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蘋果公司宣布要在203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要求所有供應商轉用100%再生能源,Apple的主要供應鏈之一、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能否達到標準引發關注。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今天(18日)在答復立委質詢時表示,目前來看,台灣足以支應台積電的需求,但現在的變數是因為台積電的「生意太好」,成長幅度脫離原先規劃,台灣電力公司和經濟部正全力滿足其需要。
台灣目前的綠電是否足以供應廠商的需求,18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成為立委關注焦點。民眾黨立委劉書彬指出,目前國內三大科學園區總電量需2,765億度,但綠電只供應366億度,占比只達到13%,明顯不足。另外,蘋果公司要求供應鏈廠商必須在2030年達到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台積電目前的目標是40%至60%;換句話說,也要450億度,她質疑台灣綠電是否足以支應台積電所需。
對此,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答復表示,以最新數據來看,台灣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已經占總發電量12.5%,達300多億度,今年底絕對可以達到400億度;至於2026年,他個人預期綠電供應可以達到500億度,絕對可以符合台積電所需。不過,他也坦言有個變數,就是台積電「生意太好」,成長幅度已經脫離原先規劃。林法正說:『(原音)2030年的需求也可以達到,現在是說台積電生意真的太好了,它的成長的幅度可能已經脫離了原來的規劃,所以這部分我的了解是台灣電力公司還有經濟部也拚命的在想辦法去meet這方面的需要。』
另外,立委也關注台積電海外擴廠的原因。林法正表示,基本來看,應該是台灣土地不夠,且也有其他相對應的資源需要補足,包括土地和水資源等。至於綠電部分,他認為如果是正常成長,應該能夠滿足台積電所需,不過,台積電成長幅度太大,如果沒有往外擴張,也無法繼續成長。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國科會推立方衛星計畫 預期可培育3家系統商
競逐太空產業 台灣首顆通訊衛星2027年發射
台積電進駐生態科學園區? 國科會:以廠商公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