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臺南市政府2日召開「第 1 屆臺南市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第三次會議」,邀集專家學者與各局處代表,透過跨域對話與專業建議,檢視 113 年溫室氣體減量與氣候變遷調適成果,同時強化施政策略連結,朝「淨零永續、氣候韌性」的城市目標邁進。
在溫室氣體減量方面,市府持續推動「第二期減量執行方案」,涵蓋 19 項策略與 46 項關鍵作為。113 年取得多項顯著成果:太陽能裝置備案容量達 4.72GW,位居全國第一;啟用八翁畜牧糞尿資源化中心,進行畜牧沼氣發電;大力推動綠色運輸,實現「區區有電充、區區有快充」的電動車友善環境;並在公有既有建築導入能效評估,共有 19 處建築完成 1 + 級評估。
氣候調適方面,南市去年訂定「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推動 54 項調適措施。成果頗豐:實施污水處理廠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日供水量達 5.3 萬噸,保障工業用水供水穩定;強化治水工程,增建滯洪池與抽水站,提升滯洪與抽水能力;推動智慧防汛與下水道建設,增設水位站、監視站與雨水下水道設施,全面提高防洪韌性。
市長黃偉哲表示,面對氣候變遷挑戰,中央已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地方也積極響應,臺南透過推動會整合各項減碳與調適政策,穩健朝向「淨零永續、氣候韌性」邁進。
環保局長許仁澤強調,溫室氣體減量與氣候變遷調適是因應氣候變遷不可或缺的兩大核心,未來將持續整合市府資源,攜手推動相關策略,共同實現臺南淨零永續的願景。
新聞評論
臺南市召開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展現了對氣候問題的積極態度。在減量和調適方面取得的成果顯著,多項措施走在前列。面對氣候挑戰,這樣的跨域合作與持續行動至關重要,期待臺南能堅持下去,為其他城市提供借鑒,共促淨零永續目標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