、有條件減刑、大赦、緩刑、免除罰金等一共六、七項。
據史料記載,美國的開國總統之所以把總統特赦權寫入聯邦憲法,是為了使總統能夠更好地處理緊急事件和政治叛亂。總統特赦一直被用來安撫政治上的反叛活動,例如在時機適當的時候給予叛亂分子特赦,以恢復國家的平安等。
總統特赦權的另外一個目的是使政府的三大部門之間能夠相互制衡。總統特赦的目的是,如果總統認為某項聯邦定罪或判刑過於嚴厲或沒有正當理由,他有權取消定罪或削弱判刑的影響力。
總統特赦權為可能出現的司法不公提供了一個安全閥。美國法律承認,任何法律制度都需要給嚴厲的刑罰一個安全閥或例外保護,因為任何法律都有可能導致不公正的結果。給予總統特赦權,就是認識到人類實施的法律制度不完美,因此,以現實的態度認識到我們都是人,都會犯錯誤,而且有時達不到預期目標,這一點至關重要。
要求特赦的請願浩如煙海,總統通常要求司法部協助對這類請求進行評估。司法部下設特赦檢察官辦公室審理正式請願書。該部門通常每月收到100多件請願書。經案件調查後,特赦檢察官把請願書及相關材料呈報給司法部長。司法部長審閱卷宗後決定是否向總統建議赦免某一罪犯。但總統有絕對的自由根據任何理由給予特赦或減刑,雖然總統從政治考慮有必要對特赦做出解釋,但在法律上他卻沒有必要這麼做。
美國憲法第2條使總統有權給予違反聯邦法律的人特赦,但不能給予在州法庭被定罪的人特赦,而且與彈劾有關的案子,他也不能給予特赦,除此之外,總統特赦權沒有其它限制。總統可以給予任何人特赦,無論罪行如何,也無論有沒有特赦的理由,他都可以給予特赦。
很多美國總統都行使過憲法給予他們的特赦權。例如麥迪森總統赦免過一群海盜,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赦免過一批同情南方的人士。越南戰爭之後,一些逃避兵役的人獲得特赦。
2015年美國司法部網站有一項法外施恩統計,記錄了1900年以來美國總統特赦人數,奧巴馬在這項排名中到目前為止在赦免人數上倒數第一,但六年來仍有赦免64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裁決把總統特赦解釋為赦免、有條件赦免、減刑、有條件減刑、大赦、緩刑、免除罰金等專案,據統計,美國二戰以來通過總統特赦得到赦免、減刑的人數近8000人。目前特赦少很可能是歐巴馬的膽小與想樹立華府新形象,畢竟總統特赦有一定負面先例。
全世界,大赦和特赦並不罕見,最近緬甸總統吳登盛赦免了中國155名伐木工人。 赦免往往與戰爭有關;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在英國復辟,查理二世宣布赦免所有捲入革命的人員。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英國也曾對投降的殖民地人員實行大赦。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曾頒布大赦宣言,赦免了南方聯盟除軍政要員之外的所有參戰人員。 其他國家,赦免的形式也非常豐富。法國的大赦已經成為了固定的傳統,在每五年新一屆總統上任後的第一個國慶節,總統都會宣布大赦。不少違章停車的司機會一直滯納罰款,等待總統大赦來銷賬。英國的特赦令則由國王頒布,2013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特赦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因同性戀而被判罪的數學家圖靈。波蘭在2012年宣布大赦,使境內上千名非法移民合法化。捷克在2013年建國20周年之際,宣布大赦新年之前被判刑而刑期不超過1年,或年滿75歲而刑期不超過10年的所有罪犯。
