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委林法正等今天(18日)至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進行「競逐太空:國科會太空科技發展布局與未來藍圖」專題報告,並備質詢。林法正在報告中指出,立方衛星計畫規劃協助具發展潛力任務提案的國內業者進行立方衛星整體研製與執行立方衛星任務概念驗證,預期可培育3家系統商。
國科會指出,立方衛星計畫將引導國內產學研界投入抗輻射電子零組件與元件模組開發,以提升國內衛星元件自製率;為降低業界投入門檻、加速立方衛星產業發展,國科會規劃開發多規格標準衛星本體(6U、8U、12U),除可以提供產學研界進行飛試外,未來也將導入自動化組裝與檢測技術,並規劃技轉國內廠商。
從國安層面考量,政府太空計畫不宜長期依賴他國太空載具服務,且火箭難透過外購取得;換言之,自製火箭是我國邁向太空自主唯一途徑。國科會規劃階段式精進火箭技術發展,最終以液態引擎入軌火箭為目標,逐步完備我國火箭自製能量。
此外,國科會依據「太空發展法」規劃建置國家射場,以確保未來我國能具備自主進入太空能力,滿足國家或產業太空任務需求,目前已於2025年3月選定位址為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競逐太空產業 台灣首顆通訊衛星2027年發射
世界首創 台灣團隊開發新型腦放大技術登國際期刊
清大開發光電半導體新技術 製程短、降碳排、常溫常壓就可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