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最終都要回到「材料」與「製造」。這句話不僅是設計師許向罕(Hsiang Han Hsu)的創作信念,也是他十年來在國際舞台上不斷實踐的核心理念。曾六度登上米蘭設計週,並與義大利設計巨擘Giulio Cappellini合作的許向罕,將於7月參與《好感空間展》,這是他首次在台灣完整呈現自己的創作歷程,從家具到裝置藝術,從工業設計到藝術創作,帶來一場跨界與深度的視覺饗宴。
許向罕的設計之路,從家中工廠開始。他自小耳濡目染,對製造流程與材料特性有著直觀的敏銳度。母親的一句話:「服裝設計多一個鈕扣,就需要多一條產線。好的設計,應該讓這個鈕扣的價值大於整條產線。」深深影響了他對於設計價值的理解。大學時期,他拜訪工廠、向師傅學習製程技術,從材料與製造的邏輯中找到設計的生命力,也讓他在日後的創作中始終將「材料」與「製造」視為設計的核心。
2018年,許向罕首次登上米蘭設計週,並在展期最後一天被義大利設計大師Giulio Cappellini發掘,成為Cappellini品牌旗下的合作設計師之一。這位曾挖掘Tom Dixon、佐藤大等當代設計名家的推手,對許向罕的潛力與實力給予高度肯定,並展開長達八年的合作。這段經歷催生了「X Table System」的誕生,也讓許向罕對設計的理解從單一作品的完成,轉向品牌策略與市場定位的整體思考。

除了Cappellini,許向罕也在2023年與義大利品牌Caimi合作,推出「Biosphere」吸音織品系列。這段合作緣起於他對Caimi吸音布料如雕塑般工藝的著迷,儘管經歷四年多次毛遂自薦未果,他仍堅持與品牌保持聯繫,最終成功敲開合作大門。這些國際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設計師不僅是問題的解決者,更是提出觀點與啟發社會的創作者。
此次《好感空間展》是許向罕歷時十年創作的首次完整回顧,展出作品涵蓋家具、雕塑、器皿、珠寶與裝置藝術等多元領域,包含與Cappellini合作的「X Table System」、與Caimi聯手打造的「Biosphere」吸音織品系列,以及2021年與「W春池計畫」共同策劃的《玻璃自然形》展品。多件原本僅在國際展覽或品牌發表中亮相的作品,將首次在台灣公開,呈現許向罕作為「工業設計背景的創作者」的多元樣貌。

展覽期間,他也將於7月6日舉辦專題講座,分享多年來在海外實踐的經驗,並與台灣設計師交流如何透過策略開啟國際對話。他期許自己的作品不僅能被世界看見,更希望帶領更多台灣品牌登上國際舞台,讓世界認識台灣設計的創造力。
《好感空間展》將於7月3日至7月6日在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行,展出期間每日開放參觀,更多展覽資訊可至官方網站查詢。
The post 設計師許向罕十年精華回歸台灣 完整集成7月台南《好感空間展》亮相 first appeared on 立報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