同樣與二戰勝利有關的大赦存在於朝鮮半島。朝鮮為慶祝祖國解放70周年和朝鮮勞動黨建黨70周年,舉行大赦。但赦免的具體人數和赦免範圍都沒有公布。而韓國方面在8月13日慶祝結束日本殖民統治70周年,也宣布「光復節大赦」,赦免了一批經濟罪犯和交通違法分子。同為二戰戰勝國的俄羅斯,則為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而大赦數十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有過7次特赦。1959年,國慶十周年釋放了一批改惡從善的戰犯、反革命犯和普通刑事罪犯。1966年,特赦了六批戰犯;國民黨高級將領及滿皇帝溥儀均在特赦範圍之內。還有在1956年到1964年,先後三批主動釋放了1062名日本在押戰犯。1974年底,毛澤東對遺留的戰犯問題促成1975年仍在服刑的293名戰犯全部特赦。甚至幫助其中10名願意前往台灣的戰犯籌集路費。
總統對前任總統的赦免權
在諸多的總統特赦中,福特總統特赦尼克森總統最具典型與爭議。1974年,福特總統上臺後,給予尼克森總統特赦,以便緩解全美上下在尼克森總統因水門事件辭職後出現的分歧。儘管有證據表明前總統尼克森可能參與水門事件,但對於任何起訴他都可以不受審,因為繼任總統福特給予他完全的無條件赦免。在赦免聲明中,福特表示身體欠佳的尼克森已受到放棄總統地位的前所未有的懲罰,這個特赦將使尼克森以及整個國家在這場「美國悲劇」中減免額外的痛苦。被赦免時尼克森還沒被定罪,福特用模糊表達特赦了尼克森任內所犯下的錯誤。
福特的特赦曾激起政客和民眾一片指責,並引發深遠影響,從長遠角度來看,特赦尼克森維持了美國三權之間的平衡。如果不特赦,那麼總統可能被彈劾或被定罪,總統權威將一落千丈,不符合美國利益的,也會打破三權制衡的天平。
這樣的考慮值得馬英九與蔡英文總統參考,特赦陳總統有助於維持台灣總統的權威,與台灣五權之間的平衡,也符合台灣的利益。不管陳總統有無錯誤,他生病所受的折磨更甚於尼克森總統。
外國有很多類似案例,如南韓當局作法就很讓外界欽佩。任期在1998-2003韓國金大中總統獨得2000年諾貝爾和平獎,主要理由是「對朝鮮半島與東亞地區的人權與民主貢獻,尤其是促成南北韓的和解與對談。」在諾貝爾獎基金會發布的新聞稿中,也強調金大中促成南韓內部的和解。金大中總統在1997年底獲選為南韓總統的同時,促成兩位卸任且服刑的前任總統的特赦。這兩位卸任的領袖是全斗煥與盧泰愚,無論是在他們的將軍或總統職位任內,都處心積慮的企圖殺害金大中,但金大中幸運的多次死裡逃生,最後當上總統。
金大中化解對立,促進和解的胸襟,也延伸到南北韓領袖的首次對談與造訪。政治對立的化解,促成南韓經濟的破繭,走出九七年的金融風暴陰影,實踐南韓今日舉世矚目的經濟與政治成就。南韓民主政黨與獨裁軍政府之間的恩怨情仇,遠比臺灣政治情勢複雜且劇烈。
在韓國,總統特赦受刑人是常態。受特赦的對象包含殺人濫權的獨裁者,也包含因坐享民主成果,或突然掌握大權,而迷失且貪汙的掌權者與其家人。在金大中總統另一類似的特赦案,受到韓國輿論的撻伐,他回應說:「我了解民意,但我還是決定特赦,因為我希望透過向前看的和解及道歉精神重新開始。」這種胸襟是台灣領導人應謙卑學習的。
政治轉型中的元首走在鋼索上呈現功過
由韓國、台灣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經驗,從極權政治轉型到民主政治的階段,制度欠缺完善,以至於有特別費或國務機要費等爭議出現。法令與制度欠缺完備,灰色地帶多,也造成當權者對灰色行為習以為常,終究觸犯法律。諒解、和解、學習、修法、特赦….是韓國走向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但在情感上,當事人與支持者仍然無法完全適應。
不同於李登輝被蔣經國培養為接班人,競選連任的強人政治模式,陳水扁是臺灣歷史上的第一位民選總統,曾經是六百萬選民的期待與情感寄託,兩次和平的政黨輪替是臺灣人,也是阿扁的功勞,他的故事,他的教訓,都將深深烙印在臺灣人的心中。
