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內政部估計,台灣的新住民家庭人數合計突破百萬人,而勞動參與往往直接影響新住民的生活。根據今天(18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新住民在職場面臨的困境包含薪資偏低、工時過長、文化差異、工作不穩定以及語言隔閡等。新住民事務權益促進總會理事長、前移民署長謝立功建議政府及雇主應把新住民當作台灣社會的一份子,營造更友善新住民的職場環境。
為了解新住民的勞動現況,1111人力銀行與輔仁大學、新住民事務權益促進總會共同合作,針對1,068位新住民進行抽樣調查,並於今天正式發布「新住民勞動力調查」結果。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表示,本次調查受訪的新住民近9成是女性,超過8成的受訪者有工作,全職工作者佔比為7成5。其中,製造業是最多新住民投入的產業,佔比達3成7;其次是餐飲業,佔2成2;第三名則是家庭幫傭或清潔工作,佔比將近1成。
關於新住民的職場困境,曾仲葳指出,薪資偏低、工時過長、文化差異、工作不穩定以及難以跟主管或同事溝通等情況令新住民最為困擾。
新住民事務權益促進總會理事長、前移民署長謝立功認為,除了政府依據《新住民基本法》,有責任提供就業諮詢、就業媒合等服務,以促進新住民就業之外,民間企業主也應該帶頭營造友善、反歧視的職場環境。他說:『(原音)這個部分其實要呼籲雇主,其實同工同酬是本來就應該的,那我知道還是有些地方,比較辛苦的工作就留給我們外配,那他的工作時間特別長,而且他的薪資真的還特別少,你不能看到非我族類,你就認為說他不應該拿這麼高的薪水,他跟台灣人做的工作是一樣的,為什麼薪水比台灣人少?我覺得,我非常不能理解,所以,我希望我們的老闆們加加油。』
目前我國政府為新住民開設不少就業輔導課程,包含美容美髮、電腦技能課等,謝立功表示,就他所知,不少新住民相當勤奮好學,在台灣努力補齊學歷,甚至一路讀到研究所,他希望外界打破刻板印象,新住民可以從事的工作其實還有很多,絕對不要設限。此外,他也提醒政府應儘速成立新住民署,好好推動新住民的輔導就業等各項措施,以真正落實《新住民基本法》。
1111人力銀行表示,「新住民勞動力調查」由1111人力銀行、輔仁大學、新住民事務權益促進總會共同合作,於今年6月1日至6月8日期間,針對1,068位新住民進行抽樣調查,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0%;這項調查聚焦於新住民的基本背景、就業現況、職場挑戰、職涯發展與政策需求等五大面向,希望可以勾勒出新住民勞動力的完整樣貌。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新住民在台求學進修有哪些管道?教育部:至少4路徑 特別推薦讀空大
央廣「新住民 心力量」廣播人才培力 協助多元文化認同
星宇航空拒中高齡勞工面試 挨罰30萬元訴願遭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