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無國界,但經典名作齊聚臺灣的機會卻是難得一見!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二展覽館經過兩年整修後,今日正式啟用,並推出首檔國際級特展《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這場由故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與時藝多媒體攜手策劃的大展,集結雷諾瓦、梵谷、塞尚、馬諦斯、秀拉等38位藝術巨匠的81幅經典名作,橫跨百年藝術發展,為臺灣觀眾帶來一場藝術與文化的視覺盛宴。
開幕記者會現場貴賓雲集,包括總統賴清德、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故宮院長蕭宗煌及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展覽暨國際倡議副總監昆西‧霍頓等人共同出席。賴清德致詞時特別強調,本次展覽不僅展現了故宮與大都會博物館的深厚合作情誼,更讓臺灣民眾有機會欣賞到橫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的藝術經典,包括梵谷、雷諾瓦、塞尚等大師的真跡作品。他也回顧自己於2017年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核定推動的「新故宮計畫」,認為此計畫的落實使得故宮能夠持續提升國際地位,並成為連結世界的重要文化窗口。

故宮院長蕭宗煌則表示,此次展覽是大都會博物館睽違近30年後首度在臺舉辦的大型展覽,並選擇臺灣作為亞洲巡迴的首站,許多作品更是首次於亞洲亮相。他特別感謝大都會博物館與時藝多媒體的全力配合,讓這場重量級展覽得以順利呈現。同時,他也指出第二展覽館的全新啟用象徵著故宮百年歷史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將以更完善的空間與資源,持續推動國際級展覽與文化交流。
此次展覽以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為時間軸,透過「身體姿態」、「肖像與人物」、「徜徉自然」、「從城市到鄉村」、「水岸風光」五大主題展區,完整呈現印象派與早期現代主義的藝術演變。除了47幅油畫,還包括12幅水彩畫與22幅素描,讓觀眾得以窺見藝術家創作的思考過程與技法革新。

展覽匯聚了羅伯特‧雷曼典藏的65件作品,以及其他16件來自不同部門的精選畫作,涵蓋印象派到早期現代主義的藝術經典。展覽以「身體姿態」、「肖像與人物」、「徜徉自然」、「從城市到鄉村」、「水岸風光」五大主題展區,完整呈現藝術家如何透過創新技法回應現代社會變遷與對美學的追求。展品中包括高更的《大溪地的出浴女子》、馬諦斯的《扶手椅上的裸女》、梵谷的《花朵盛開的果園》等經典之作,還有考特的《春日》與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兩位少女》,每一幅作品都展現了藝術家對光線、色彩與構圖的精妙掌握,令人讚嘆不已。
昆西‧霍頓表示,大都會博物館的館藏橫跨超過五千年的世界藝術精華,而本次展覽更是館內最受喜愛的藝術珍品之一,許多作品極少外借甚至首次展出,充分彰顯了大都會博物館與故宮之間的長久合作情誼。他期盼這場展覽能為臺灣觀眾帶來深刻且啟發人心的觀展體驗。

故宮指出,第二展覽館的前身為圖書文獻大樓,經過整建後,新增特展廳、常設展區與數位展示空間,未來四樓還將設置餐廳,成為集學術、展示與休憩功能於一身的多元文化場域。《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自6月14日至10月12日展出,期間故宮北部院區第一、第二展覽館推出聯票優惠,提供觀眾更完整的參觀體驗,更多資訊請參考時藝多媒體官方網站。
The post 故宮第二展覽館重啟首展!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開幕 雷諾瓦、馬諦斯、秀拉真跡齊聚 first appeared on 立報傳媒.