國家法制之不成熟與不健全,當任總統很容易以國家機器追訴前總統,功過之間自在人民的心中。正本清源之道應該儘快進行有關與陳水扁擔任總統八年執政八年政績,嚴肅檢討功與過。來自個別的研究,包括張炎憲與陳世宏合著的「綠色執政實錄」、林濁水撰寫的「歷史劇場:痛苦執政八年」、劉世忠所著「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新台灣國策智庫」舉辦上百場的內部檢討會議以及民進黨「新境界智庫」的若干不公開檢討。處此之外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其他天王、天后更甚少提及,甚至於避談「阿扁功與過」的敏感話題,或乘此落井下石,最近還有天王在電視上扭曲阿扁所言曾患錯誤之說,欲言又止以神秘感暗指。
阿扁曾勇敢的向全國人民宣示自己做過法律所不容的事請,乃指「不當處理政治獻金」,換來程序不正義、頗有爭議的司法程序,被冠以「貪腐」上手拷羞辱,鋃鐺入獄,種下台灣民眾對台灣「總統」之不尊重,以至於接任的馬英九總統也被無理的謾罵,「罵總統」成為台灣的顯學。
接著國民黨持續不爭氣地以「貪腐集團」或「扁團隊」作為政治符號抹黑想撿便宜換來人民的唾棄。這兩千多個日子來阿扁帶領的民進黨,難道真的沒有替台灣社會留下任何可供後世肯定的政績或遺產?民進黨領航階層該做的不是與阿扁切割,而是謙卑面對錯勇敢檢討過往執政缺失,有自信的大聲說出過去的政績。進而也要有自信地以平常心積極表態支持「特赦阿扁」的難題,思考如何有效爭取更多台灣民眾支持「特赦前任國家元首」。其意義在於讓台灣人給予民進黨八年執政以及陳水扁的功與過更客觀全面的了解。
民進黨與國人應該更嚴肅地以國民黨的表現,探討比較國家政治轉型中「陳水扁歷史地位」與「民進黨執政的功與過」。特別以民生問題、國家安全、兩岸政策、轉型正義、領導風格、決策模式等作為指標 ,做理性、客觀、公正地比較,有助於推動特赦阿扁,乃至於為民進黨重新執政鋪陳自然合理與回歸人民作主,而非不公平以司法為手段陷害政敵的道路。
許多曾經參與民進黨執政八年的菁英們心中最不平的問題是八年辛苦慘澹的執政,台灣人民難道只有記得阿扁最後因涉及貪瀆案件下台後被戴上手銬的身影?
人民與政要特赦陳總統的觀點
有人說在法令上,有部分人否定阿扁,但在歷史上,與感情上,許多臺灣人仍然無法對阿扁釋懷。認為對帶領政權移轉成功的陳水扁的恨,是不理智的行為,與愛阿扁一樣都是真實感情,也是人性。
在韓國,被誣指煽動屠殺人民的金大中在監禁兩年後,獲得新任總統的特赦。以貪務罪嫌入獄的阿扁已經服刑超過六年,阿扁也同樣該受到特赦。以國際政治觀察家的角度比較金大中與陳水扁,陳水扁受到的待遇完全不符合比例原則,台灣總統被批評成一位心胸狹窄的領導人。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公開要求該黨應勇敢主張特赦扁的前後,曾與扁絕裂的李筱峰教授亦撰文籲馬應在總統就職日特赦,而民進黨代主席陳菊也打破沉默籲馬應以「總統的高度與格局,面對扁特赦問題」,本土社團還聯袂到法務部遞交聯署陳情書,而綠營的立委亦提案修改《卸任總統禮遇條例》。
2014年五月台灣特赦陳水扁聲浪再起台灣民進黨借九合一選舉大勝之勢要求馬英九政府特赦犯貪腐罪入獄的前總統陳水扁,在野黨的這個要求也得到一些國民黨官員的呼應。
2014年5月12日美國之音報導蔡英文主席前往台中監獄探望台灣前總統陳水扁,探訪後蔡英文對傳媒表示,陳水扁病情的確很嚴重,出現明顯的帕金遜病症狀,手顫抖,尿失禁,並公開呼籲政府尊重專業醫師的意見,讓陳水扁盡快保外就醫,居家治療。說這是人權問題,無關選戰,也不應該是一個藍綠的問題。說外界一直有人質疑馬英九執政時期對這宗案件的判決有司法不公之嫌。她說:「陳水扁得到的懲罰是給予他很強烈的羞辱。至於其他案件,我們看到所謂辦綠不辦藍情況一直到現在都還廣泛存在。」
