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救災過程」都是雷同的
文◎消防專家林金宏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很多以前從沒想過災時情境,值得一讀。
三十三人確定受困於地底後,發現他們只有原先只夠一班員工吃二天的食物:一罐鮭魚罐頭、一罐桃子罐頭、一罐青豆、十八罐鮪魚罐頭、二十四公升煉乳(其中八公升已經壞了)、九十三包餅乾(其中十五包一開始就被飢餓恐慌的礦工吃掉),還有一些過期藥物及十瓶水。這一點點物資,竟讓三十三個大男人度過了完全沒有物資補給的頭十七天。他們不知道救援何時到來,卻能在物質缺乏、暗無天日的環境下,苦撐這十七天,他們究竟是怎麼辦到的?非常值得一看。
一開始看這本書內心並無太大感覺,讀完之後,書中的情節卻不斷在腦海中盤旋。為什麼這個奇蹟會發生?為什麼搜救人員沒有放棄?為什麼受困礦工信念如此堅定?為什麼家屬始終相信?這些疑問隨著劇情,慢慢地一幕一幕清晰浮現,每一幕都是如此震撼。
書中有不少情節與我曾經歷過的救災過程非常相像。無論是受困者的身心折磨、家屬的殷殷企盼,甚至是飢餓導致的種種問題。台灣一直以來由於颱風風災頻傳,每到颱風季節,就會形成一些占據媒體版面的「明星災區」,這些災區遇上風災容易變成孤島,一開始就和受困地底的礦工一樣傷亡狀況未明,災難的初期,資訊的蒐集成為最大困境,誠如書中所寫「資訊不正確,很難做決策」。
遇上這種情形,我們為了掌握資訊,只要天候稍微許可就會派直昇機去勘災,並運送物資補給,一開始民眾都很感謝這些援助,然而接著開始有些受困民眾會抱怨每天他們無法每天都吃同樣的食物,反而要求我們補給牛排、海鮮等等。書中某些礦工在收到補給物資後,也是一樣反應食物不好吃,顯見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救援過程所面臨的狀況都有雷同之處。
最後,我在這本書中看到幾點值得借鏡之處。首先,我想建議大家,如果有一天不幸成為災民,學學書中的工頭,千萬要冷靜,不要意氣用事,不要無理取鬧,才會更有機會獲救。
另外,身為救災人員一定要有科學依據及判斷能力,只要超出自己所知,務必尋求協助。這也是當初書中的救災人員為什麼沒有在一星期後就放棄的原因,經過醫療人員評估,確定健康的人不吃東西可以撐三、四十天,有了這項數據,大家更篤定地投入搜救行動,才有機會寫下這個奇蹟。換句話說:任何救災都千萬不要光憑經驗法則辦事。
當然,這本書還有很多值得大家深思的課題,除了完整記錄了這個舉世矚目、結局圓滿的災難奇蹟,讀者還可以從書中看到災難時的各種面向及每個參與者的心情轉折,更包括災後衍生的種種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可以作為不幸面對災害時的參考。
本文摘自《33:地底700公尺,關鍵69天,震撼全世界的智利礦工重生奇蹟》一書,麥田出版
◎在地底下,他們對抗的始終不是死亡,而是絕望。
◎史上規模最大、營救難度最高、預估生還率近乎零的礦災‧救援指數更勝《聖母峰之死》、《127小時》
◎亞馬遜4.5星佳評‧入圍美國國家書評獎、洛杉磯時報好書獎、紐約時報書評選書‧重量媒體《今日美國》、《紐約時報》一致讚嘆
◎普立茲獎獲獎記者歷時三年寫成的動人紀實!
◎改編電影《33:重生奇蹟》2015/12/11見證奇蹟!由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茱麗葉畢諾許主演‧《黑天鵝》、《隔離島》金獎製片製作
=內容簡介=
世界把他們當英雄,他們卻深知自己平凡至極,
因為在六十九天內,他們時時刻刻都面對著自己內心的軟弱、貪婪與恐慌……
這一天,擁有百年歷史的聖何塞礦場一如往常地等待前來開工的礦工,他們和平時一樣向家人道別,搭上通勤巴士,進入礦場。這天唯一不同的是,就在下午,礦場忽然崩塌了。
地底下共有三十三個人。有人過幾天就要幫女兒慶生,有人女友腹中正懷著孩子,有人五個月前才剛從南美大海嘯中死裡逃生……現在,這裡是地下七百公尺。他們能活下來嗎?
他們面臨的第一個危機,就是「飢餓」。餅乾、罐頭能讓三十三個人撐過多少天?除了飢餓,他們還得面對不斷擴大的沮喪,以及持續萎縮的希望……
看著陷入恐慌的同伴,礦班主任明白一件事:三十三個人可以爭奪僅存糧食,也可以冷靜地合作,一起找到出口。於是他做了一個深深影響大家的決定,因為他知道,就算他們真的無法再見到家人,至少他們也曾試著努力活下來……
沒有這次災難,人們不會知道信念的力量有多強大!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