美國之音也注意到九合一選舉後,馬英九已成為跛腳總統,外界關注他是否頂得住社會各界要求特赦陳水扁的新一輪壓力。就此詢問總統府的立場,總統府發言人黃瑋國的回應只有一句話「總統府的立場只有一個,我們都尊重法律和醫療單位的專業判斷。」
2014年底,台灣太平洋發展協會發表「台灣人民對扁案的態度」全國性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31.7%認為扁獲得公平審判,41.3%認為他沒有受到公平審判,多數台灣人民否定扁案司法審理過程與結果的公正性。可見是非曲直,人民自有公斷。民眾對阿扁8年執政的評價,46.5%滿意、37.9%不滿意;比較扁馬兩人,有47.2%認為扁較好,20.7%認為馬較好。
建國百年,針對坊間民調有42%支持特赦之反應,馬的思維卻執意「讓台灣留在仇恨」?許多綠營人士感嘆喪失藍綠和解契機,致使高志鵬公開感慨說馬選擇不走向和解,又錯過在歷史上記上一筆的機會,如此斬釘截鐵悍拒在任內行使減刑與特赦,勢將無法化解朝野激化對立。而特赦扁一事的回應,竟挑在吳伯雄上京向胡錦濤面諭之際宣告。
2015年5月19日總統馬任期剩1年,多位國策顧問建言前總統陳水扁因病情嚴重,已被「保外醫治」,而尚係屬於台北地院審理中的刑事案件,也以病情嚴重為由裁定「停止審判」。建國一百年使用特赦權,參酌「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立法精神,考慮依赦免法規定,責由行政主管部門研議,是否可以頒行「免除其刑之執行」的特赦令。引。他們也引用美國開國政治家傑佛遜曾說,政府政策往往須在「兩害權其輕」或「兩利權其重」作出抉擇。
2015年五月蔡英文主席晚間接受年代電視台專訪,針對當選後是否「特赦陳水扁」做出回應。蔡表示,仍須做司法研究,但最大的原則是不讓人民在此爭議上繼續對立。她表示,台灣社會對此問題並無定論,國家特赦不是一個領導人的政治決定就可以決定的,會參考其他國家的類似案例,最重要是顧及社會和諧。蔡並直言「最大的原則,就是要讓台灣社會不要再在這個問題上對立」,更明言自己不會用國家機器打壓競爭對手。
特赦的期待
2016年總統大選蔡英文拿下689萬票,得票率達56%,由她所領導的民進黨,在立委選戰也大有斬獲,共囊括68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民進黨不但重新取得政權,同時掌控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政到國會的完全執政之局。舉黨上下,意氣昂揚,形勢大好,前所未見。國人盼望島嶼天光,終於看到一抹晨曦。
民報曾以社論呼籲特赦陳總統,在此不擬贅述。蔡主席選前接受媒體專訪,表示特赦問題不是領導人以政治決定就能處理,必須符合一些要件,在法學上也有不同看法,都必須要去克服。還要參考其他國家如何處理這樣的案例,找尋較為合適的處理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讓社會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對立。引起我以醫師的身份研究與論述此問題的動機。
站在醫療的觀點,與全世界共識的醫師專業倫理,我願意挺身維護真正的受醫人權考量,懇請兩位行將交接的總統,依過去國內外的慣例、案例與法理儘早特赦陳水扁總統。考量他對國家的貢獻從台北市長、8年總統任內的貢獻。雖然功過不能相抵,扁也還有官司未了,但他對維護主權國格的貢獻,歷史定位不容抹煞,民眾早已為他平反,而領導人遲遲不能首肯。
鑑於卸任元首的特殊身份,以及阿扁所蒙受的司法不公、不人道處遇造成身心巨創,再審酌國外特赦卸任元首的先例,為維護我國五權的制衡、不周全法制的安全閥、國家的安定,我們誠摯建議馬英九與蔡英文,就任總統前後儘速宣布特赦阿扁,毅然化解歷史仇怨,帶領國人翻開歷史新頁,共同迎向和解共生的新時代。

重要文獻:
1. 亞微:法律窗口:美國總統的特赦權
 華盛頓Jul 14, 2007美國之音中文網。
2. 美國總統“特赦榜”奧巴馬排名倒數第一。星島日報美洲 2015-08-30 16:01。
3. Michelle Austein Brooks 文 發表 : 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2008年12月29 日 ; 學術交流網/美國問題評論 2008年12月31日發布。
4. 韓國模式:卸任者懺悔與道歉,在位者寬恕與特赦。2012年8月30日。 Robert Liu Facebook。
5. 馬總統任期剩1年國策顧問籲特赦扁。中央社–2015年5月19日 下午1:47。
6. 張家::當選特赦阿扁?蔡英文:最大原則是不讓社會繼續對立。風傳媒 2015 年 11 月 20 日 10:39。
7. 劉世忠:「特赦前總統陳水扁」運動剖析 - 新台灣國策智庫 Newletters No.18, 2012。
8. 台灣特赦陳水扁聲浪再起。
美國之音
 最後更新 05.12.2014 20:54
。
熱門文章
影/台南大規模火警!「配線器大廠變烈焰海」傷亡不明
影/台南大規模火警!「配線器大廠變烈焰海」傷亡不明

中天新聞

低壓帶、西南風挾雨彈炸中南部! 7/10停班停課地區看這裡
低壓帶、西南風挾雨彈炸中南部! 7/10停班停課地區看這裡

中廣新聞

金秀賢陷醜聞多個代言終止 廣告商索賠天價違約金!他悄悄賣掉上億豪宅
金秀賢陷醜聞多個代言終止 廣告商索賠天價違約金!他悄悄賣掉上億豪宅

CTWANT

台南12區、高雄5區、屏東9鄉10日停班停課! 部分路段封閉
台南12區、高雄5區、屏東9鄉10日停班停課! 部分路段封閉

中廣新聞

勇消吳恩碩下水救援殉職 親友悲痛告別:下輩子別再當消防員
勇消吳恩碩下水救援殉職 親友悲痛告別:下輩子別再當消防員

CTWANT

有食譜》來杯綠拿鐵有5大好處!自製「控糖綠拿鐵」蔬果比例一次看
有食譜》來杯綠拿鐵有5大好處!自製「控糖綠拿鐵」蔬果比例一次看

uho優活健康網

《詭鄉》台中鬼屋實景拍攝!初孟軒讀本竟「被跟」?  狂做惡夢請師傅化煞
《詭鄉》台中鬼屋實景拍攝!初孟軒讀本竟「被跟」? 狂做惡夢請師傅化煞

LIFE生活網小編

丹娜絲陰魂不散!中南部雨彈猛炸「紅到發紫」 粉專曝詭譎路徑
丹娜絲陰魂不散!中南部雨彈猛炸「紅到發紫」 粉專曝詭譎路徑

TVBS新聞網

中國拳手披五星旗「蹦跳繞場」超高調 隨即被台灣消防員打爆
中國拳手披五星旗「蹦跳繞場」超高調 隨即被台灣消防員打爆

上報Up Media

花蓮消防局搜救犬Wilson墜樓殉職 骨骸將做紀念碑永存
花蓮消防局搜救犬Wilson墜樓殉職 骨骸將做紀念碑永存

上報Up Media

桃園餐廳深夜氣爆 店內物品被炸飛!男子雙腳都是血
桃園餐廳深夜氣爆 店內物品被炸飛!男子雙腳都是血

CTWANT

桃園「餐廳大爆炸」!1男「雙腳炸爛」緊急送醫
桃園「餐廳大爆炸」!1男「雙腳炸爛」緊急送醫

中天新聞

64
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